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2)
2023(7204)
2022(6066)
2021(5446)
2020(4616)
2019(10136)
2018(10187)
2017(18744)
2016(10412)
2015(12127)
2014(12581)
2013(12133)
2012(11965)
2011(11250)
2010(11727)
2009(11115)
2008(10750)
2007(10041)
2006(9255)
2005(8515)
作者
(33071)
(27649)
(27550)
(26335)
(17801)
(13243)
(12561)
(10873)
(10498)
(10003)
(9564)
(9270)
(9119)
(9111)
(8859)
(8454)
(8190)
(8075)
(7861)
(7842)
(7404)
(6831)
(6767)
(6508)
(6286)
(6166)
(6144)
(6098)
(5795)
(5613)
学科
(63863)
经济(63794)
管理(27856)
(20924)
方法(18240)
地方(17340)
(16877)
企业(16877)
数学(15229)
数学方法(15017)
中国(14443)
(13914)
地方经济(12500)
(10997)
业经(10938)
(10623)
(10342)
金融(10335)
(9887)
(9389)
(9385)
贸易(9380)
理论(9039)
(9032)
(8721)
银行(8696)
(8460)
(7893)
环境(7648)
经济学(7465)
机构
大学(161761)
学院(160865)
(73666)
经济(72043)
研究(63583)
管理(53288)
中国(48238)
理学(43996)
理学院(43420)
管理学(42533)
管理学院(42236)
科学(37199)
(35572)
(33646)
(33159)
研究所(30180)
中心(27610)
(27332)
(26065)
财经(25358)
经济学(23825)
北京(23027)
(22793)
(22713)
(22029)
业大(21950)
师范(21764)
农业(21408)
经济学院(21007)
(20589)
基金
项目(95864)
科学(73402)
研究(70738)
基金(67271)
(59110)
国家(58624)
科学基金(48070)
社会(44640)
社会科(42193)
社会科学(42182)
(37297)
基金项目(34042)
教育(32333)
(31273)
资助(28850)
自然(28775)
编号(28303)
自然科(28095)
自然科学(28081)
自然科学基金(27523)
成果(25229)
(22125)
重点(22087)
课题(21358)
(20884)
国家社会(18739)
(18628)
(18189)
发展(18132)
(17899)
期刊
(95110)
经济(95110)
研究(55182)
中国(37017)
学报(27459)
(25682)
(25538)
科学(23472)
管理(22559)
大学(20649)
教育(19787)
学学(19461)
(17105)
金融(17105)
农业(17093)
经济研究(16153)
技术(15201)
财经(13912)
业经(12429)
(12288)
问题(12185)
国际(11943)
(11351)
世界(9903)
技术经济(9082)
统计(8988)
(8792)
(7690)
(7505)
经济问题(7381)
共检索到269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穆良平  张静春  
一、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互动(一)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和地位随着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和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的成绩和中国国力的增强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中国在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已经由一个原体系的反对者和怀疑者转变为重要参与者和改革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为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做了基本定位,这将引导中国为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做出更多的贡献。本文试图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子体系层面对此进行阐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伍贻康  
本文基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动,论证了国际经济体系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分析了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变革的脉络和走向。文章认为,发达国家一统天下支配全球经济的局面已瓦解,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积极参与者。作者以变与不变、稳定与变革的辩证发展观点就中国对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应对之策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认为,应因势利导地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中,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在和平渐进中逐步变革和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福田敏浩  苏杭  金凤德  
本文从体系角度考察经济体系和风险间相互关系。作者将考察对象限定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领域,用体系风险的概念就与经济制度有关的制度风险、道德危机发表了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犦赫尔姆特·迈尔  
本文阐释了尚未人知的自然经济体系的思想及其假设,认为该体系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活动,尤其是对人类自所谓工业革命以来急剧增加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在深入观察、直觉感知、以及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不仅论证了该体系的存在及其特性,而且从自然经济体系角度,提出了如何应对诸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拥挤、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黎明  陈爽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李双金  张晓娣  詹宇波  张申  
2018年6月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哈佛大学劳动力中心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支持路径——中国探索与国际经验"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孟加拉达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浙江省委党校,安徽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杨瑞龙教授,复旦大学长江学者袁志刚教授,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教授,复旦大学公共政策中心主任石磊教授以及来自哈佛大学的Freeman教授等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做了主旨演讲。为了进一步传播这些国内外顶级经济学者的智慧,本刊在此次国际会议志愿者的协助下,把这些专家的演讲整理成文字并且经过演讲人审阅后,陆续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本刊编辑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于树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收话语权与国家税收权益最大化处于连锁链条的两端,主权国家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本国税收权益,必须着力扩大国际税收话语权。近年来,俄罗斯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着力谋求扩大国际话语权。关注俄罗斯税收话语权的扩大路径,对于全面了解俄罗斯近年来经济、税收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亦对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具有参考价值。一、税收话语权的扩大路径扩大税收话语权,需要首先厘清税收话语权与哪些因素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霞  陈志昂  
本文试从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视角,以劳动力平价为分析基础,分析在不对称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通过对中美劳动力平价以及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韩国三国的劳动力平价的比较研究,发现对美元而言,人民币1998年之前存在着较严重低估,1998年之后低估程度缩小;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韩国三国而言,10年来一直处于竞争性均衡中,在劳动力平价上不存在比较优势。因而,只有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考虑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影响,才能保证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梁婧姝  
为把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据党的十九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可从供需平衡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城乡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机制几个方面设定指标,构建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方法测算2020指标体系的区域排名,为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盼盼  
当前,新型贸易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与美国在新型贸易体系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为中美两国在新型贸易体系下的合作传达了积极信号,两国在贸易—投资—服务三个新型贸易体系的关键领域都取得了重要共识。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应积极探索在新型贸易规则领域的利益共同点,并形成良性合作方式,更好地促进新型贸易体系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国力  卞靖  
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和先行先试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和直辖市相比较可发现,上海市在"6+1"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综合实力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和开放体系方面,在全国具有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相对而言,绿色发展体系是上海的短板所在。未来,上海应进一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自由贸易港、科创中心、国际消费城市、长三角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构建有效体现政府调控效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更好发挥对外开放比较优势的政策体系,在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好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宗晓华  冒荣  
高等教育的规模及其与经济体系的调适程度成为判断一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扩张过程伴随着适应性的结构调整,保障了高等教育与经济体系形成良性的动态调适关系。我国高等教育虽然迅速从精英化阶段跨越到大众化阶段,但相应的适应性结构改革却没有到位。未来的改革思路是,在保持高等教育稳步扩张的同时,一方面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内生驱动,另一方面重建高等教育的治理机制,调整高等教育的供需结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相平  
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战略考虑,把韩国纳入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成为该体系的"边缘区";经过漫长的经济积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终于进入"半边缘区",直至今日。目前,韩国在追赶美国、日本的同时,也在被"北方国家"追赶。在这种"多层追赶"的态势中,韩国必须寻找最佳的对策,确保并提升自己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