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7)
- 2023(8885)
- 2022(7865)
- 2021(7368)
- 2020(6401)
- 2019(14998)
- 2018(14836)
- 2017(29243)
- 2016(16433)
- 2015(18631)
- 2014(18908)
- 2013(18774)
- 2012(18161)
- 2011(16619)
- 2010(17034)
- 2009(15954)
- 2008(16322)
- 2007(15087)
- 2006(13274)
- 2005(11936)
- 学科
- 济(69766)
- 经济(69683)
- 管理(45447)
- 业(44253)
- 企(34081)
- 企业(34081)
- 方法(31402)
- 数学(27879)
- 数学方法(27523)
- 农(21920)
- 财(18326)
- 中国(17145)
- 地方(15907)
- 学(15571)
- 贸(15039)
- 贸易(15036)
- 易(14596)
- 农业(14386)
- 业经(13549)
- 制(13074)
- 策(11121)
- 银(11104)
- 银行(11072)
- 融(10959)
- 金融(10956)
- 务(10750)
- 财务(10721)
- 财务管理(10690)
- 行(10581)
- 和(10328)
- 机构
- 大学(244865)
- 学院(244291)
- 济(101915)
- 经济(99699)
- 管理(91048)
- 研究(87746)
- 理学(77634)
- 理学院(76698)
- 管理学(75215)
- 管理学院(74760)
- 中国(65849)
- 科学(54454)
- 京(52355)
- 财(47799)
- 所(46640)
- 农(46299)
- 研究所(42344)
- 中心(40110)
- 江(38739)
- 业大(37396)
- 财经(37299)
- 农业(36692)
- 经(33651)
- 范(33573)
- 师范(33257)
- 北京(33068)
- 经济学(31159)
- 院(30935)
- 州(30420)
- 经济学院(28246)
- 基金
- 项目(156798)
- 科学(122135)
- 研究(114259)
- 基金(112751)
- 家(98748)
- 国家(97922)
- 科学基金(81843)
- 社会(70502)
- 社会科(66725)
- 社会科学(66701)
- 省(60692)
- 基金项目(59299)
- 自然(53164)
- 教育(52906)
- 划(52304)
- 自然科(51868)
- 自然科学(51844)
- 自然科学基金(50935)
- 编号(47372)
- 资助(47269)
- 成果(40513)
- 重点(35864)
- 部(35613)
- 发(34632)
- 课题(33176)
- 创(31453)
- 科研(30168)
- 教育部(29950)
- 创新(29529)
- 性(29511)
- 期刊
- 济(115393)
- 经济(115393)
- 研究(72697)
- 中国(45563)
- 农(42610)
- 学报(39323)
- 财(36732)
- 科学(36337)
- 管理(31258)
- 大学(29012)
- 农业(28759)
- 学学(27315)
- 教育(25358)
- 融(24539)
- 金融(24539)
- 技术(20360)
- 业经(18520)
- 财经(18330)
- 经济研究(17918)
- 经(15689)
- 问题(15650)
- 业(15539)
- 贸(13716)
- 技术经济(12494)
- 版(12478)
- 国际(12227)
- 世界(11906)
- 统计(11742)
- 理论(11629)
- 图书(11232)
共检索到368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玉明
中亚地区是冷战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独立地缘政治空间,其地缘战略重要价值与日俱增,引得世界各大力量竞相“角逐”。中美两国在中亚有着一定的共同战略利益,也存在许多利益分歧、竞争,甚至是冲突。中国实现和拓展在中亚的安全利益,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搞好西北地区建设,以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为平台积极参与中亚事务,扩大地区影响,平衡中亚各方利益,推动深化区域合作。
关键词:
中亚地区 地缘战略 安全利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云霞
国际金融危机使新疆对中亚直接投资成本大幅降低,抓住机遇可以使新疆与中亚由边贸层次的合作上升为产业层次的合作。当前新疆对中亚的投资增长快,发展不均衡,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大项目开始增加,投资层次较低,整体规模偏小。中亚国家的投资政策与环境,新疆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服务机制与产业发展水平是主要制约因素。今后应促进沿海地区与中亚在新疆的经济技术对接,综合运用各种对外经济手段,发展境外加工和境外转口,实行贸易和投资有机结合,加强对外技术输出。
关键词:
直接投资 中亚 新疆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戴超武 李春玲
冷战结束后 ,中亚地区在美国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9·11”事件后 ,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有两个基本目标 :实现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建立有利于美国的阿富汗未来政权。美国的政策将产生长期的影响 ,不仅导致美国力量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存在 ,主导阿富汗未来的政治发展 ,而且对美俄关系和中国国家安全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9·11”事件 中亚地区 美国的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晨阳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领域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相关数据,运用SITC Rev.3商品分类方法,从能源结构、商品格局及贸易合作三个方面入手,对1992—2017年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贸易和商品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间一直保持良好贸易合作关系,总体上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中国对中亚地区国家的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口以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自中亚地区国家进口的能源产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根据国家类型实施差异化策略,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共赢",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协议签署等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巍 王百田 张克斌
【目的】中亚地区是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的内陆旱地,其旱地生态系统支持很大比例的人口和经济,评估干旱对该区域可持续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1901—2015年空间分辨率0.5°×0.5°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月数据,应用关联Mann-Kendall检验和Theil-Sen(TS)slope分析了1901—2015年中亚地区1、3、6和12个月的SPEI(SPEI01、SPEI03、SPEI06、SPEI12)的趋势空间分布情况,以评估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变化。【结果】研究显示(1)SPEI01在39.24%的研究区面积上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且我国新疆天山山脉以南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为-5×10~(-4)a~(-1);在45.73%的研究区面积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塔吉克斯坦的上升幅度最大,为3×10~(-4)a~(-1)。(2)SPEI03在76.32%的研究区面积上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其中吉尔吉斯斯坦下降幅度最大,为-4×10~(-4)a~(-1);在15.39%的研究区面积上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其中塔吉克斯坦上升幅度最大,为3×10~(-4)a~(-1)。(3)SPEI06和SPEI12的趋势空间分布基本相同,且哈萨克斯坦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3×10~(-4)和-5×10~(-4)a~(-1),塔吉克斯坦的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为5×10~(-4)和6×10~(-4)a~(-1)。【结论】中亚地区年和季节降水的时空变化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造成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湿润化和干旱化趋势。对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土库曼斯坦西南部和我国新疆天山以南地区出现的短期和中长期干旱化趋势以及中亚大面积区域出现的季节性干旱化趋势,当地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干旱,以防治植被退化和荒漠化,保证粮食生产及其人口福祉和安全。对于其他区域出现的湿润化趋势,特别是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当地政府需进一步完善防洪和水利灌溉设施,以防止洪旱灾害扩大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崇杰
