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
2023(1581)
2022(1334)
2021(1356)
2020(1322)
2019(3171)
2018(2877)
2017(5180)
2016(2868)
2015(3201)
2014(3437)
2013(3403)
2012(3157)
2011(2596)
2010(2758)
2009(2564)
2008(3299)
2007(2751)
2006(2334)
2005(2151)
作者
(7941)
(6504)
(6289)
(6262)
(4286)
(3128)
(3051)
(2499)
(2498)
(2420)
(2287)
(2152)
(2146)
(2085)
(1978)
(1948)
(1936)
(1928)
(1880)
(1869)
(1763)
(1753)
(1605)
(1547)
(1540)
(1453)
(1443)
(1376)
(1345)
(1329)
学科
(10284)
管理(10199)
(8672)
企业(8672)
(8031)
经济(8016)
(7151)
(6128)
财务(6121)
财务管理(6110)
企业财务(5629)
方法(3901)
会计(3663)
(3552)
数学(3027)
数学方法(2966)
(2859)
贸易(2857)
(2816)
(2448)
(2061)
银行(2057)
(2010)
中国(1915)
农业(1911)
理论(1855)
(1733)
金融(1733)
业经(1706)
关系(1631)
机构
学院(40515)
大学(40251)
(14939)
管理(14635)
经济(14574)
(12439)
理学(12364)
理学院(12244)
管理学(12083)
研究(12040)
管理学院(12011)
中国(10382)
会计(8883)
财经(8568)
(8413)
(7547)
(6854)
(6726)
科学(6534)
财经大学(6085)
中心(5895)
北京(5521)
研究所(5434)
(5190)
(5066)
商学(4856)
商学院(4834)
(4757)
师范(4692)
会计学(4684)
基金
项目(22732)
研究(17600)
科学(17193)
基金(15794)
(13622)
国家(13489)
科学基金(11270)
社会(10390)
社会科(9850)
社会科学(9850)
(8454)
教育(8322)
基金项目(8098)
编号(7556)
(7229)
成果(7211)
资助(7027)
自然(6997)
自然科(6830)
自然科学(6830)
自然科学基金(6717)
(5660)
(5580)
课题(5290)
重点(5275)
项目编号(5072)
教育部(4709)
(4701)
(4690)
阶段(4687)
期刊
(15577)
经济(15577)
(14931)
研究(12910)
会计(10465)
中国(8707)
财会(6938)
学报(5519)
通讯(4701)
会通(4698)
大学(4209)
财经(4195)
管理(4180)
教育(4102)
科学(4088)
(4017)
学学(3911)
(3624)
(3569)
金融(3569)
(3466)
(3279)
(3040)
(2900)
农业(2804)
会计师(2673)
(2673)
(2673)
注册(2673)
注册会计师(2673)
共检索到65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苑泽明  陈广前  
一、美国商誉会计准则发展美国是最早对商誉会计进行规范的国家,从1944年开始,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就发表了若干涉及商誉会计处理的文告。1944年12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发布了第24号会计研究公报ARB24《无形资产》,第一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新  苑泽明  马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合并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企业合并中出现的商誉问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趋同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我国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文章研究了我国并购商誉准则的发展,对新旧商誉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外会计准则对商誉处理规定的异同点。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现行商誉准则虽与国际准则逐步趋同,但仍具有自身特色,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相关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玉菊  
我国商誉会计准则从无到有、逐步改进,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商誉减值测试对象、测试方法较繁琐且可操作空间较大,透明度较低;将发生的商誉减值计入当期损益,与会计的真实性原则相悖,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认为可以企业整体为商誉测试对象,借鉴IASB提出的PAH法,并采用基于期权的商誉计量方法对并购商誉进行计量。若发生商誉减值,作为"所有者权益"减项处理,并将其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列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熊剑  蒋基路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自 1975年以来发布的 5项与外购商誉密切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 ,归纳了准则变迁的特点以及背景 ,揭示了准则变迁的深层次原因———商誉会计处理的经济后果 ,而不是对商誉本质认识的突破。进而 ,本文探讨了商誉会计准则混淆了商誉与外购商誉概念的问题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会计误区 ,这也是准则不管如何变迁始终存在问题的根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苏新龙  陈雨萌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并购商誉逐年升高,商誉减值金额持续增长。究其原因,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之下,商誉的初始确认与计量背离商誉本质,包含了许多不是或不完全是商誉的要素,以及商誉在后续计量中存在双重标准的问题,即是继续按照初始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来衡量商誉,不计提商誉减值,还是按照超额收益论的真实价值来计量商誉,计提商誉减值。对此,笔者认为,在目前无法准确计量商誉真实价值的情况下,商誉应采用"冲销业绩+摊销+减值测试"的办法进行后续计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学义  
一,新会计准则定义的商誉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宪国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实现了对商誉界定的突破。但对商誉按其来源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其实质相同却采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造成的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遭到质疑。为减少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外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已在现实中得以应用,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未能应用,本文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分析,认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有其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应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基于统一的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际萍  
以2006—2017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原始研究样本,通过优化价格模型,引入会计准则弹性变量,研究会计准则弹性对企业并购商誉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会计准则弹性增加,能够显著提升并购商誉价值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当年股市变动情况变量,发现会计准则弹性增加,会降低股市变动情况较好时企业并购商誉价值相关性,即此时产生的并购商誉在未来不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丁一琳  
在新会计准则中,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数额,既体现国际趋同,又结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但新准则在对商誉确认、计量的方法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艳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企业合并商誉会计准则,而美国合并商誉的会计比较完善,其方法更具科学性。本文分析发现目前中美合并商誉在确认与计量,减值测试、披露及负商誉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合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上美国会计准则取消了权益法的使用,而我国仍允许使用权益法;在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在测试时点的规定,测试单元的定义以及计量基础的确定都存在不同;在合并商誉的披露内容上我国相对简单;对于负商誉的处理,我国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美国对负商誉的处理是,先按比例冲减除资产,直到减至为零。如仍有剩余的超出额,确认为非常利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际萍  
由于不同的经济制度背景,中美两国对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存在较大差异,也体现出我国在商誉会计处理方面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文章从商誉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信息披露三个角度,对中美两国商誉相关会计准则进行比对分析,并通过对仲量联行和世联行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探明了中美两国对企业商誉的不同处理方式。最后,从商誉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制度环境等层面进行多层次的差异总结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企业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善和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鹏飞  唐红菱  
我国的政府会计正处于起步阶段,而美国历经上百年的改革和发展,已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政府会计体系,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在制定政府会计准则的机构、准则体系构成、准则的概念框架及相关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总结美国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经验和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启示,认为我国要建立适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体系,加强对准则制定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明确重要概念,不断完善准则内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红梅  肖茂  
依博弈论的观点,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由多方利益集团参与的动态重复博弈,而会计准则则是一种暂时的博弈均衡,会计准则是否高效的保证是博弈是否充分。本文拟从博弈动因和博弈机制两方面分析中美两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差异,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思维  程小可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负商誉的会计政策,运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和回报模型,本文系统探讨了负商誉对股票价值和超额回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扣除负商誉后的剩余收益对股价有显著正的解释力,而负商誉与股价负相关;(2)扣除负商誉后的未预期盈余对超额回报有显著正的解释力,负商誉与超额回报负相关。实证结论说明,市场不仅能够辨别盈余结构,而且市场投资者能够辨别负商誉的价值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