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9)
2023(10514)
2022(8971)
2021(8378)
2020(7038)
2019(16437)
2018(16345)
2017(31858)
2016(17801)
2015(20361)
2014(20901)
2013(20651)
2012(19915)
2011(18259)
2010(18807)
2009(17307)
2008(17833)
2007(16548)
2006(14500)
2005(13095)
作者
(54391)
(45902)
(45692)
(43595)
(29300)
(21967)
(20960)
(17931)
(17177)
(16756)
(15637)
(15375)
(14805)
(14590)
(14574)
(14282)
(14182)
(13640)
(13397)
(13387)
(11642)
(11494)
(11304)
(10434)
(10406)
(10339)
(10304)
(10184)
(9470)
(9316)
学科
(74400)
经济(74320)
管理(50934)
(46128)
(36543)
企业(36543)
方法(34058)
数学(29422)
数学方法(28981)
(24237)
贸易(24226)
(23493)
(21906)
中国(19096)
(19059)
(18370)
地方(15198)
环境(14721)
业经(14645)
(14104)
农业(13780)
(12204)
理论(11987)
(11980)
(11942)
银行(11892)
(11428)
金融(11425)
(11360)
(11253)
机构
大学(268451)
学院(267974)
(111386)
经济(108948)
管理(97244)
研究(95318)
理学(82787)
理学院(81802)
管理学(80080)
管理学院(79592)
中国(71174)
科学(59446)
(57145)
(51733)
(50421)
(50037)
研究所(45685)
中心(43155)
(42671)
业大(41284)
财经(40394)
农业(39807)
(36475)
(36395)
师范(36110)
北京(36081)
经济学(34251)
(34009)
(33474)
经济学院(31044)
基金
项目(170072)
科学(131764)
研究(123499)
基金(121642)
(106531)
国家(105667)
科学基金(88080)
社会(75599)
社会科(71559)
社会科学(71534)
(66500)
基金项目(63386)
教育(57279)
自然(57182)
(56769)
自然科(55796)
自然科学(55772)
自然科学基金(54771)
资助(51367)
编号(50956)
成果(43359)
重点(39127)
(38122)
(37608)
课题(36019)
(34300)
科研(32999)
创新(32250)
教育部(32090)
大学(31683)
期刊
(125463)
经济(125463)
研究(79553)
中国(51130)
(45686)
学报(45384)
科学(40098)
(39549)
管理(33888)
大学(33582)
学学(31617)
农业(30854)
教育(29475)
(25891)
金融(25891)
技术(22387)
经济研究(20510)
业经(20347)
(20189)
财经(19680)
国际(17721)
问题(17694)
(16989)
(16461)
(14083)
技术经济(13409)
统计(13038)
世界(12873)
商业(12827)
图书(12667)
共检索到408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尹显萍  程茗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中美商品贸易中的内涵碳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8年,中国通过中美贸易对美国内涵碳的年净出口量高达1.42亿公吨—6.73亿公吨,占中国当年化石燃料碳排放总量的4.7%—10.9%。中美贸易使中国本土的碳排放增加,而美国则避免了0.55亿公吨—2亿公吨的年碳排放量,占美国当年碳排放总量的1.0%—3.6%。国际上通用的以生产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未考虑这样的转移排放,因而存在重大缺陷。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仅关注一国本土的碳排放状况不足以说明减排成果,也无助于世界范围内减排目标的实现。中美两国间内涵碳流动的显著不平衡,其基本原因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产业链中所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郁义鸿  花菓  
相比于内涵能源数量,国际贸易内涵能源结构具有更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梳理了双边商品贸易中部门层次的内涵能源推算理论和实证测算方法,并据此分析了中美贸易中内涵能源结构特性,及2002—2007年中美贸易内涵能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内涵能源净流出的增加主要源于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商品出口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强度的减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压力。本文采用内涵能源相对比重系数,分析发现高能耗部门的出口对于中国对美国内涵能源净流出产生重要影响,需通过外贸结构政策的调整来加以抑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显萍  霍达  唐黎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从国家、部门和重点行业三个层次定量研究了中日商品贸易中的内涵能源问题。分析表明,2000-2007年中国一直是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国。对比日本同类部门,中国的部门生产倾向于更多的能源要素投入和对高能耗部门的依赖,间接反映出由生产技术特征决定的投入结构还处在较低水平。这些部门产品在出口的同时也向进口国转移了大量的内涵能源。相比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对于中日内涵能源进出口发挥了更为关键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迎  潘家华  谢来辉  
近年来,中国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国际贸易内涵在产品中出口到国外,并没有在国内消费。本文从内涵能源的概念出发,应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2002—200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自1993年以来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通过外贸商品进出口,中国是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大国。2002年,内涵能源出口总量约为4.1亿吨标煤,扣除内涵能源进口1.7亿吨标煤,内涵能源净出口达2.4亿吨标煤,约占当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6%,内涵排放净出口1.5亿吨碳。随着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在不考虑部门投入产出结构性变化的条件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杰  
中美商品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并分析中美商品贸易的结构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我国海关统计资料的分类分析可知,机电类产品是中美贸易中的主要商品及双方的互补性明显.目前大部分中国出口商品仍具有比较优势.贸易结构在近期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而珠宝首饰业将是我国对美出口的潜在增长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全球化已经深刻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分工,国际运费降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各成员采取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些因素使得一件商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成员的范围内,而是在多个成员中进行。国际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贸易,已经成为世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一、贸易保护系数及其政策含义 在发达国家中,一方面由于进行国际多边贸易谈判的需要,一方面也由于进行国内农业政策效果分析的需要,人们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指标,用以定量地测定农业市场的扭曲程度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这些指标的定义及其政策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国际农业政策问题、调整农产品外贸政策,也对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作用效果、调整国内资源利用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琦  王俊杰  
