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5)
2023(14976)
2022(13055)
2021(11995)
2020(10232)
2019(23402)
2018(22939)
2017(44330)
2016(24293)
2015(27043)
2014(26649)
2013(26518)
2012(24294)
2011(21982)
2010(21752)
2009(19722)
2008(19311)
2007(16662)
2006(14530)
2005(12504)
作者
(72804)
(60571)
(60397)
(57320)
(38737)
(29152)
(27254)
(23884)
(23122)
(21609)
(20636)
(20483)
(19385)
(19059)
(18824)
(18597)
(18438)
(18025)
(17461)
(17265)
(15270)
(14692)
(14679)
(13860)
(13625)
(13413)
(13294)
(13210)
(12190)
(12106)
学科
(92932)
经济(92818)
管理(67269)
(64708)
(53360)
企业(53360)
方法(45936)
数学(40184)
数学方法(39757)
(25473)
(24947)
中国(23124)
(22808)
(22283)
贸易(22279)
(21738)
业经(20398)
地方(17333)
农业(16833)
(15890)
财务(15828)
财务管理(15795)
(15460)
技术(15121)
理论(15057)
企业财务(15012)
环境(14929)
(14263)
(13541)
(13389)
机构
大学(350751)
学院(345691)
(135386)
管理(135194)
经济(132655)
理学(118639)
研究(118248)
理学院(117267)
管理学(115061)
管理学院(114457)
中国(85081)
科学(77374)
(74297)
(65149)
(61078)
(60987)
业大(58296)
研究所(56495)
中心(52267)
农业(51864)
财经(49939)
(48816)
北京(46328)
(45746)
(45679)
师范(45176)
(42472)
经济学(41339)
(39333)
经济学院(37781)
基金
项目(246922)
科学(192739)
基金(180223)
研究(172638)
(160601)
国家(159320)
科学基金(134939)
社会(108856)
社会科(103239)
社会科学(103214)
基金项目(96303)
(95697)
自然(90800)
自然科(88706)
自然科学(88677)
自然科学基金(87099)
(82110)
教育(79349)
资助(74161)
编号(68228)
重点(55755)
成果(54504)
(54440)
(51764)
(51220)
科研(48200)
创新(47869)
计划(47144)
课题(46938)
教育部(46016)
期刊
(138422)
经济(138422)
研究(98435)
学报(65374)
中国(59928)
(58172)
科学(56274)
大学(48046)
管理(46099)
学学(45365)
(44590)
农业(40419)
教育(35683)
(27166)
金融(27166)
技术(26623)
财经(23743)
经济研究(22966)
业经(22513)
(21227)
(20209)
问题(18698)
科技(18064)
图书(17904)
(17796)
业大(17659)
技术经济(16409)
(16219)
理论(15963)
资源(14959)
共检索到487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莹  封超  马世群  
中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对于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有效性乃至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提取了中美两国国债收益率水平、斜率和曲率三个因子,反映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关联(TVP-VAR connectedness)方法与TVP-VAR模型,分析中美国债收益率因子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中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时变性与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贬值与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增加可放大中美国债收益率的溢出效应,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与中美国债收益率净溢出水平反向变动。基于此,中国应继续健全和发展国债市场,完善国债交易品种与交易机制;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高抵御短期资本流动风险的能力,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抵御国际债券市场联动冲击的能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韩国文  黄笑言  赵刚  
本文运用共同主成分分析研究中美德三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的共同因素结构,研究表明:共同水平因素和共同斜度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共同水平因素主要与各国水平因素有关,但也会受到各国斜度因素的小幅影响,由各国期限结构的水平变动决定;共同斜度因素同时受到各国水平因素和斜度因素的相反作用,由各国期限结构的斜率变动决定。针对这两种因素采取套期保值策略,可以防范三国国债收益率95%以上的波动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本文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公告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溢出渠道,以及不同汇率弹性对溢出渠道的影响。首先,本文使用仿射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分解中国日度频率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得到日度频率的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其次,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以美联储FOMC会议前后不同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动衡量美国货币政策冲击,识别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溢出的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渠道;最后,本文以2015年“8·11”汇改为自然实验,讨论不同汇率弹性对上述两个溢出渠道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溢出渠道既包括信号渠道,也包括资产组合渠道;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并未完全吸收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反而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溢出的资产组合渠道增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增强市场自身的外部冲击缓冲能力,加强债券市场的跨境风险监控和防范,协调推进债券市场开放、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货币政策价格型转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奇松  王雪标  
国债收益率的高低,既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又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本文通过梳理2006年以来我国国债收益率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以2006-2017年国债收益率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国内生产总值、财政赤字规模和信贷规模对我国国债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我国国债收益率影响较大,而长期趋于正面影响,且影响稳定;财政赤字规模和信贷规模均对我国国债收益率有正面效应,尤其财政赤字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阮素梅  何浩然  
