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3)
2023(2540)
2022(2091)
2021(2069)
2020(1878)
2019(3982)
2018(3986)
2017(7220)
2016(4151)
2015(4816)
2014(4724)
2013(4519)
2012(4390)
2011(3963)
2010(4028)
2009(3629)
2008(3730)
2007(3444)
2006(3037)
2005(2673)
作者
(12040)
(10181)
(10105)
(9788)
(6442)
(4791)
(4687)
(3945)
(3729)
(3706)
(3541)
(3394)
(3252)
(3237)
(3151)
(3037)
(2956)
(2920)
(2909)
(2846)
(2501)
(2461)
(2396)
(2337)
(2292)
(2256)
(2253)
(2229)
(2052)
(2010)
学科
(16078)
经济(16060)
管理(11296)
(7872)
方法(6378)
(5942)
企业(5942)
数学(5474)
数学方法(5389)
(4640)
中国(4210)
(3959)
关系(3243)
(3238)
(3211)
金融(3209)
(3139)
贸易(3137)
(3082)
地方(2912)
(2842)
银行(2838)
(2759)
理论(2729)
农业(2656)
业经(2537)
(2506)
(2461)
教育(2397)
(2246)
机构
大学(57340)
学院(57302)
(22898)
研究(22475)
经济(22432)
管理(19211)
理学(16318)
中国(16255)
理学院(16114)
管理学(15707)
管理学院(15622)
科学(13991)
(12398)
(11731)
(11017)
研究所(10764)
(10170)
中心(10115)
业大(8973)
农业(8903)
(8764)
(8423)
师范(8332)
(8187)
财经(8000)
北京(7672)
(7314)
经济学(7208)
(6948)
技术(6910)
基金
项目(39578)
科学(30819)
研究(28649)
基金(28372)
(25182)
国家(24981)
科学基金(20787)
社会(17983)
社会科(17010)
社会科学(17004)
(15521)
基金项目(14803)
教育(13948)
自然(13247)
(13205)
自然科(12931)
自然科学(12928)
自然科学基金(12681)
资助(11830)
编号(11784)
成果(10106)
重点(9421)
(8963)
课题(8543)
(8027)
(7714)
教育部(7672)
科研(7636)
国家社会(7553)
大学(7423)
期刊
(24964)
经济(24964)
研究(16720)
中国(11902)
学报(10180)
(10041)
科学(8992)
教育(8084)
(7793)
大学(7384)
管理(7090)
农业(7021)
学学(6997)
(5200)
金融(5200)
技术(4778)
经济研究(4369)
(4344)
财经(3766)
世界(3683)
国际(3437)
(3382)
论坛(3382)
业经(3310)
(3305)
问题(3195)
(3127)
(3074)
统计(3046)
(2795)
共检索到87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俊生  
亚洲安全秩序构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美两国的秩序观是影响亚洲安全秩序构建的关键因素。在亚洲安全秩序观上,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美国提出“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美秩序观的区别在于,美国主张单边安全,中国主张合作安全;美国奉行霸权政治,中国奉行亚洲协商;美国旨在推动阵营对抗,中国旨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亚洲地区国家普遍支持中国秩序观,对美国秩序观怀有疑虑,只有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等极少数国家支持美国秩序观。结合亚洲安全环境特点,并借鉴其他相关大国有关做法,中国推进亚洲安全秩序构建应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和平”再保证;综合运用“经济”“安全”手段,既要继续以经济促安全,又要增加安全资源投入;精耕细作,分区域、分国别逐步推进,平衡处理好俄罗斯因素与美国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迈克尔·J·格林  尼古拉斯·塞切尼  刘兴坤  
2014年,在麦克阿瑟基金会、日本《朝日新闻》、韩国《中央日报》和台湾地区《中国时报》的资助与支持下,CSIS与美国民意动态集团(Opinion Dynamics Corporation)联合进行了一项关于亚洲实力和秩序的调查。CSIS的亚洲专家选取美国、日本、中国大陆、韩国、澳大利亚、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台湾地区和泰国共11个亚太经济体的"战略精英"~([1])作为调查对象,并与美国民意动态集团共同设计了在线调查模板。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3月24日-4月22日,最终共收回402份问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霞  王建龙  
法律秩序是社会安全的保障基石。在一个法治国家,法律秩序的建立隐含着从法律规则到主体行为的“合法律性”问题。作为新时期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旅游安全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其法律秩序的建设为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旅游安全法律秩序的识别旅游安全法律秩序是由一系列具有旅游安全权利与义务内容构成的规则体系建立起来的。规范性是旅游安全法律秩序的本质属性,在一般意义上,旅游安全法律秩序规则作用的对象及影响范围首先是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的规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失误皆因人因风险而产生,因而才有了集政府、旅游经营者、旅游者权责统一的安全治理模式及义务性规则的形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凤志  
东北亚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依托地区。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缺失使东北亚安全秩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不仅朝鲜半岛和台海局势仍重兵对峙,两个热点问题呈持续升温之势,而且在大国关系结构性的矛盾之中,冷战意识仍然存在,东北亚安全秩序的构建陷入困境。要走出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必须构建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合作的共识,推动地区各国重新构建东北亚安全与合作的新理念,构建东北亚地区“多极”主导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寒寅  
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血液,石油显然是一种战略商品,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而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石油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它的价格变化牵动着经济领域的每一个方面,事实上,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尤其是持续上涨一直被视为能够显著影响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负面因素。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其内部的石油供需矛盾尤显突出,既有的应对策略和合作框架已无法应对持续高油价的现实,因此,对于亚洲能源需求大国而言,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参与博弈来代替完全的市场定价接受者地位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杰  
