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0)
- 2023(3534)
- 2022(3086)
- 2021(3162)
- 2020(2678)
- 2019(6105)
- 2018(5984)
- 2017(9861)
- 2016(6207)
- 2015(7727)
- 2014(8153)
- 2013(7217)
- 2012(6636)
- 2011(6058)
- 2010(6427)
- 2009(5567)
- 2008(5532)
- 2007(5150)
- 2006(4557)
- 2005(4195)
- 学科
- 管理(16197)
- 济(15749)
- 经济(15721)
- 业(13360)
- 企(11582)
- 企业(11582)
- 教育(9087)
- 中国(7808)
- 教学(7058)
- 理论(6912)
- 方法(6113)
- 财(5260)
- 农(4977)
- 数学(4596)
- 数学方法(4447)
- 学法(4265)
- 教学法(4265)
- 业经(4182)
- 学(4101)
- 技术(3937)
- 地方(3919)
- 制(3833)
- 和(3716)
- 研究(3703)
- 学校(3557)
- 务(3520)
- 财务(3503)
- 财务管理(3482)
- 政治(3462)
- 思想(3446)
- 机构
- 大学(82060)
- 学院(79286)
- 管理(25583)
- 研究(25148)
- 济(23920)
- 经济(23010)
- 理学(21292)
- 理学院(20932)
- 管理学(20245)
- 管理学院(20105)
- 京(18316)
- 中国(17730)
- 科学(16102)
- 范(15681)
- 师范(15549)
- 江(14830)
- 教育(13758)
- 财(13018)
- 所(12473)
- 师范大学(12228)
- 北京(12084)
- 技术(11910)
- 州(11902)
- 中心(11888)
- 职业(10999)
- 研究所(10931)
- 农(10723)
- 业大(10199)
- 财经(9743)
- 院(9296)
- 基金
- 项目(46524)
- 研究(40097)
- 科学(36194)
- 基金(29129)
- 家(23773)
- 国家(23442)
- 教育(23023)
- 社会(21999)
- 省(20704)
- 社会科(20550)
- 社会科学(20545)
- 科学基金(20048)
- 编号(19456)
- 成果(18063)
- 划(17086)
- 课题(15319)
- 基金项目(15162)
- 年(13217)
- 大学(12101)
- 资助(12055)
- 项目编号(11710)
- 自然(11677)
- 自然科(11392)
- 自然科学(11392)
- 自然科学基金(11157)
- 重点(11003)
- 规划(10946)
- 性(10683)
- 部(10477)
- 创(10345)
共检索到135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梅 包雷 余子侠
利用LCTSR测试卷对中美大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进行测试分析表明,两国学生的总体表现都存在性别差异,而美国学生性别差异尤其显著,几乎表现在所有推理维度和大部分的测试项目中,而中国学生的性别差异相对较小。与国际上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也显示,中国学生在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不大,但在科学职业领域中的女性严重缺失的现象却和国际情况高度一致。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从而对影响女性进入科学领域的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并进行有效干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慧欣 王卫平
对福建某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总体要弱于男生。在影响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因素中,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对男女生的职业能力均会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与男生相比,女生职业能力的高低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外部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职业能力性别差异的背后是传统社会所建构的性别关系秩序对女性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束缚和抑制,对此,本文认为应在职业能力训练中融入性别视角,解构传统的性别气质对女大学生的影响,使男女生获得同样的职业发展机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职业能力 性别差异 性别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俊 郭梦珂
基于大陆7所211高校与台湾10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两岸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性别差异。在个人特征方面,两岸女生在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实践经验等方面都优于男生,但在对就业前景和就业形势的判断上,男生比女生更自信,就业过程中获得面试机会也更多,且在签约结果、签约原因、签约单位的性质、薪资差距等方面性别差异显著。特别是大陆地区就业性别歧视程度及就业结果与性别之间存在更为显著的相关;而台湾地区大学生就业虽存在性别差异,但大学生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普遍感受不明显,且不认为性别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解释两岸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事实与经验,合理设计消除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跨界别全面方案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两岸比较 大学生就业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刚 谢桂阳
性别差异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从强调女性劣于男性,到否定心理性别差异,到剔除性别歧视、承认性别差异;从性别差异上的生物决定论,到文化决定论,到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论,在走过了一段曲折道路后,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既要消除性别歧视,又要承认两性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孰优孰劣的差异,而是社会性别角色科学分工的基础,以让男女不同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园园 吕伟 姚本先
本文通过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调查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目的、人际交往手段和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与朋友的交往更多出于互助、友情和自我完善的目的。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动地结交朋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看重心理因素,而男大学生更看重生理因素。
关键词:
人际交往价值观 性别差异 调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银 张建和
