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6)
2023(11819)
2022(10028)
2021(9353)
2020(8007)
2019(18592)
2018(18306)
2017(35994)
2016(18902)
2015(21081)
2014(20982)
2013(20244)
2012(18305)
2011(16066)
2010(15839)
2009(14060)
2008(13480)
2007(11278)
2006(9286)
2005(7817)
作者
(51421)
(43137)
(42769)
(40733)
(27367)
(20880)
(19552)
(17007)
(16208)
(15225)
(14516)
(14464)
(13621)
(13380)
(13331)
(13196)
(12839)
(12685)
(12467)
(12243)
(10561)
(10482)
(10467)
(9836)
(9691)
(9536)
(9514)
(9263)
(8622)
(8499)
学科
(76446)
经济(76378)
管理(51921)
(50944)
方法(41993)
(41721)
企业(41721)
数学(37732)
数学方法(37075)
(22877)
贸易(22866)
(22250)
(21027)
(19252)
中国(17498)
业经(15067)
地方(14215)
(13877)
农业(12864)
理论(12844)
(12336)
财务(12280)
财务管理(12254)
技术(12023)
(11579)
企业财务(11516)
环境(10739)
(10402)
(10243)
金融(10242)
机构
学院(258824)
大学(256748)
(109249)
经济(107375)
管理(102686)
理学(90882)
理学院(89934)
管理学(87973)
管理学院(87492)
研究(81472)
中国(59711)
(51643)
科学(50235)
(47027)
(40849)
(39573)
业大(39331)
财经(39026)
中心(37825)
研究所(36563)
(35817)
(35441)
经济学(34519)
农业(32382)
经济学院(31545)
(31274)
北京(31129)
师范(30915)
(30393)
财经大学(29531)
基金
项目(187941)
科学(149560)
基金(139579)
研究(133491)
(122571)
国家(121666)
科学基金(105720)
社会(85868)
社会科(81720)
社会科学(81701)
基金项目(73540)
(73034)
自然(70605)
自然科(69120)
自然科学(69103)
自然科学基金(67847)
教育(62983)
(61774)
资助(58181)
编号(52548)
重点(42679)
(41954)
(40170)
成果(40013)
(39809)
创新(37610)
科研(37093)
教育部(36390)
国家社会(36342)
课题(35755)
期刊
(103005)
经济(103005)
研究(67209)
中国(42496)
学报(40334)
科学(37034)
管理(37029)
(36004)
(35277)
大学(31320)
学学(30008)
农业(24659)
技术(24443)
教育(23931)
(19479)
金融(19479)
经济研究(18909)
财经(18436)
业经(17286)
(16187)
(15882)
问题(14741)
统计(14217)
国际(13922)
(13913)
(13046)
技术经济(12573)
商业(12351)
(11917)
科技(11616)
共检索到353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洋  陈守东  吴萍  
本文研究中美双边贸易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时变性。实证表明: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已基本完成对人民币双向波动的适应过程。进口需求汇率弹性稳中有升,出口需求汇率弹性明显下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已明显减弱,中美双边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已基本失效。虽然我国对美国进出口收入效应不对称性依然存在,但收入效应的差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美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已明显提高,这充分说明互利共赢的中美双边贸易对两国经济的重要性。美国应摒弃狭隘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解除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限制,积极发展对华比较优势的出口贸易,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大收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丹  
传统引力模型基本以CES效用函数为基础,无法测度贸易成本降低对不同贸易伙伴国间贸易流量的差异化影响程度,Novy(2012)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弥补了该不足。本文对2000~2010年金砖五国双边贸易成本弹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金砖五国贸易成本弹性在[245,0.48]间取值不等,变化幅度较大。俄罗斯平均贸易成本弹性最高,南非次之,中国最低。南非对巴西和中国贸易成本弹性差值比最高,说明降低贸易成本对贸易小国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汉祥  周申  白瑜婷  
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视角研究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利用1997—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和美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的角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化有重要影响,美国向中国出口有利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美国从中国进口有利于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净进口最终将带来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提升。区分技能工人和非技能工人之后,净进口不论从替代效应角度还是从规模效应角度均将导致美国工业行业工人劳动力需求弹性增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方法估算了中国的贸易收支方程、出口需求方程和进口需求方程,计量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进出口需求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同时还在中国贸易收支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汇率、国内实际收入以及外国实际收入冲击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程度。检验结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弹性较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很小,这与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不相适应,汇率政策理应成为中国调节外部经济的重要工具,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必须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韦军亮  
本文利用1979—2006年间52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在UECM基础上的边限协整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弹性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真实进口与真实GDP、真实汇率和真实FDI流入存量、中国真实出口与世界真实GDP、真实汇率分别存在协整关系;真实汇率对中国真实进、出口并无显著影响;真实FDI存量对进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国出口增长可能是内生驱动型增长,真实FDI存量对中国真实出口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六傅  钱学锋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奚君羊  李志军  
