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4)
2023(7890)
2022(6641)
2021(6171)
2020(4947)
2019(11240)
2018(11093)
2017(20109)
2016(11785)
2015(13555)
2014(13820)
2013(13110)
2012(12931)
2011(12073)
2010(12641)
2009(11355)
2008(11391)
2007(10507)
2006(9635)
2005(8996)
作者
(34933)
(29054)
(28942)
(27364)
(18825)
(13902)
(13282)
(11258)
(11228)
(10697)
(10122)
(9895)
(9682)
(9444)
(9258)
(8853)
(8635)
(8633)
(8504)
(8450)
(7710)
(7318)
(7059)
(6849)
(6794)
(6599)
(6545)
(6501)
(6060)
(5984)
学科
(49553)
经济(49493)
管理(24720)
(24263)
中国(19133)
地方(18094)
(16864)
企业(16864)
(15182)
方法(12937)
业经(12227)
(11258)
教育(10908)
农业(10699)
(10532)
金融(10531)
数学(10418)
地方经济(10229)
(10205)
数学方法(10197)
(9838)
银行(9813)
(9675)
(9533)
贸易(9523)
(9128)
理论(8824)
(8670)
环境(8164)
(8107)
机构
大学(171074)
学院(167340)
研究(67797)
(64664)
经济(63081)
管理(54438)
中国(49190)
理学(45115)
理学院(44320)
管理学(43229)
管理学院(42911)
科学(41869)
(39404)
(36060)
研究所(32633)
(31323)
(30243)
(29952)
师范(29670)
中心(29159)
(28421)
北京(26197)
农业(24384)
(24367)
业大(24165)
师范大学(23957)
(22982)
财经(22834)
教育(22389)
(20509)
基金
项目(103091)
科学(80142)
研究(80051)
基金(69705)
(60669)
国家(60030)
科学基金(49360)
社会(48121)
社会科(45291)
社会科学(45281)
(42247)
教育(38895)
(36356)
基金项目(35932)
编号(33890)
成果(30951)
自然(29573)
自然科(28846)
自然科学(28837)
(28827)
资助(28601)
自然科学基金(28276)
课题(26511)
重点(24433)
发展(23360)
(22926)
(22695)
(21739)
(21580)
大学(20859)
期刊
(82911)
经济(82911)
研究(59559)
中国(45733)
教育(37963)
(30852)
学报(27534)
科学(25052)
大学(21773)
农业(21669)
管理(21308)
(20928)
(18806)
金融(18806)
学学(18658)
技术(14468)
业经(14324)
经济研究(12704)
(11495)
图书(11182)
财经(11015)
问题(10733)
(9609)
世界(9317)
(9183)
论坛(9183)
(8904)
国际(8748)
职业(8626)
(8501)
共检索到282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颀  刘电芝  李莹丽  张菀珍  
将对美国高校200多名学生性别角色的调查结果与新近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常模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美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中,双性化比例远高于中国大学生,未分化比例远低于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更优;中美男大学生性别角色无显著差异,中国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比美国女大学生差,尤其是理科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倒错现象严重;美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无年级差异,大一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已趋于成熟,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随年级升高向优化方向发展,大学阶段是他们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深受父母教养方式影响,而美国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并未引起孩子性别角色的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羿君  刘电芝  朱江容  
两岸几十年来政治体系和教育思想的不同,使得年轻一代在性别角色认知与发展上存在差异。本研究运用量化研究法,了解到大陆与台湾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现状:(1)两岸大学生女性特质高于男性特质,大陆高于台湾。(2)男女生的性别特质两岸差异明显。(3)大陆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比例大约各占1/3,而台湾大学生未分化比例过半,双性化与单性化比例较少。(4)大陆性别角色发展优于台湾,两岸不同背景下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差异显著。(5)背景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电芝  徐振华  刘金光  张姣  黄颀  李宇青  
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各约占三分之一,传统占优势的单性化已让位于非单性化,理想的双性化与最差的未分化同步增长,其比例远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男性化比例男大学生高于女大学生,女性化比例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在减弱但依然存在;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性别角色都有所发展,但发展的趋势不同;男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略优于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对男大学生性别角色有一定影响,理科专业有助于男大学生双性化特质的形成,文科专业有利于男大学生男性化特质的形成,理科女大学生和文科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没有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民主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冰梅  格兰德·克尔夫人  
本文通过中美教师的合作 ,对两国大学生学习观念进行考察和对比 ,从中找出我们的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娜  王朝领  
本文从微观角度比较了中美两国居民的消费历程,概述了服务消费在两国居民消费中的占比均逐步居首、美国居民信贷消费和理性消费特征较为显著、中国网络共享消费日趋活跃且后来居上。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消费发展,得出一些启发和规律: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决定消费地位、居民收入水平和差距决定消费需求、对消费模式以及倾向造成影响的是社会文化,而影响消费本身的是人口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市场供给水平影响消费潜力释放。最后提出形成以消费为引领的强大国内市场、保障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补齐服务业短板以及提高居民消费升级所需的有效供给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红  凯伦·阿诺德  陈永利  
在中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实习似乎正在成为大学生增强就业资本的一个必然选择。美国大学本科生参加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实践工作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美国大学关于实习的理念、制度与实践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本文旨在通过深入介绍美国大学实习制度的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组织实践、成效测量等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我国大学实习问题的研究、政策制定提供借鉴资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薇  洪燕  