为探讨自尊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关系,并考察同伴关系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学业适应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适应;同伴关系在自尊与学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同伴关系在自尊与男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显著,在自尊与女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尊 学业适应 同伴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耀明 何勤英
男孩"弱势"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而人们的认识是,男孩在高中开始会逐渐追赶上女孩。本文利用某省属一本院校939名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四年学业表现数据探讨了学业表现性别差异问题。通过非配对双样本T检验和学业表现优异指数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生学业表现初始状态仍然是男生落后,二年级男女生差距消失并出现"逆转"迹象,三、四年级男生学业表现得到改进并反超女生,差异显著,男生存在"后发优势"。在城乡学生群众中,相对于女生学业表现,农村男生的学业表现比城镇男生的"后发优势"更为显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应立足性别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莉萍 由由 熊煜 董璐 汪梦姗 寇焜照
男女生在大学专业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选择人文社科专业的比例远高于男生,且选择社科专业的女生比例最高;男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工科专业,远高于女生。大学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就已经体现,八成男生在高中时选择理科,仅有一半的女生选择理科。在控制了可能的生理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后,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理工科专业,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人文社科专业,且在理科和工科专业中,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工科,女生更可能选择理科。基于此,应加强面向高中生的大学专业介绍及专业选择指导,逐渐减小性别刻板印象和传统观念对不同性别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清军 周毕芬 林建鸿
基于372份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渐进适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感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其结果表明:环境感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男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女生;环境感知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男生的环境感知对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女生的环境感知对社会资本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女生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显著,而男生中仅人力资本显著。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意愿 环境感知 性别差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国忠
本研究运用表现性评价方式评价科学过程技能,结果发现男女学生的总体科学过程技能不存在差异,但除找出变量之外,其他各过程技能均存在差异。最后,针对这种性别差异讨论了相应的教学和评价建议。
关键词:
科学过程技能 表现性评价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宏军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表现在教育教学体制、校内外教育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应在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培育校园文化和弘扬学生个性品质三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许鑫凤 王骏 王洛忠
学生性别差异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与不同性别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有关。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3个区县40所学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增值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分位数回归探究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特别是自我控制能力显著影响学生表现,并在一定程度解释了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其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主要由思维控制解释,日常行为的性别差异主要由行为控制解释。此外,后进生表现的性别差异远大于全体学生。本研究建议教育工作者要理性对待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给予男生更多成长空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律能力,特别关注后进男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塑造。
关键词:
学生表现 性别差异 非认知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振斌 李焰
本研究以2008-2010年中国高校自杀数据为基础,得出了关于中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自杀率低于社会同龄人口自杀率,低于美国大学生自杀率,也低于世界人口自杀率。中国大学生自杀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心理危机应对工作机制。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自杀现象 自杀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希望 王纪平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用合同管理大学生,是有效加强大学生管理,提高管理效果的好方法。文章对用合同管理大学生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在具体操作上应该注意的要点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合同管理 大学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家 罗杞秀
大学生学业成就意识的探讨厦门大学硕士生:汪家导师:罗杞秀研究方向:青年心理学答辩时间:1996年6月25日学习在大学生行为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学习行为特点与中、小学生学习行为特点差异甚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高等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