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2)
2023(14616)
2022(12634)
2021(11572)
2020(9862)
2019(22323)
2018(21878)
2017(42707)
2016(23081)
2015(25736)
2014(25373)
2013(25298)
2012(23055)
2011(20904)
2010(20537)
2009(18620)
2008(18128)
2007(15722)
2006(13571)
2005(11468)
作者
(68897)
(57395)
(57045)
(53896)
(36259)
(27549)
(25779)
(22656)
(21710)
(20233)
(19491)
(19188)
(18157)
(17787)
(17623)
(17476)
(17422)
(17113)
(16380)
(16188)
(14514)
(13902)
(13695)
(12866)
(12766)
(12571)
(12534)
(12470)
(11482)
(11456)
学科
(96355)
经济(96256)
管理(64758)
(63708)
(52296)
企业(52296)
方法(47887)
数学(41752)
数学方法(41400)
(25591)
贸易(25580)
(25227)
(24786)
(22717)
中国(22291)
业经(21698)
(20189)
地方(19897)
农业(16864)
技术(15931)
(14917)
财务(14859)
财务管理(14832)
理论(14711)
(14677)
环境(14646)
产业(14492)
企业财务(14020)
(13778)
(12510)
机构
大学(333298)
学院(331771)
(135922)
经济(133362)
管理(132500)
理学(116913)
理学院(115666)
管理学(113729)
管理学院(113171)
研究(110181)
中国(77695)
科学(70366)
(69450)
(60053)
(57493)
(55312)
业大(55278)
研究所(51124)
中心(48977)
财经(48062)
农业(47899)
(45858)
(43935)
北京(42896)
(41268)
经济学(41167)
师范(40751)
(40064)
经济学院(37716)
(37185)
基金
项目(238234)
科学(186421)
基金(173726)
研究(168100)
(153770)
国家(152572)
科学基金(130270)
社会(106894)
社会科(101644)
社会科学(101620)
(93189)
基金项目(93176)
自然(86816)
自然科(84800)
自然科学(84776)
自然科学基金(83292)
(78497)
教育(76196)
资助(71484)
编号(66536)
重点(53493)
(52142)
成果(51952)
(51047)
(50046)
创新(46694)
科研(46234)
课题(45292)
计划(44410)
教育部(44373)
期刊
(136872)
经济(136872)
研究(91299)
学报(59424)
中国(53813)
(53137)
科学(51273)
管理(45424)
大学(44040)
学学(42012)
(40811)
农业(37126)
教育(30107)
技术(25820)
(23744)
金融(23744)
业经(23641)
经济研究(23435)
财经(22866)
(19567)
问题(19401)
(19175)
(18673)
科技(17452)
商业(16093)
技术经济(15989)
(15893)
业大(15722)
图书(15331)
国际(15289)
共检索到458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放  李季  
利用G-L指数对1988~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 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美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美市场规模及其差异,以及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美人均GDP差异与中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放  李季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88~2008年中日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日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日人均GDP差异、市场规模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日市场规模差异与中日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武齐  陈万华  
近年来,中加两国之间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七类商品——机电产品的贸易额长久以来在中加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首位。文章对中加机电产品最近10年的贸易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数对中加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测量和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中加机电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对中加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实际利用的FDI、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加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对中加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有正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培煜  高晓琴  
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今天,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形式,研究直接投资、地理距离以及自由贸易协定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以中国与欧盟、东盟中的主要贸易对象为对比样本,选取2005~2016年面板数据,对中国与欧盟、东盟部分国家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中国未来贸易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莎  温亚利  刘庆博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2—2011年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增长是由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文章最后运用时间序列对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磊  
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SITC一位数分类数据计算了中日和中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中日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具有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中美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比中日的贸易系数较小,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现出更多的产业间贸易特征。FDI和市场开放是促进中日和中美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由于日美两国对华FDI的类型不同,日本对华FDI相比美国对华FDI更能促进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王珍  
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活动,是衡量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福利的重要指标。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现已达到61%的水平。经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其中,我国外资引入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其余三项则显示了比较好的正相关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翼  兰勇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向产业内贸易发展,这一点在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文章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规模经济、外国直接投资则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学君  龚梦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晔强  马志敏  
分析了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状况,并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快速发展;而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中美两国人均GDP差异、行业开放程度则较强地促进了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基于此,中国应侧重提升中美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婷  陈媛  
文章在双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模型基础上,将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引入分析框架,然后选取了四个解释变量,重点研究产品内分工程度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君茹  卫旭东  
在中美贸易商品中,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7类商品——机电产品是中美双边贸易的大宗商品之一。因此,对中美动力机械及设备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一步推进中美双边贸易发展。通过G—L指标、产业内贸易绝对量、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Greenaway和Milner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中国动力机械及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姜颖  
本文考察了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得出了我国服务部门的规模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度是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长期内,产业内贸易指数、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部门规模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贸易依存度和服务部门规模对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有正向的影响;在短期内,贸易依存度水平和服务部门规模与长期内的均衡水平相比有所偏离,但通过误差修正项的调节可以修正这种偏离,而且短期内的偏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向长期均衡趋势调整。服务贸易依存度和服务部门的规模均是引起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变化的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婧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近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标分析了2000-2009年中韩两国服务业及细分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并选取了中韩两国GDP增长率的差异(GDPG)、中国对韩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SG)、贸易不平衡程度(TD)、韩币对人民币汇率(ER)五个因素实证分析了其对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GL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并以垂直型为主,只有旅游、运输和通讯三个细分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同时GDPG和FDI对GL有显著影响,TD对GL有较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