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9)
- 2023(11539)
- 2022(10178)
- 2021(9730)
- 2020(8138)
- 2019(18980)
- 2018(18915)
- 2017(37311)
- 2016(20260)
- 2015(22422)
- 2014(22557)
- 2013(22289)
- 2012(20371)
- 2011(18221)
- 2010(18103)
- 2009(16515)
- 2008(16139)
- 2007(13904)
- 2006(11973)
- 2005(10577)
- 学科
- 济(75958)
- 经济(75866)
- 管理(56329)
- 业(55117)
- 企(46430)
- 企业(46430)
- 方法(37711)
- 数学(32627)
- 数学方法(32267)
- 财(20897)
- 农(19006)
- 中国(18481)
- 学(17810)
- 业经(16874)
- 制(16436)
- 银(15527)
- 银行(15486)
- 贸(14795)
- 贸易(14787)
- 地方(14627)
- 行(14481)
- 易(14277)
- 务(14003)
- 财务(13943)
- 财务管理(13917)
- 企业财务(13299)
- 理论(13081)
- 农业(12944)
- 融(12773)
- 金融(12772)
- 机构
- 大学(282246)
- 学院(279008)
- 管理(113149)
- 济(108587)
- 经济(106184)
- 理学(98663)
- 理学院(97577)
- 管理学(95935)
- 管理学院(95433)
- 研究(91658)
- 中国(71178)
- 京(59902)
- 科学(57822)
- 财(50860)
- 农(46330)
- 所(45868)
- 业大(42776)
- 中心(42560)
- 研究所(42129)
- 财经(41507)
- 江(39469)
- 经(37911)
- 北京(37730)
- 农业(36578)
- 范(36111)
- 师范(35742)
- 院(33304)
- 州(32831)
- 经济学(32505)
- 财经大学(31428)
- 基金
- 项目(196695)
- 科学(154292)
- 基金(143555)
- 研究(142708)
- 家(125275)
- 国家(124249)
- 科学基金(106732)
- 社会(88915)
- 社会科(84268)
- 社会科学(84245)
- 基金项目(76963)
- 省(75946)
- 自然(70739)
- 自然科(69098)
- 自然科学(69081)
- 自然科学基金(67831)
- 教育(64996)
- 划(64426)
- 资助(59606)
- 编号(57676)
- 成果(46695)
- 部(43756)
- 重点(43553)
- 创(41064)
- 发(41033)
- 课题(39001)
- 创新(38236)
- 科研(38074)
- 教育部(37475)
- 大学(36773)
- 期刊
- 济(111976)
- 经济(111976)
- 研究(83007)
- 中国(47256)
- 学报(45970)
- 农(41456)
- 科学(41392)
- 管理(39648)
- 财(37586)
- 大学(34549)
- 学学(32513)
- 融(32362)
- 金融(32362)
- 教育(29497)
- 农业(28192)
- 技术(21859)
- 财经(19843)
- 业经(18193)
- 经济研究(17972)
- 经(16689)
- 理论(15334)
- 图书(14827)
- 业(14597)
- 问题(14526)
- 实践(14334)
- 践(14334)
- 科技(13781)
- 版(12738)
- 技术经济(12598)
- 现代(12400)
共检索到398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鞠光宇
分析了美国商业性学生贷款机构的性质和运作模式及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规模迅速扩大的原因,认为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扩大商业性学生贷款的条件,商业性助学贷款可以成为国家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商业性助学贷款 机构性质 运作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邦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隋聪 任小倩
本文在代理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影响净利差的因素,采用中国和美国154家商业银行2003~2010年的财务数据、GDP增长率以及CPI增长率等宏观数据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主要由营业成本和隐含利息支付这两个成本因素决定;美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受成本、违约风险、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中国尚未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更注重成本和制度因素;而美国已实现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更关注风险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定价 净利差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秀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敬宝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存在着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与冲突。要进行政策性改进与商业性改进、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的整合与创新,以促进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模式 政策性 商业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子铱 杨晓鹏
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的银行系统却还未完全走向市场化,尤其是目前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较弱,多数按照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定价,导致商业银行等机构不能与国外同行在同等水平上竞争。针对这种现实,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现状,旨在强调国内商业银行还有很大潜力与动力来加快贷款利率走向完全市场化的步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国际金融 利率市场化 贷款利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展眉
助学贷款的顺利推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关键是加强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文章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三国的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比较和分析,找出了它们的特点,从中得到构建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有益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晖
本文首先考察中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不同,接着运用博弈论分析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中美商业银行和企业博弈结果,指出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管理对企业融资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中国国情,借鉴美国经验, 提出了改善中国银企关系,特别是改进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银企互利双赢。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管理 现金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尹航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养老模式,目前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HECM来解释美国反向抵押贷款制度的操作要点,对美国反向抵押贷款制度及其主要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评估。与美国相比,中国发展类似的反向抵押金融产品需要跨越以下障碍:①传统伦理和文化观念方面的冲突;②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处于价格波动的微妙阶段,推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时机并非十分恰当;③我国此前的反向抵押贷款实践都局限在个别的商业或金融机构,政府参与甚少,这将使该项目的公信力大幅度降低,市场和社会的预期看低;④我国在目前金融市场功能尚不完善、高端金融人才缺失、金融产品开发能力弱的情况下,难以为反向抵...
关键词:
反向押抵贷款 以房养老 养老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敬语
中国与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较与借鉴李敬语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希望能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满足居者有其屋的愿望。由于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起步较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美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开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朝运
贷款集中程度管制旨在分散银行的贷款风险,防止银行贷款过度集中于某一借款者。国外监管当局在单一借款者的界定、贷款集中程度管制的技术操作、贷款集中程度管制的例外等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本文将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就改进我国的贷款集中程度管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贷款集中程度管制 国际比较 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薄纯林
近几年,由于国家持续对住房实施限购、限贷政策,部分开发商资金面临持续紧张的局面,为缓解资金压力,实现提前回笼资金的目标,其往往通过商用房贷款变相获取资金。而商业银行为了完成短期考核目标,放松贷款审批条件,对借款人、开发商的关联关系缺乏应有的关注,发放的贷款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和经营性风险。首先提出审计实践中商业银行商铺贷款存在问题,其次分析了该模式下贷款面临的风险,再次提出了今后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和建议,对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商铺贷款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小晶 杨海芬 王建中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运营现状的分析,探究小额贷款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完善小额贷款公司运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小额贷款公司 发展模式 融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世春 刘艺
美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曾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过程,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费用越来越超出了政府财政可承受范围,在此背景下,政府不得不寻找新的养老资源并开始关注和支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政府的扶持、完善的保险保障制度、独立的业务咨询机构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价是美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老龄化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借鉴美国经验补充养老资源迫在眉睫;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进行合理的产品定价是我国顺利推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前提和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