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8)
2023(3208)
2022(2724)
2021(2550)
2020(2061)
2019(4824)
2018(4476)
2017(8340)
2016(4453)
2015(4989)
2014(4923)
2013(4605)
2012(4194)
2011(3925)
2010(4082)
2009(3604)
2008(3766)
2007(3586)
2006(3312)
2005(3024)
作者
(13428)
(11255)
(11048)
(10382)
(7081)
(5355)
(5142)
(4231)
(4132)
(4032)
(3782)
(3684)
(3657)
(3652)
(3593)
(3418)
(3382)
(3270)
(3200)
(3034)
(2780)
(2755)
(2684)
(2514)
(2499)
(2481)
(2457)
(2420)
(2258)
(2190)
学科
(18480)
经济(18470)
(14721)
管理(13619)
(13605)
企业(13605)
方法(5737)
业经(5344)
地方(5148)
中国(4810)
(4700)
(4540)
贸易(4535)
数学(4468)
(4453)
数学方法(4327)
(3903)
(3876)
(3768)
关系(3733)
理论(3524)
技术(3416)
经营(3362)
农业(3222)
(3169)
(3137)
(3099)
(3024)
博弈(2994)
博弈论(2994)
机构
学院(65763)
大学(64753)
(25466)
管理(25409)
经济(24860)
研究(23382)
理学(21798)
理学院(21544)
管理学(21139)
管理学院(20995)
中国(16524)
科学(14095)
(13683)
(11819)
研究所(10770)
(10483)
(9982)
中心(9829)
(9700)
(9375)
师范(9290)
(8878)
业大(8868)
北京(8749)
财经(8382)
(8301)
技术(7999)
农业(7577)
(7496)
师范大学(7381)
基金
项目(42832)
科学(33559)
研究(31508)
基金(30161)
(26600)
国家(26390)
科学基金(22345)
社会(19146)
社会科(18223)
社会科学(18212)
(17294)
基金项目(15575)
教育(15133)
(14766)
自然(14585)
自然科(14261)
自然科学(14258)
自然科学基金(14014)
编号(13232)
资助(12342)
成果(10781)
重点(9975)
课题(9835)
(9799)
(9075)
(8998)
创新(8341)
项目编号(8269)
(8136)
科研(7951)
期刊
(30367)
经济(30367)
研究(18629)
中国(13093)
管理(11559)
科学(9463)
(9118)
学报(9055)
教育(8910)
(7712)
大学(6956)
技术(6731)
学学(6492)
农业(6392)
业经(5232)
(5177)
金融(5177)
经济研究(4417)
国际(4181)
(4148)
论坛(4148)
(4025)
(3924)
财经(3803)
问题(3641)
现代(3511)
世界(3359)
(3283)
科技(3267)
图书(3259)
共检索到100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范为  
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东北亚的"再平衡"战略已经部分地摒弃了原有的"离岸平衡"模式,转移到了"选择性介入""新自由国际主义""间接路线"三种类型混合的模式上来。"选择性介入"使美国着力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压倒中国的集中性战略优势;"新自由国际主义"促使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建立以民主国家性质为基础的同盟网络;"间接路线"则使美国在东北亚利用地区国家间的纠纷、矛盾增强同盟凝聚力,扰乱中国心理稳定,保持地区适度紧张,形成有利于美国主导地位的局势。特朗普时期,"间接路线"越来越凸显,而类型混合的"组合拳"也有明显体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加深了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还使中国的周边环境陷入了动荡不安的状态。对此,中国应该从加强与美信息沟通、在非核心利益问题上达成战略妥协以及在共有原则上形成基本共识等三个层面明确彼此战略意图、缓释战略互疑。同时加强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协作关系,积极塑造东北亚"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高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侯典芹  
东北亚处在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战略,加大实施战略东移,应对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动。美国这次战略东移是全方位的,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美国尤其会通过与韩、日的同盟关系以及在两国的驻军实施战略转移,但同时积极参与东亚、东北亚的经济贸易活动,以实现经济复苏,并进而主导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东北亚各国普遍存在历史积怨、领土领海争端,再加上冷战遗留问题仍未消除,以及地区主导权之争、朝核危机、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使该地区一直处于亚稳定状态。因此,美国重返亚太势必给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唱新  
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东北亚战略,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孕藏着巨大潜力;汇集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当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之际,东北亚地区自然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焦点与核心。本文将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矛盾出发探讨其东北亚政策及其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炯徒,任明  
最近,韩国政府提出了东北亚中心战略,即充分利用韩国连接东北亚地区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以韩国为中介、枢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及合作。为此,韩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确保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促使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开放而活跃的市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建人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北三省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地理、资源、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三省的各自特点,提出了东北三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即:黑龙江省以俄罗斯为重点,“北开南联”;吉林省以图们江开发为重点,“开边通海”;辽宁省以黄渤海为重点,“外向牵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冷战后 ,东北亚区域大国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已逐步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安全问题等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特别是“9·11”后的日本对外战略的转变及政策体制的调整又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协调 ,积极寻求各国合作 ,增强政治信任 ,共谋化解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冠群  
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中国作为东北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难以在现有格局中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一个由中国主导、和平稳定、互利共荣的新型战略格局亟待建立,这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文章立足于现代流通视角,通过对现有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分析,提出流通先导,带动各国经济社会全面合作的战略构想,并对该战略的实施路径进行了设计,旨在对我国研究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国家战略进行一定探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文吉  
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形势发生两次巨大变化。东北亚的安全观形势依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普遍的安全观出发 ,中国在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经济合作等三个方面应实行“稳定周边、立足亚太”的亚太安全战略 ,同时 ,中国在东北亚安全战略中应起到地区稳定的平衡作用 ,成为地区战略的扮演者和地区安全的维护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华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安全政治中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困境问题。韩国认为,周边强国之间的均衡关系是韩国生存与繁荣的保障。从现实情况看,韩国的力量难以同周边大国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抗衡,归根结底,只有在大国间的力量取得平衡并相互制约的前提下,韩国的活动范围才能得以扩大。所以,推动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维持当前的地区力量均衡,防止因为周边大国实力的强弱变化导致的地区秩序瓦解,对于韩国意义重大。冷战后,韩国所提出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战略构想无疑将对维持该地区长期和平发挥关键性作用,韩国也能从中获得可观的和平红利。但由于其内在缺陷,这一构想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化解韩国长期所面临的安全困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长春  马晓雪  
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需要一批高质量的航运专门人才与航运直接相关的专业人才以及非专业性的其他几类人才。目前,建设航运中心所需人才的量和质都远不能满足需要。建设航运中心,应大力抓好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包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预测;抓好三个基本环节;建立符合航运中心建设需要的人才开发体系;通过抓好人才管理工作,发挥人才作用;发挥现有航运教育资源优势培养人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凯锋,张洲军  
1998年东北亚地区形势虽然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整个地区形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其特点是:朝鲜半岛局势动中有稳,日美军事合作深入务实,俄罗斯局势仍动荡不稳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绍章  
随着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油气需求的增加,油气资源成为21世纪俄罗斯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武器。油气资源这一有形之物,将带动俄罗斯对外战略的无形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光锐,范红梅  
日本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工业国和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大国之一,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合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日本参与的东北亚经济合作是很难有大作为的。目前,作为该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