本文基于中国与前18大贸易伙伴的月度双边数据,计算了双边贸易收支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汇率弹性有正有负,存在相互抵消现象,因而汇率对中国总的贸易收支影响可能不显著。另一方面,收入弹性普遍大于汇率弹性,再加上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幅度一般要超过汇率变动幅度,因此,中国和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汇率,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而非汇率变动,因此以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缺乏充分的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永福  
在探讨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一般认为汇率升值会引起出口价格的上升,本文指出如果考虑进口价格对出口价格的影响,那么出口价格的变动幅度将小于汇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在讨论贸易弹性时有必要区分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这两个概念;在介绍了China_QEM①模型中的贸易模块以及该模块与其他模块的相互作用机制之后,阐述了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水平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政策模拟,对我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给出了定量的计算结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劳动收入份额是理解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文章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估计得到理论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实际劳动收入份额分解为理论劳动收入份额和市场扭曲两个因素。定义劳动收入份额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差值为市场扭曲。实证研究发现,理论劳动收入份额显示与实际劳动收入份额一致的趋势,是劳动收入份额长期趋势的决定因素;市场扭曲显示与实际劳动收入份额一致的波动,是劳动收入份额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实际劳动工资偏离劳动边际产出,是市场价格扭曲的根本体现。研究结果为正确理解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时变性提供新的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宏锋  
有别于传统的总量分析,利用双边贸易收支模型考量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双边贸易收支的关系,能更深刻地揭示汇率波动与我国贸易收支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对不同国家而言,不仅双边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弹性系数大小不一样,而且双边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方向也并不一致,这也说明了采用双边汇率和双边贸易收支样本比总量样本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伯娜  
金融危机之后,中美贸易顺差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借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增加。此背景下,准确测度中美贸易收支的人民币汇率弹性,关系"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的选择。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对美国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不相关。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应该顶住外部压力,尽可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促进贸易、就业和经济增长;对美国来说,人民币汇率不是其贸易逆差的根源,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只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并不能缓解其逆差状况,过度和偏激地施压人民币升值实非明智之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海  
文章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视角,探讨了时变弹性CD函数的数理模型及统计学检验,并选取了一则实例,通过对照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似然比检验为非参数估计方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统计显著性检验,时变弹性CD函数在研究经济学问题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而非参数估计方法在实证研究时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紫文  
中美贸易差额在急剧增加,而美国认为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2000-2009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中国对美国进口的人民币汇率没有相关性的结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晓倩  范超  
本文围绕一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展开研究。从经济、社会保障、科技与研发、城市发展和能源5个方面共选取40个解释变量,以人均GNI为被解释变量,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弹性网模型对18个跨越和9个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一国经济若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主要从以下5方面着手:在经济方面,鼓励出口和对外投资,扩大居民消费,控制通货膨胀;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在科技与研发方面,重视高端人才培养,鼓励创新研发;在城市发展方面,控制城市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区域均衡发展;在能源方面,降低CO_2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林孝贵  胥爱欢  
基于可变参数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对汇率变化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弹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选样本期内我国进出口贸易值同向变动,出口对汇率变化反应的滞后期要短于进口的滞后期。这说明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汇率持续升值更多地会导致进出口减少进而损害整体经济,且对改善贸易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十分有限。其解决途径是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由投资和出口为主转变为由投资和国内消费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