高效率、低门槛、无摩擦等特性加快了P2P网贷风险在不同市场间的传播。运用一元SV模型和厚尾多元动态随机波动模型(DGC-MSV),分析了P2P网贷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P2P网贷收益率不仅具有波动聚集性、尖峰厚尾特征,而且还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然而高风险高收益现象并不存在。进一步,网贷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系数呈现集聚现象,收益率波动主要受自身前期波动的影响,只存在低位盘整期股票市场对网贷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在其他情况下,股票市场与网贷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邱林卉  张华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与美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联动性明显提高,传统观点认为中美收益率联动中,美国国债收益率浮动是中国国债收益率浮动的原因,本文对中美长期国债收益率联动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验证了长期以来美国引导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浮动,但2010年6月汇改重启之后,中美长期国债收益率进入互相反馈阶段,互为对方的格兰杰原因。本文分析了在"十三五"提出"双向开放金融市场"要求以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美长期国债收益率相互影响的原因,阐述和分析该联动关系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并对中美长期国债收益率联动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国平  付姝娇  方龙  
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保证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重要条件,同时,对发挥中国的国际金融影响力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影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主要因素包括机制僵化,结构失衡,避险与套利工具匮乏,国债衍生品种单一,利息免税负向激励等。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增加国债发行品种与频率,建立统一互联的国债市场,完善国债期货衍生市场,促进市场流动性提升,取消国债利息免税政策,提高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性,加强国债在政策调控方面功能发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李剑峰  
本文对宏观经济变量对收益率曲线的几个特征有如何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宏观经济变量更多的是对整个收益率曲线的位置有影响,也就是对整个债券市场的总的收益率有影响;消费价格指数对不同待偿期债券之间收益率关系的影响最大,期限结构包括了有关未来消费增长的信息;股票市场指数则对总的收益率存在负效应,即股票的上扬会引起债券收益率的整体下降。除了宏观经济因素会对债券收益率曲线有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会有影响,如各债券本身的一些因素等等,因此研究结果不支持纯预期理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琳  沈沛龙  杨勇攀  
本文以我国上市的14家银行为研究对象,对银行的收益率波动状况进行研究。除检验上市银行自身波动的非对称现象之外,还对上市银行间的波动溢出情况进行度量。论文使用非对称BEKK一GARCH模型研究了上市银行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发现我国的上市银行普遍存在波动的非对称现象,除兴业银行外,其余13家银行的收益率波动具有反向的非对称,即市场上负向信息的冲击小于正向信息的冲击。同时,银行机构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大部分银行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是非对称的,说明一家银行收益的正向的信息冲击将加大其余银行收益的波动。当一家银行受到市场冲击时,不仅会引起当事银行收益率的波动,当事银行的波动也会引发其余银行收益率的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放建  许燕红  刘德运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2002年12月2日到2010年9月30日的日数据,建立相应的ARCH族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本文对石油市场和黄金市场收益的波动性、波动的非对称性及其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市均具有显著的方差时变性及新信息对波动冲击的持续性;GARCH(1,1)模型能够很好地消除其ARCH效应;两市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即石油市场中利空消息引起的波动比同等利好消息引起的波动要大,而黄金市场相反;两市只存在从石油市场到黄金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对该领域投资者的相关投资及决策人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九成  徐敏  范镕  
目前我国债券交易市场尚未统一,呈现"一个主体、两个中心"的分割状态。本文基于我国国债市场2009年7月至2014年1月的55个月度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债券分市场国债指数收益率就经济增长、狭义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市场利率和股市收益率水平五个宏观经济变量变动的敏感性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来进一步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分割现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珂  施文  
研究债券定价是否存在税收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相比于其他券种,国债按照票面利率免征利息收入的所得税,不同时期发行的国债由于票面利率不同,所能获得的免税收入也不同,这种差异将直接反映在债券的价格中,使得同一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差异。本文实证分析国债定价中的税收效应,研究发现:票面利率对国债收益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债券的代偿期越长,该效应越小。但同样的模型在国开债的样本中并没有发现同样的效应,不同的票面利率对债券的估值收益率没有影响,证实了国债票面利率对价格的影响的确是由于税收效应导致的。本文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免税政策的价格效应,提出以下建议:对国债利息以及资本利得采用和国开债相同的税收制度;国债、地方政府债票面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均免征企业所得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一、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过于平滑,且处于较低水平长短期国债收益率的决定是涉及利率期限结构的问题,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但传统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各有缺陷,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最新发展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随机过程无套利分析方法得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丰习来  
影响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债券的供求情况和其他相关市场如股票市场、货币市场的变化等。本文依次分析了以上各个因素影响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作用过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和引入宏观因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描述了回购利率影响国债收益率的若干特征,认为回购利率对国债收益率影响具有滞后性,在持续向同一方向变动一段时间后,会对国债收益率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在研究回购利率的波动性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时,分别用已实现波动率和从EGARCH模型得到的条件方差进行分析,认为回购利率的波动对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有着正向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