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1)
- 2023(16548)
- 2022(14246)
- 2021(13335)
- 2020(10972)
- 2019(25143)
- 2018(25067)
- 2017(48302)
- 2016(26349)
- 2015(29536)
- 2014(29790)
- 2013(29543)
- 2012(27416)
- 2011(24746)
- 2010(25096)
- 2009(23191)
- 2008(22715)
- 2007(20173)
- 2006(18051)
- 2005(16481)
- 学科
- 济(111020)
- 经济(110873)
- 管理(76108)
- 业(71394)
- 企(57889)
- 企业(57889)
- 方法(43232)
- 数学(36885)
- 数学方法(36487)
- 中国(32206)
- 农(30182)
- 地方(29072)
- 财(27506)
- 业经(25801)
- 制(23905)
- 学(23044)
- 农业(20584)
- 贸(19461)
- 贸易(19446)
- 银(19021)
- 银行(18968)
- 易(18797)
- 融(18577)
- 金融(18573)
- 环境(18234)
- 行(18213)
- 和(17415)
- 理论(17171)
- 技术(16896)
- 地方经济(16230)
- 机构
- 大学(375159)
- 学院(373597)
- 济(151249)
- 经济(147869)
- 管理(144190)
- 研究(132013)
- 理学(123238)
- 理学院(121776)
- 管理学(119823)
- 管理学院(119137)
- 中国(99527)
- 京(82125)
- 科学(80419)
- 财(72187)
- 所(67025)
- 研究所(60461)
- 农(59607)
- 中心(59038)
- 江(56998)
- 财经(55964)
- 业大(53774)
- 北京(52663)
- 范(51738)
- 师范(51279)
- 经(50647)
- 院(48365)
- 农业(46109)
- 州(46023)
- 经济学(45324)
- 师范大学(41601)
- 基金
- 项目(248739)
- 科学(195538)
- 研究(185286)
- 基金(178631)
- 家(155179)
- 国家(153843)
- 科学基金(131418)
- 社会(116307)
- 社会科(110172)
- 社会科学(110149)
- 省(97334)
- 基金项目(94557)
- 教育(84682)
- 自然(83510)
- 划(81957)
- 自然科(81468)
- 自然科学(81452)
- 自然科学基金(79975)
- 编号(76279)
- 资助(73092)
- 成果(63329)
- 发(56687)
- 重点(56127)
- 部(54847)
- 课题(53416)
- 创(51531)
- 创新(48107)
- 制(47557)
- 国家社会(47551)
- 教育部(47029)
- 期刊
- 济(175589)
- 经济(175589)
- 研究(117369)
- 中国(78888)
- 学报(57063)
- 农(55617)
- 管理(55342)
- 财(54661)
- 科学(53631)
- 教育(46797)
- 大学(43556)
- 学学(40607)
- 农业(38291)
- 融(36540)
- 金融(36540)
- 技术(32597)
- 业经(28842)
- 经济研究(27361)
- 财经(27221)
- 经(23251)
- 问题(22641)
- 图书(20243)
- 业(19570)
- 理论(18422)
- 科技(18206)
- 技术经济(17705)
- 现代(17227)
- 贸(16719)
- 实践(16681)
- 践(16681)
共检索到573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芳 赵志耘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增材制造领域的期刊论文和专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国增材制造领域发展的异同。选用SCI期刊收录的论文,对比两国论文发表数量、年代分布、合作国家、机构以及高被引论文等指标,选用DII专利数据库,对比两国专利申请数量、年代分布、全球技术布局、技术类别、专利权人等指标。研究认为中国在金属构件增材制造、高分子材料等细分领域已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尚未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缺乏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下一步需要全面落实国家宏观指导,在生物医用增材制造等新兴领域构建先发优势,通过产学研紧密合
关键词:
增材制造 SCI 文献计量 专利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晓蓓 金辉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原动力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整体竞争力、人均增加值以及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等方面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过程中,德国、美国和日本代表着不同的升级演化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比较优势。我国应借鉴制造强国的发展经验,通过完善金融、科研创新、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政策,发挥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如虚 李峥
文章从政策环境、技术创新与应用、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市场开发四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发展、并长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文章认为,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采用信息化的科学管理方式,以人为本,不断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同时,在政策方面要扶持核心产业、保护国内资源;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加大科研力度,提升创新质量;在人才方面,要提高教育质量,鼓励留学人才归国、吸引海外高技术人才来华发展;在市
关键词:
制造业 世界工厂 美国 比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蕾
高价值制造(High Value Manufacturing)概念是由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提出,指制造企业应围绕制造产品生命周期提供服务,从制造和服务等多渠道获得收入。本文重点介绍了2008-2011年英国高价值制造关键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支柱即产品、生产工艺、服务系统和价值系统,以及在高价值战略下技术发展和创新的主要领域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战略给我国制造业转型带来的启示,即以创新为撬动我国制造业转型的着力点;发挥政府在转型中"桥梁和催化"作用;企业要擅长捕捉创新机会,以开放式创新参与高价值制造竞争,
关键词:
创新 战略 竞赛 制造业 转型 惯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德显 王跃生
20世纪90年代,智能制造研究刚刚起步。基于劳动力短缺、要素成本高昂、贸易摩擦频繁、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相互融合等因素,日本提出产学研联合发展智能制造系统,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内容、使命和目标。成立之初的IMS系统有丰田、东芝、三菱等大企业参与。但由于互联网普及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日本智能制造发展效果不佳。总结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教训,主要有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企业制度僵化、行政体制弊病束缚、企业对创新战略重视不够四个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汲取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教训,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应从构筑互联网基础设施、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并举激发企业活力、释放体制改革红利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智能制造 两化融合 企业制度 创新驱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华
