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3)
2023(11997)
2022(10398)
2021(9562)
2020(8425)
2019(19729)
2018(19487)
2017(37976)
2016(20319)
2015(23123)
2014(23224)
2013(22831)
2012(21199)
2011(18838)
2010(18558)
2009(17307)
2008(16997)
2007(15086)
2006(12710)
2005(11227)
作者
(59143)
(49611)
(49588)
(47174)
(31504)
(24101)
(22747)
(19684)
(18829)
(17579)
(16769)
(16689)
(15711)
(15687)
(15557)
(15548)
(15206)
(14886)
(14427)
(14341)
(12340)
(12225)
(12047)
(11454)
(11323)
(11064)
(10990)
(10871)
(10137)
(9887)
学科
(87680)
经济(87593)
管理(55631)
(53608)
方法(45556)
(43189)
企业(43189)
数学(40673)
数学方法(40174)
(27136)
贸易(27127)
(26433)
(23527)
(22300)
中国(20498)
(17770)
地方(16789)
业经(16524)
农业(14728)
(14652)
(14178)
财务(14134)
财务管理(14094)
(13907)
企业财务(13126)
理论(12389)
(12016)
技术(11752)
(11680)
环境(11661)
机构
大学(291894)
学院(290130)
(125259)
经济(122974)
管理(111544)
理学(96910)
研究(96618)
理学院(95890)
管理学(94087)
管理学院(93581)
中国(72551)
(60290)
科学(59725)
(55387)
(52088)
(48956)
业大(45851)
中心(45364)
财经(44729)
研究所(44630)
(42924)
农业(41539)
(40699)
经济学(39660)
北京(37021)
经济学院(36295)
(35344)
(35174)
师范(34697)
(33368)
基金
项目(199075)
科学(155831)
基金(146349)
研究(140070)
(128984)
国家(128004)
科学基金(109023)
社会(89408)
社会科(85002)
社会科学(84978)
(77235)
基金项目(76961)
自然(72325)
自然科(70718)
自然科学(70692)
自然科学基金(69425)
(65407)
教育(64933)
资助(61675)
编号(55180)
重点(45288)
(44861)
成果(43824)
(42684)
(41295)
科研(39645)
创新(38794)
教育部(38310)
国家社会(37728)
课题(37689)
期刊
(126614)
经济(126614)
研究(79933)
中国(50285)
学报(49152)
(45238)
(44278)
科学(42915)
管理(39151)
大学(37032)
学学(35179)
农业(30788)
技术(25667)
教育(23950)
(23580)
金融(23580)
经济研究(22095)
财经(21853)
(20704)
业经(20145)
(18818)
问题(18479)
国际(17563)
(17039)
统计(16093)
技术经济(14942)
(14266)
(14037)
商业(13614)
世界(13335)
共检索到418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惠芳  刘睿伣  
通过举例比较了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两种统计方法的区别,构建了中美双边基于出口总值的增加值分解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1年的数据,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出口额进行国内外增加值分解,对比分析了总值出口和增加值出口的情况,以期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惠芳  刘睿伣  
通过举例比较了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两种统计方法的区别,构建了中美双边基于出口总值的增加值分解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1年的数据,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出口额进行国内外增加值分解,对比分析了总值出口和增加值出口的情况,以期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宋锡祥  
论台湾《贸易法》对进出口贸易的管制宋锡祥备受岛内外经贸界人士瞩目的台湾《贸易法》,历时将近十年的酝酿,终于在1992年元月14日由“立法院”三读通过,同年2月5日公布并付诸施行。该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标志着台湾经贸管制规范步入了自由化、透明化和制度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毅  张潇  
根据Wang at el.(2013)提出的总出口增加值分解法,重新评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并从增加值分解和产业分解层面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研究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生产中逐渐向高附加值部分转移;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从增加值分解层面看,纯中间产品增加值由下降转变为上升趋势,加工出口到第三国的增加值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最大;从产业分解层面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缪子菊  
本文利用总贸易核算法和最新的WIOD数据库,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测算了中美双边贸易中的实际利益。结果表明:(1)以贸易总值衡量和以增加值衡量的中美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2)以贸易总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存在大额顺差,但以增加值衡量可以发现,顺差实际来源于隐含在中国出口中的其他国家的国外增加值,因此中美双边贸易中,尽管制造业出口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真实利得并不在中国;(3)从服务业来看,中国是贸易逆差国,且逆差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伣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比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更能真实准确地揭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所处的地位、获取的贸易利益。本文基于OECD和WTO2013年联合发布的1995-2011年连续17年的WIOT数据,先通过增加值贸易法将中国的总出口分解为Koopman(2010)的五部分,然后运用GVC地位指数法测算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并将其和世界主要的39个经济体加以比较,进而判断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下的地位和获取贸易利益的情况。增加值分析显示,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中最终产品所占比例最高,达33%~46%;其次是转移的中间产品所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23%~27%;出口所包含的国外增加值比例为14%~28%;出口的被进口国自己使用的中间产品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14%~17%;返回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0.24%~1.23%。GVC地位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虽然出口总值超过美国和德国雄踞世界第一,但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其地位相对较低,出口获利能力不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丽娟  赵佳颖  
本文利用增加值统计与要素收入分解方法对基于GVCs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电子与光学产业为例,中美贸易并不存在"里昂惕夫悖论",技术和要素禀赋共同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 1995—2011年,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一直低于"1"的平衡状态,中美相对要素实际收入的下降抵消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在双边贸易利益分配中美方获益相对较大; 1998—2005年,伴随两国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下降,初始比较优势的强化使得美国的相对贸易利益增加; 2006—2009年,随着技术差距扩大幅度和要素禀赋差异的减小,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上升,两国贸易利益分配趋向平衡;中国在高技能劳动的利用上具备潜在比较优势,但相对于要素禀赋的优化,技术的滞后调整削弱了中国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获利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剑锋  