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说:商品经济的规律要求市场有规范和秩序,我们提倡树立新秩序,其前提应是:1.给商品经营者以充分的自主权;2.建立充分完整的市场体系,让每个商品经营者通过广泛的、大量的市场活动,展开经营;3.经营者在市场上应相互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庆昌  
教育价值秩序的核心是人们的教育价值逻辑。教育系统、社会和个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常常是不一致的。目前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育系统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价值秩序不具有先进性。为此,教育系统应该通过教育价值竞争,努力让建立在科学理性和人类理想基础上的教育价值秩序发挥主导作用,只有这样,许多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礼斌  
论流通秩序袁礼斌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博士一、流通秩序和经济秩序流通秩序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经济秩序。流通秩序实质上反映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耦合、配置关系。在流通领域中,一定量的劳动力、资金和流通资料组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商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齐武  徐燕雯  
网络空间中构建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比现实社会中更严峻的挑战,保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虚拟空间中的强势稳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着的一系列挑战,需要借鉴网络强国的有关经验,把握网络空间的本质和特征,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在实践中既要营造宽松包容的网络空间来激发文明生产和创新活力,又要构建严密精准的法治体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权和主导地位,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解决网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冲突,从而让互联网不再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短板和灰色地带,反而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加速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齐武  徐燕雯  
网络空间中构建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比现实社会中更严峻的挑战,保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虚拟空间中的强势稳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着的一系列挑战,需要借鉴网络强国的有关经验,把握网络空间的本质和特征,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在实践中既要营造宽松包容的网络空间来激发文明生产和创新活力,又要构建严密精准的法治体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权和主导地位,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解决网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冲突,从而让互联网不再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短板和灰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中  
一、社会秩序与安全统计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社会秩序与安全,是社会统计的一个重要领域。大多数国家在制定社会指标体系时包括联合国在内,都把社会秩序与安全专门列为一类。社会秩序与安全,广义地说,是指一定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的总的稳定状态;狭义地说,是指社会成员和团体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保障程度,是社会中的个体的一种基本的权力与需要。与生理需要一样,安全是人的最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远  於宾强  
国际秩序正处于变动过程中,原有国际能源格局遭受冲击,海上能源运输安全的重要性迅速凸显。俄乌冲突后,霍尔木兹海峡沿岸国家成为全球各国寻找能源来源多元化的重要对象国,中东地区能源国家在全球战略性地位愈加提升。长期以来,海上能源运输安全秩序的变化经历了参与主导者位序、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运输沿线国家间亲疏关系、外部权力竞争局势、争端解决机制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同时海上非法行为未曾彻底消除,导致维护海上能源运输安全存在难度,这其中以霍尔木兹海峡能源运输面临的安全问题最为典型。尽管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但从中东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发展来看,能源安全秩序的现实主义式变化逻辑并未遭遇根本挑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凤德  
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成了近年来国际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东北亚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东北亚的一员,既然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就不能不把“秩序”作为战略问题来加以考虑。本文就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和东北亚经济秩序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金标  
活力与秩序从来就不是一对非此即彼或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要达到二者的并存,靠的是有效的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显  
课堂秩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由于师生对课堂情境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冲突,会导致课堂秩序处于不和谐的状态。课堂秩序的形成经过制度化、合理化两个阶段。课堂秩序的重建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课堂控制行为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交往技能的提高、教学策略的改革以及师生之间有效的“磋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