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3)
2023(11123)
2022(9927)
2021(9437)
2020(7967)
2019(18475)
2018(18436)
2017(35456)
2016(19194)
2015(21726)
2014(21644)
2013(21171)
2012(19599)
2011(17482)
2010(17490)
2009(15728)
2008(15180)
2007(13038)
2006(11248)
2005(9762)
作者
(54745)
(45448)
(44796)
(42693)
(28986)
(21755)
(20492)
(17815)
(17251)
(16064)
(15603)
(15053)
(14388)
(14272)
(13934)
(13680)
(13654)
(13358)
(12863)
(12687)
(11122)
(10917)
(10761)
(10295)
(10064)
(10057)
(10041)
(9959)
(9040)
(8834)
学科
(73808)
经济(73710)
管理(51182)
(49122)
(40638)
企业(40638)
方法(34249)
数学(29530)
数学方法(29190)
(20778)
中国(18138)
(17067)
(16669)
地方(16083)
业经(15962)
(15109)
贸易(15101)
(14685)
农业(13190)
理论(12462)
(12271)
环境(11548)
(11541)
技术(11262)
(10435)
金融(10433)
(10372)
教育(10323)
财务(10313)
财务管理(10291)
机构
大学(269513)
学院(265641)
管理(107489)
(103170)
经济(100848)
理学(93705)
理学院(92626)
管理学(91048)
研究(90791)
管理学院(90564)
中国(64722)
(58052)
科学(57068)
(45480)
(45061)
(41866)
研究所(41819)
业大(40764)
中心(40596)
(37240)
北京(37141)
师范(36929)
(36901)
财经(36875)
(33565)
(33300)
农业(32925)
(30403)
师范大学(30338)
经济学(29728)
基金
项目(187966)
科学(146816)
研究(138397)
基金(135430)
(118681)
国家(117402)
科学基金(99791)
社会(84982)
社会科(80405)
社会科学(80380)
基金项目(72780)
(72216)
自然(65682)
自然科(64080)
自然科学(64063)
教育(63104)
自然科学基金(62865)
(61903)
编号(57455)
资助(55616)
成果(46583)
重点(41751)
(41391)
(39901)
课题(38829)
(38786)
创新(36118)
科研(35944)
教育部(35347)
项目编号(35329)
期刊
(109791)
经济(109791)
研究(78371)
中国(45773)
学报(42144)
科学(39291)
(37738)
管理(37647)
教育(32139)
大学(31746)
(31232)
学学(29493)
农业(27165)
技术(21458)
(19601)
金融(19601)
业经(17869)
经济研究(17127)
财经(16474)
图书(15883)
理论(15428)
实践(14537)
(14537)
(14406)
问题(14242)
(13911)
科技(13579)
资源(12107)
现代(12019)
技术经济(11886)
共检索到38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鹏飞  梁留科  刘英  
国家风景名胜区具有的公益性,决定了其门票价格在定价时应着重考虑其社会效益。以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为例,首先从门票价格高低、定价策略、门票调控方法、补贴资金来源、门票价格监管体制等方面,对其门票价格管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总体偏高(相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定价时过多地考虑其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门票调控手段单一;价格监督体制不够健全。其次从管理体制、价格体系、资金投入、监管体制等方面对其门票价格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喜洲  丁加栋  蒲勇健  
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一种保护性资源而不是开发性资源,其经营目标应该是增进社会福利。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经营目标和主体,而门票价格的高低最能体现出该类产品是否具有公益性特征。本文根据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区的性质,应用资源经济学与旅游经济学的原理,构建理论模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来说明门票价格定位的依据、条件和目标。并希望通过合理的价格定位来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和提高社会整体经济福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以猷  
我国风景资源的独特性、脆弱性和稀缺性以及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改革与探索中的一些不定性因素 ,决定了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 ,对待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问题 ,应采取严肃而慎重态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喜洲  蒲勇健  
国家风景区的性质决定了其经营目标,而景区门票价格的高低最能体现出这类产品是否具有公益性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国家风景区的性质和门票定价的基本方法,提出了解决国家风景区门票问题的具体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邬爱其  徐进  
通过介绍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和分析我国的规制改革现状 ,认为分离经营性项目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当今流行的三种风景名胜区组织结构 ,提出明确景区管委会的性质和职责、在经营性项目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进新的制度性补充是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性项目规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运盛  高岚  邱俊齐  
作者运用旅行费用法对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游憩效益进行了经济评价,得出该景区1995年游慈效益值为63376万元,人均消费者剩余为2112.87元;并系统地阐述了游憩效益评价涉及的诸多问题:游憩效益评价的目的及意义,游憩效益评价的一般问题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旅行费用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对策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军山,斯惠中  
本文首先介绍了江南第一家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概况,其次在比较国内同类资源基础上评析了该风景区的资源特色和开发的可行性,并进而提出了开发规划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任萍  
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具有准公共属性,其定价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利用效能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权益。我国景区门票定价在具体操作和政府管理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通过引入"收益管理定价方法",为我国景区门票定价提供了一条优化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罗文斌  夏赞才  郑群明  张欢  张彤  
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旅游用地效益的关键指标。为掌握中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经济状况、类型和空间差异特征,本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地经济密度指数、变差异系数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003年~2009年26个省(市、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及其差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历史圣地类等三类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相对较大;(2)分省层面来看,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仰麟  杨新军  
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对理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界定,它将有关协调和管理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思路———追求发展和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结合在一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则是人们对旅游开发领域中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旅游规划中必须导入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旅游持续规划中。论证了在其总体规划中,必须以生态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资源开发利用与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应遵从两大基本思路:一是景观生态整体性的保证,二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结构图式设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洁  吴小根  丁蕾  
自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到2005年12月国务院审定并公布第六批以来,我国已建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处。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独特的景观资源、提供良好的旅游活动场所、建立稳定的科教活动基地等。统计分析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地域分布上的数量特征,并总结出东、中、西部的景观分布类型,认为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空间发展不平衡、地域特色鲜明、区域间差异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歆  张晓  郑易生  郭树声  张昕竹  陈小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席宇斌  孙雪飞  高峻  
通过客观参数计算和主观评价分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声环境进行研究,揭示了声景与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廓清混乱生态系统中唤起受众听觉知觉的核心要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等效声级、振幅、频率等参数以及声谱图和GIS空间聚类法都能较好地反映景区整体声景环境;云台山整体声景构成中自然界声源与景区资源特色一致性高,但缺少与其人文资源特色相应的声音元素;游客对景区声级的主观感知和忍受阈值与之在城市中的情况不完全吻合,入口与景区维护中高强度人声与器械声对游客体验产生负面影响,风声、水声等与景区自然环境协调度高的声音,纵然声级超过日常噪声等级却依旧被认为是舒适的,偶尔出现的鸟鸣、猴叫等生物啼吠声能在噪杂环境中被有效感知。最后,探讨了游客声景感知机制和过程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亚平  陈志永  费广玉  
贵州省贵阳市红枫湖20多年的发展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地方分权管理体制下的典型案例。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红枫湖景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呈现出阶段性演化的特征。为推进政府意志,实现政府的核心利益要求,地方政府的管理目标及管理体制随着不同时期不断改变。这种急转弯式的政策调整导致了各方利益相关者权力关系急遽演变更替,致使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损失,亦必然会导致风景名胜区整体长期利益严重流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香花  黄静波  程励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形成机制模型,以东江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获取一手数据,借助于SPSS17.0、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居民环境知识对环境态度中的环境信念和环境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环境知识对环境信念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环境敏感的影响;居民环境态度中的环境信念和环境敏感对环境友好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环境敏感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环境信念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