就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更关系到社会和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开始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模式转变。如何改进和转变原有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使高校就业体制适应社会就业市场化趋势,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是摆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生涯发展观与生涯教育理论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令坤  
文章在阐释教师教育理念下教育实习的新内涵的基础上,从情境学习、建构主义、实习教师关注以及合作学习的视角分析实习教师的角色:实习教师是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者与实践者;是具有先前经验的研究者与反思者;是具有阶段关注的可持续发展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群体的合作者与对话者。实习教师角色的诠释与定位,也带给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诸多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姚云  吴敏  
选取中美博士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为样本,通过对两校在博士后"招收权力、培养、项目申请、管理与评价、博士后动机与职业规划、满意度"六个方面的调查,发现两校博士后对博士后制度存在价值具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导师在招收与培养博士后的权力、博士后的基金申请、做博士后的动机和博士后的职业规划等方面呈显著差异。完善我国博士后制度需要重新定位博士后人才地位,下放博士后管理重心到导师,改进博士后学术训练不足现状,以及改变博士后经费资助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纪霞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有机农业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由于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其在有机农业发展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机农业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通过对有机农业在中美之间发展的现状进行细致的比较与分析,以期找出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机农业在我国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思敏  
中国和美国金融科技发展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对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而且有助于中国金融科技更好地扬长补短、找准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在金融科技融合创新浪潮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从共性来看,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都在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发展中都呈现出一定的风险外溢性,金融科技领域监管都经历由相对宽松到逐步强化的转变;从差异性来看,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在创新主体、服务对象以及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热点领域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从相对优势来看,美国金融科技的核心优势是底层技术创新力,而中国金融科技的优势在于规模化应用和市场需求增长潜力。为此,中国金融科技要顺应"千禧一代"消费者金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通过开放市场、互补合作来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大数据资源的整合以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全面融入智慧生活场景,强化底层技术创新的持续支撑作用,同时加强监管协调、创新监管机制,借鉴"无异议函"等监管模式,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爱凤  金晨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制定了"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国际国内继续教育实践表明,发展继续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法律保障、教育目标、培训机构、教育类型、经费来源、师资队伍等多方面比较后,提出了以法律规范教育行为,以整合资源与转型发展为重要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实施多形式多类型办学,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关利欣  梁威  
中国和美国均为世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尽管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但均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两国相同收入水平时期宏观和微观消费变化的特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美消费发展升级存在共性规律与个性差异。在宏观上,中美两国消费率和消费贡献率均呈"U"型变化趋势,消费贡献率企稳回升时间要早于消费率,最终消费规模增速均先升后降;在微观上,中美居民消费均实现了从非耐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转型的结构升级,中美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差异较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网络消费、共享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均迅速兴起。鉴于消费发展升级不仅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环境等宏观因素影响,而且与居民收入水平、市场供给环境等供需两侧的多重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在当前我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中高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形成以消费为引领的强大国内市场,保障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促进消费发展的长效机制。此外,还要针对消费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补齐服务短板,提高居民消费升级所需的有效供给水平,切实有效促进消费发展升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阳煌  
中美财政发展方略既根植于各自独特的价值谱系和政治生态,又在相同的国际背景中发展和演进。多角度地梳理、比较两国财政发展方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推进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英豪  骆光林  
为保证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在投资主体上应从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逐渐转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引导大学科研机构、大企业、民间机构以及国外资本共同参与;建立项目筛选机制,严把企业入驻关,提高孵化质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提升服务水平,充实服务内容,更好地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建立健全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孵化项目的成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