苏联解体和世界两极格局结束后,中亚地区相对地成为一个“中间地带”。由于地缘战略位置重要,能源储量极为丰富,世界各种力量都加紧向这个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而且在相对缓和的气氛下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亚博 葛岳静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更是中国西向出口的第一站,研究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缘关系对于促进双方合作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事件数据分析法,尝试运用定量手段衡量1992—2015年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并探讨影响双方地缘关系演变的因素。发现:①地区尺度上,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关系的演变可划为低速平稳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波动调整四个阶段,双方累计互动147次、月均0.51次,且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安全、能源、文化等领域;②国家尺度上,中国与5个国家互动频繁,但国家间差异显著,其中中乌互动事件最多,而中塔最少;③将双方地缘关系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地缘政治是先导性要素、地缘经济是重要因素、地缘文化是重要补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庆红
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境外流通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在中亚地区实行人民币计价结算,推行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融合,以及新疆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庆 张宝生
海外油气富集地区大部分社会文化背景错综复杂,矛盾冲突持续不断,石油公司进入海外区块的难度日益增大。同时资源国多变的政策法规、日趋苛刻的合同条款以及区块内难以确定的地质条件和作业环境等,也使得石油公司从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风险越来越高。本文从风险源的角度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建立以经济收益为核心的风险因素关联关系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预计最低收益的风险指数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收集整理了中亚地区实际数据资料,通过模型计算,给出了各区块的风险-效益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
海外油气 勘探开发 风险分析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人类进入了主权国家关注人类安全的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安全以及安全获得的方式。中国走出去的企业与公民亦是如此。不论海外利益和公民安全处于多么深重的危险境地,仅分析他们所处的危险程度是不够的,务必回归到动用强力手段切实保护安全的方法和路径问题的探讨上。挖掘并利用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私人安保资源,这是保护中国在中亚地区利益和公民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安南曾呼吁的"免于恐惧的诉求"的最好方法是预防。预防犯罪重于打击犯罪,目前,预防途径更加多元化。外交保护、领事保护、执法保护已不能穷尽全部途径。海外私人武装安保作为次于国家垄断的武装力量的非国家行为,将预防起点再度前移,成效价值必将凸显。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私人安保 中亚 国际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卫灵 刘强
亚太大国高度关注中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制定了相应的能源安全战略,并采取积极行动,导致激烈的能源争夺正在中亚地区展开。中国可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政治经济合作基础,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外交,构建有效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与稳定同时,构筑起西部周边的安全屏障。
关键词:
中亚地区 能源争夺 能源安全 能源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年12月11日发布的《2018年欧洲及中亚粮食安全和营养区域概况》指出,根据"粮食不安全体验量表"定义,欧洲和中亚有逾1 400万成年人和约470万儿童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报告对相关国家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涉及膳食能量供应,发育迟缓和消瘦、贫血、超重和肥胖等营养指标,以及饮食变化的影响。基于"粮食不安全体验量表"数据估计,2015—2017年,该区域近10亿人口中约2.1%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戈
通过对中美非洲战略和政策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非洲的战略利益具有很大的趋同性。这也决定了两国在追逐各自战略利益时,有合作,有竞争,也有冲突。双方在非洲的战略利益既包含有共同利益,也包含有竞争性利益和冲突性利益。近二十年来中美在非洲竞合关系的实践一定程度上践行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中美目前在非洲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疾病防控上,未来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有望在农业、清洁能源、解决冲突、维和、打击海盗、甚至反恐情报共享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关键词:
战略利益 非洲 中国 美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安印 刘博
本文借助"资源诅咒"假说模型,利用2000-2017年中亚地区五国面板数据对中亚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检验。进一步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时间阶段,检验了2008-2012和2013-2017两阶段中亚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中亚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关系,排除了地区长期依赖能源资源开发引致"资源诅咒"的假说。相较于2008年后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一带一路"倡议后中亚地区能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显著提升。能源资源开发通过增加物质资本投资和提升市场开放度促进经济增长。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中亚地区不存在"资源诅咒"的原因在于要素禀赋优势持续存在,地缘政治和腐败寻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未上升为主导因素。
关键词:
中亚 能源资源 “一带一路” 合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索玉霞 王正兴 刘闯 于伯华
本文利用1982年~2002年间AVHRR-NDVI数据和气候研究组(CRU)降水与气温数据,分析了中亚5国21年来NDVI年际与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植被生长季,53%地区NDVI年变化率0.0005NDVI/a(增加),6%地区NDVI年变化率<-0.0005NDVI/a(下降);按照植被覆盖类型,除常绿林、高山草甸年均NDVI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0014NDVI/a(p0.05=0.001),0.0009NDVI/a(p0.05=0.001),落叶林、草原、作物、草原化荒漠N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