中国制造2025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规划之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不仅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具体行动提供了坐标系,也描绘了路线图。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整体框架下,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可从四个方面展开,即通过对接需求的专业布局推进高职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通过确立人文引领的核心素养实现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通过完善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推动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以及通过制度自觉的生态治理促进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莉 王靖添 马晓明 卢幸烨
碳交易机制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已经在全球各国逐步推进实施中。交通运输行业是三大碳排放行业之一,积极应用碳交易等市场机制管控排放是大势所趋。目前,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碳交易已经在国内外逐步探索实践。系统梳理分析全球交通运输领域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碳交易现状,结合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从借鉴国际交通运输CDM经验、注重交通运输方法学开发和应用、探索创新交通运输碳交易机制、建立低碳交通基金等方面提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碳交易机制发展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清洁发展机制 碳交易 现状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俊 林卿
以中美两国15个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使用GVC地位、参与度指数测算了各行业参与GVC分工情况,使用能耗强度测算了能耗情况,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指数对比分析了中美制造业在GVC地位、参与度和能耗强度协调性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在GVC分工地位和参与度上的提升速度快于美国,但大部分制造业的GVC分工地位仍偏低;2002—2014年,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业能耗强度上升,绝大多数美国制造业能耗强度下降,但在越靠近的年份,中国有更多的制造行业能耗强度增速放缓;中国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不及美国,但近年来耦合协调度的提升速度略优于美国。最后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主导区域价值链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三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荣宏庆
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它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点把握与政策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美、日、德、英四个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各有自己的模式,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从中比较分析探索出一般规律,获得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制造业 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光明
现代制造企业管理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启示张光明众所周知,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科学技术,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科学技术又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而要求不同的企业管理与之相适应。本文基于当代世界制造企业竞争环境分析,纵观现代制造企业管理的新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江绥 董书礼
本文首先论述了美国和欧盟近期关于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措施与规划,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它们发展制造业的四点主要的经验,其核心经验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基于知识的先进制造业。最后,在美国和欧盟的经验的启发下,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战略定位、政府作用、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制造业 美国 欧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敏捷制造、智能制造成为其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持上,美国以创新政策引领,推动官产学研合作,助力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依托其"软实力"自上而下重新塑造制造业发展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在美国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10年高速发展中,制造业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带动传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高能耗、高物耗转向低能耗、低物耗,产生现代型的制造业和服务制造业。美国借助经济全球化向全球市场扩张、传统制造业的强强联合,重新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导。这些经验对于面对工业化和“新经济”双重挑战的上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经济 传统产业 制造业 上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楠 杨院
为重振制造业,美国社区学院基于其办学定位和时代使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社区学院等在经费资助、新型校企合作教育等方面纷纷出台举措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可以"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保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经费的充裕""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三个维度进行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季春 高小惠 汪小星
增材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增材制造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方向。我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南京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应当发挥优势,抢占增材制造产业的先机。文章基于专利数据信息,从发展趋势、专利申请人、重点技术领域等方面分析南京市增材制造产业现状,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杭州市、合肥市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增材制造 产业发展 专利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