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6)
- 2023(15744)
- 2022(13203)
- 2021(12201)
- 2020(10760)
- 2019(24560)
- 2018(24440)
- 2017(47391)
- 2016(25600)
- 2015(28952)
- 2014(28835)
- 2013(28732)
- 2012(26408)
- 2011(23624)
- 2010(23629)
- 2009(22410)
- 2008(22475)
- 2007(20322)
- 2006(17552)
- 2005(16050)
- 学科
- 济(110735)
- 经济(110576)
- 业(98483)
- 管理(90187)
- 企(87413)
- 企业(87413)
- 方法(52469)
- 数学(42727)
- 数学方法(42215)
- 财(36756)
- 农(33834)
- 业经(31915)
- 中国(25580)
- 制(25553)
- 务(25431)
- 财务(25377)
- 财务管理(25330)
- 企业财务(24015)
- 农业(23171)
- 贸(21676)
- 贸易(21666)
- 易(21111)
- 技术(20424)
- 和(19426)
- 理论(19202)
- 地方(18513)
- 学(18273)
- 体(18220)
- 划(17973)
- 融(17376)
- 机构
- 学院(373582)
- 大学(371325)
- 济(158748)
- 经济(155673)
- 管理(150664)
- 理学(129574)
- 理学院(128303)
- 管理学(126324)
- 管理学院(125615)
- 研究(118163)
- 中国(93011)
- 京(76852)
- 财(76751)
- 科学(69284)
- 农(62125)
- 财经(60532)
- 所(58831)
- 江(57031)
- 中心(55656)
- 经(54833)
- 业大(53716)
- 研究所(52759)
- 农业(48804)
- 经济学(48302)
- 北京(47735)
- 财经大学(44724)
- 州(44625)
- 范(44205)
- 经济学院(43776)
- 师范(43742)
- 基金
- 项目(243802)
- 科学(193933)
- 基金(179256)
- 研究(179069)
- 家(154466)
- 国家(153142)
- 科学基金(133599)
- 社会(115331)
- 社会科(109430)
- 社会科学(109403)
- 省(95432)
- 基金项目(94848)
- 自然(86403)
- 自然科(84445)
- 自然科学(84422)
- 自然科学基金(82966)
- 教育(82545)
- 划(79415)
- 资助(73485)
- 编号(72082)
- 成果(57881)
- 部(55048)
- 重点(54380)
- 创(53084)
- 发(51626)
- 创新(49030)
- 课题(49012)
- 制(48590)
- 国家社会(47825)
- 教育部(47729)
- 期刊
- 济(175898)
- 经济(175898)
- 研究(107389)
- 中国(68953)
- 财(64071)
- 管理(59164)
- 农(57060)
- 学报(52730)
- 科学(50452)
- 大学(41313)
- 学学(39214)
- 农业(38740)
- 融(35693)
- 金融(35693)
- 技术(34523)
- 教育(33131)
- 财经(30473)
- 业经(29876)
- 经济研究(27002)
- 经(26130)
- 问题(23754)
- 业(22988)
- 技术经济(20569)
- 贸(19956)
- 财会(18837)
- 统计(18540)
- 国际(18183)
- 世界(17778)
- 现代(17627)
- 理论(17588)
共检索到554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媛 金殿臣
采用WIOD数据库数据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三类技术制造业(低、中低、中高及高技术行业)的出口额、GVC参与指数及GVC地位指数,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关境及增加值出口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制造业出口结构中以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近年来开始转为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出口增速远低于中国,但其出口结构中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2)中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美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也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媛 金殿臣
采用WIOD数据库数据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三类技术制造业(低、中低、中高及高技术行业)的出口额、GVC参与指数及GVC地位指数,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关境及增加值出口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制造业出口结构中以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近年来开始转为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出口增速远低于中国,但其出口结构中以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为主。(2)中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美国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也在逐渐提升,其中中低技术制造业的GVC参与指数最高。(3)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远低于美国,三类技术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也同样均低于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位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立敏 王璇 饶思源
尽管国际竞争力早已成为经济与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指标形成统一意见。本文基于产业竞争力的层次观点,初步构造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生产率、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三个不同层次的指标,依据中国制造业30个种类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其与美国制造业相应种类进行对比研究,以求揭示产业竞争力各层次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一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美国提出并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在我国投资的美国企业出现回流迹象。其中,不仅包括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而且包括体育用品、家居用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2011年底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报告称,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中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正在迅速削弱,未来5年美国自华进口30%的份额都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李洲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传统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面临较大局限性。鉴于此,该文借鉴Koopman et al.(2010)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原理和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最新发布的投入产出表,分别在整体层面和细分产业层面,测算了全球44个国家(地区)2000-2014年制造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以作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替代变量,据此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再评估。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样本期内呈现先降后升的"V"型趋势;虽然竞争力最强的仍然集中在劳动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分工地位指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李洲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传统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面临较大局限性。鉴于此,该文借鉴Koopman et al.(2010)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原理和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最新发布的投入产出表,分别在整体层面和细分产业层面,测算了全球44个国家(地区)2000-2014年制造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以作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替代变量,据此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再评估。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样本期内呈现先降后升的"V"型趋势;虽然竞争力最强的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但近年来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国际竞争力提升较快;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的全球排名较为靠前,"大而不强"的传统认识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分工地位指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伶
本文从技术含量角度,运用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对中日韩三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竞争力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的产业结构都有所优化;我国依然在中、低技术含量产业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日本、韩国在中、高技术含量产业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我国高技术含量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与日韩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技术含量 TC指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鸿雁 朱启贵 叶连松
本文利用价格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对我国装备工业主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分析,认为我国装备产业在低附加值产品上具有价格竞争力,而高附加值产品普遍不具备价格竞争力。因此,要在保持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能力及价格竞争力。
关键词:
价格指数 装备制造产品 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米建伟 陈强
一、我国制造业部门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部门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对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2005年~2010年,制造业部门年均贡献率达到43.8%。从生产能力的国际比较来看,无论是钢铁、化纤等从事中间产品制造的重化工业部门,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凤兰 黄梅波
近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发展战略也开始向制造业倾斜。"印度制造"是否将取代"中国制造",制造业能否成为"龙象之争"的新看点?文章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两个维度入手,对比中印两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运用"钻石模型"对影响两国制造业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中印两国处于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印度制造业短期内难以赶超中国。论文最后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钻石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芬
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然后与国际部分国家开展比较,进而剖析了影响因素,并对持续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虹 徐融
深入研究我国高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IT业)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对顺利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中美两国高端制造业和IT业共10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两个行业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分别做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与美国上市公司仍有较大差距,IT业差距更加明显;市场规模、盈利能力、内部人激励等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较大;美国公司在上述因素中优势较为明显,中国上市公司的优势则集中在股权集中度、成长能力、市场表现等方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本研究以中德制造业的双边国际比较为基础,测定了1991-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和1995年的单位劳动成本,并集中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等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对纺织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等行业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相对价格水平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升起 兰珍先 付华
基于OECD-WTO联合发布的TiVA统计数据,采用Koopman等提出的"GVC地位指数",测算分析了1995-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其演变情况,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无论自身比较还是国际间比较,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明显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部门;1995-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呈现"L"型演变特征,这一演变特征与中国的要素禀赋、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经济发展战略变化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