传统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虽然其理论体系规范工整,堪称范式,但由于缺乏动态性而遭到理论界颇多指责。传统贸易理论的静态化主要表现为:1.严格的假设,如完全竞争、充分就业、不存在技术进步、不存在规模经济等;2.政策含义的静态化,即各国应按既定的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3.分析方法单一,如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局部或一般均衡理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克郁   陈迎  
消费侧行动是促进“双碳”目标落实的关键环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差距所引发的居民消费侧排放过大差距隐患浮现,对进一步释放消费侧减排潜力造成了制约。本文通过明晰消费侧碳公平内涵,利用投入产出表、百分位法、面积法综合测度了我国2005—2020年消费侧碳公平水平,并基于消费侧碳公平现状分析了对应的政策含义。研究结论如下:(1)消费侧碳不公平是指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由于其消费需求产生的碳排放量差异过大问题,消费侧碳公平强调各个收入群体承担公平的减排责任;(2)2020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人均居民碳足迹为19.06吨CO_(2),相比2005年增加了4倍多,约为收入最低的50%人群人均居民碳足迹的5倍;(3)2005—2020年,我国碳基尼系数稳定在0.60左右,消费侧碳不公平问题严重。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我国消费侧碳公平内涵诠释,并为我国消费侧碳公平现状提供了定量判断,为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消费侧减排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结果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艳华  
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区域发展研究中一个广泛使用的分析框架,并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性的依据。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类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对区域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区域边界的界定、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的构建和组织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袁其刚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5年和2010年中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水排放强度与灰色虚拟水流量,并利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工业出口的规模变化、灰色水排放强度与贸易结构变化对中国工业出口贸易中灰色虚拟水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水排放强度降低与结构优化有效遏制了出口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灰色虚拟水排放量的增长,实现了工业出口贸易中灰色虚拟水流量的负增长。此外,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工序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企业生产总部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给发展中国家创造出更多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导致某些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比较优势陷阱"中。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应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驱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将现有的比较优势通过逐步积累和有序释放而转化为未来的竞争优势,确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比较优势产业或领域。另外,在工序分工的背景下,将贸易政策在特定领域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改为"生产工序",会更能体现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通过回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归纳出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事实,从多维视角探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政策含义。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将贸易政策制定和评估的基点落实在企业层面,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走出去"的固定成本,重视关于贸易扩展边际的政策,有效识别企业出口贸易中的国内含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权衡贸易政策制定的成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慧超  王礼茂  
中美两国均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且双边贸易额巨大。由于两国在基础设施、技术、能源综合效率和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使得中美商品贸易中存在碳排放转移。论文采用投入产出法的思想,结合经济、能源与贸易三系统,建立了基于国际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模型,并分别测算了1997年与2002年中美商品贸易中各相应部门的碳排放转移量。研究表明:①1997年与2002年,基于中美商品贸易的中国部门载碳量分别达到4010.13×104t碳与5056.21×104t碳,占中国相应部门载碳总量的6.61%与8.33%;而美国部门载碳量仅为290.65×104t碳与335.61×104t碳,仅占美国部门载碳总量的0.53%与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未来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来说,也将是一场彻底的革新。我国应适时抓住重组赶超的历史机遇,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去抢占“新文明”经济时代下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空间。本文从静态的李嘉图方程组出发,采用均衡和非均衡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生物经济背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最优格局及发展趋势。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是最为迫切,也是最为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