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6)
2023(3643)
2022(3128)
2021(3074)
2020(2652)
2019(6441)
2018(6279)
2017(13087)
2016(7076)
2015(7788)
2014(8066)
2013(8091)
2012(7594)
2011(6667)
2010(6658)
2009(6221)
2008(6640)
2007(6098)
2006(5358)
2005(5085)
作者
(19630)
(15994)
(15895)
(15513)
(10431)
(7759)
(7673)
(6312)
(6134)
(5910)
(5614)
(5550)
(5333)
(5219)
(5171)
(5062)
(4847)
(4675)
(4661)
(4460)
(4291)
(4051)
(3745)
(3733)
(3719)
(3700)
(3663)
(3542)
(3242)
(3187)
学科
(27624)
经济(27594)
(18877)
管理(17156)
(16497)
银行(16352)
(15150)
(14785)
企业(14785)
(14601)
方法(12995)
(12681)
数学(11434)
数学方法(11342)
(9723)
金融(9723)
业务(9250)
(8959)
制度(8957)
银行制(7956)
收入(7950)
中国(7673)
(7187)
(6315)
(6116)
财务(6113)
财务管理(6101)
(5827)
贸易(5818)
业经(5748)
机构
大学(98740)
学院(95831)
(44900)
经济(44009)
管理(35948)
研究(33601)
中国(33578)
理学(30070)
理学院(29730)
管理学(29360)
管理学院(29172)
(23386)
(21262)
(19290)
银行(18499)
财经(18137)
科学(17872)
(17173)
(17107)
(16507)
中心(16256)
(16178)
经济学(15556)
研究所(15412)
(15120)
经济学院(14144)
北京(13895)
财经大学(13708)
农业(12847)
(12620)
基金
项目(58811)
科学(46297)
基金(43832)
研究(43532)
(37561)
国家(37276)
科学基金(31758)
社会(28537)
社会科(27192)
社会科学(27187)
基金项目(22462)
(21072)
教育(20046)
自然(19510)
资助(19421)
自然科(19062)
自然科学(19058)
自然科学基金(18753)
(18253)
编号(16845)
成果(14666)
(14354)
重点(13369)
教育部(12583)
(12547)
国家社会(12269)
(11970)
(11928)
人文(11853)
课题(11555)
期刊
(47116)
经济(47116)
研究(34886)
(26481)
金融(26481)
(19051)
中国(17750)
(13983)
管理(13191)
学报(13065)
科学(12142)
大学(10373)
学学(9766)
财经(9582)
经济研究(8147)
(8137)
教育(8095)
农业(7723)
技术(6576)
问题(6368)
业经(6303)
理论(5848)
国际(5807)
世界(5596)
(5501)
实践(5186)
(5186)
农村(4913)
(4913)
商业(4852)
共检索到157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孟令海  李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有银行不断推进转型发展,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目前一级资本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必须同时看到,当前国有银行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风险能力、战略实施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与国际领先同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荣勤  
本文以2013年全球一级资本排名前10的8家中美商业银行为样本,对其2012年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揭示出两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方式、盈利模式、负债策略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商业银行要通过"内外兼修"推进转型:一是商业银行要实现"三个转型",即经营方式从分业化向综合化转型,盈利模式从信贷大行向信用大行转型,负债策略从被动负债为主向被动与主动负债并重转型;二是监管部门要推进"三个转变",即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监管方式从存贷比监控向流动性监控转变,管理机制从行政管制向市场引导转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兵勇  颜海明  
英美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分散,资本市场发达,具有良好的投资者保护法律体系;德日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行相互持股。这两种产权模式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中东欧在转型过程中外资银行起了关键作用,外资比例过高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和转型初期的政府自由放任带来了严重后果。中国商业银行需形成相对集中的多元化产权结构,适度发展交叉持股和员工持股,逐步降低国有股比例,外资适度参股,引人民营成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需加强资本市场和环境建设,加强投资者保护,注重政府顶层设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龙华  
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我国已经入世的新形势下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人民银行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 ,为我国银行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提供了指南。本文以《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和《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这两份公司治理国际经典文献为基础 ,对中外银行公司治理准则进行比较分析 ,这可以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 ,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晓晴  宋效军  
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设立的重要意义通州、雄安两翼齐飞:一个是城市副中心,一个是"雄韬伟略、长治久安"。副中心建设,一座新城正在拔地而起,2017年北京市主要机关将迁入办公,由此开启了北京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历史进程。雄安新区建设更是大手笔,不仅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更是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极。中科院、中船重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晓晴  宋效军  
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设立的重要意义通州、雄安两翼齐飞:一个是城市副中心,一个是"雄韬伟略、长治久安"。副中心建设,一座新城正在拔地而起,2017年北京市主要机关将迁入办公,由此开启了北京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历史进程。雄安新区建设更是大手笔,不仅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更是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极。中科院、中船重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钟永红  李政  
本文介绍了美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筹资策略的选择,发现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在筹资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筹资渠道,如美国大型银行依靠股票溢价和留存收益补充权益资本,而中小银行主要依赖留存收益补充权益资本;大型银行主动性负债的占比要高于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对核心存款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大型银行等。通过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作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和负债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增强造血性权益资本补充渠道;正确认识发行次级债券的资本补充功能;关注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结构中的经营风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红梅  
美、德、加三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比较及启示张红梅【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监管体系金融机构一、美、德、加三国不同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一)美国联邦银行的监管体系及特点。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是由货币管理总局、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邦住宅贷款管理总局、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婷  钟伟  
次贷危机至今的较长时期内,全球银行业处于去杠杆的进程中,中国也不例外。对于国内银行面临巨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基于先易后难原则,中国监管部门推动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和减记型次级债,以供银行补充资本之需。文章在总结国际创新资本工具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发行优先股和减记型次级债的路径进行情景模拟,并就不同资本工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对比并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晓斌  张梅  
本文从法律体系、银企交易方式及运行的绩效和银企关系模式形成的制度安排等方面,比较了当代西方三种典型的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模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并归纳出构造我国市场型银企关系模式的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向阳  苏慧思  
2002年曝光的"花旗银行在华申请商业方法专利"事件,敲响了国内银行对金融产品专利申请的警钟。面对外资银行进驻国内金融市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实施适宜的专利战略,加强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对美国及国内商业银行专利申请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专利的保护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针对有关情况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本文基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影子银行系统。鉴于美国金融和监管周期与中国的差异,以及美国已经历了完整的发展周期,本文避免对中美影子银行系统做简单横向比较,而是置于过去30多年金融和监管发展的大环境中,先比较中美影子银行系统产生的驱动因素,然后横向比较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的运作模式、风险特征、银行关系、经济效果。以比较分析为基础,本文总结了美国影子银行系统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并以宏观制度创新及微观产品创新,以及银行业资产和负债对称、平稳脱媒为框架,对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郑爱明  余秀江  叶庆忠  
银行业的开放是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时承诺内容的一部分。根据该条例,凡是符合监管条件的法人银行,包括现有分行转成的独立法人银行,其下属的分行都将享受国民待遇。随着我国金融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在市场准入、经营性监管以及总行和分行的资金调度等方面都将享受与中资银行一样的待遇。这些经营全面金融业务的金融集团利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子公司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们在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