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是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本国投入获得的增加值,过去20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出口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技术创新、要素报酬、外商资本、产业规模、能源利用是影响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主要因素。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应该通过加大R&D投入以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对外贸易从规模过度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以完善国内配套产业为目标加强对外资的引导、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强化国内要素优势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持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葛金梅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如何对传统贸易统计进行改造来测算对外贸易增加值,成为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企业增加值出发,尝试在企业生产增加值与贸易增加值之间建立关联,由此形成了以出口企业增加值率进行出口贸易增加值推算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基于规模以上全出口型工业企业数据,对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初步测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代鹏  崔日明  
本文借助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1995~2009年22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及其就业效应,并利用结构分解法(SDA)分析了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2000~2009年增加值出口对各行业总就业的边际拉动量均趋于下降,但对大部分行业总就业的拉动量趋于增加。从分技能来看,增加值出口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最大,中等技能劳动力次之,高技能劳动力最小。尽管增加值出口对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但其呈现强劲的上升态势。进一步考察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最终品和中间品出口规模扩张是增加值出口的就业拉动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延书  何思浩  
根据WIOD数据库1995-2011年数据,本文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核算,并通过GVC指数和RCA_GVC指数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合理评价,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的整体趋势是下降的且程度最大,但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区域内增加值增长速度最快且总额最大;中国对其他区域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的贡献力度明显大于其他区域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的贡献;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影响力系数小于1,而感应力系数大于1,其综合作用为负;中国纺织服装业GVC地位要高于其他区域,但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并不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剑锋  
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是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本国投入获得的增加值,过去20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出口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技术创新、要素报酬、外商资本、产业规模、能源利用是影响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主要因素。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应该通过加大R&D投入以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对外贸易从规模过度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以完善国内配套产业为目标加强对外资的引导、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强化国内要素优势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持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小慧  战岐林  
文章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的本地增加值率(DVAR),发现中国的DVAR在国际比较之中处于较高位置,但与主要贸易伙伴相比略低。对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出口DVAR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较多地使用了来自两个国家(地区)的进口投入,而且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其DVAR偏低。中国DVAR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生产之中采用了较多的国内投入,1998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减少了进口投入的使用,提高了中国D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枫  刘瑞翔  
文章采用假设抽取的方法厘清了双边增加值贸易统计的三种主流指标,并结合生产侧与消费侧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核算指标,对现有增加值贸易理论和方法研究进行了补充。通过对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进行重新测算、比较和分解,发现在中美贸易中,美国的消费性功能大于生产性功能。单纯计算消费侧的贸易差额高估了中美贸易不平衡,而单纯计算生产侧的贸易差额又低估了中美贸易顺差,只有将生产侧与消费侧相结合才能更客观地反映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生产侧的比重在上升,而消费侧的比重在下降。在行业层面,中国初级产品的增加值更多的是包含在工业制成品中为美国的消费环节而非最终生产环节所吸收;在制造业内部,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消费侧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较为缓慢,技术密集型部门基于消费侧的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在服务业部门,中美增加值贸易一直为逆差,但是在2013年和2014年,中美在最终品服务贸易环节的增加值贸易为顺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咏华  
文章从增加值贸易入手,利用1995-2009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进行了分年度、分技术类别测算,并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做了对比。研究表明,传统的总量贸易统计方法夸大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运用增加值贸易方法核算的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大幅度减小,平均分别减小50%和46%,其中,中高和高技术行业减小幅度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