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
- 2023(1935)
- 2022(1659)
- 2021(1562)
- 2020(1366)
- 2019(3175)
- 2018(3126)
- 2017(6145)
- 2016(3368)
- 2015(3820)
- 2014(3758)
- 2013(3670)
- 2012(3476)
- 2011(3101)
- 2010(3249)
- 2009(2930)
- 2008(3064)
- 2007(2950)
- 2006(2629)
- 2005(2414)
- 学科
- 济(14108)
- 经济(14086)
- 业(13760)
- 企(12876)
- 企业(12876)
- 管理(12341)
- 方法(5037)
- 业经(3925)
- 数学(3808)
- 贸(3789)
- 贸易(3787)
- 农(3778)
- 数学方法(3742)
- 易(3726)
- 中国(3662)
- 策(3522)
- 财(3498)
- 地方(3306)
- 划(3205)
- 经营(3034)
- 制(3025)
- 技术(2753)
- 务(2712)
- 财务(2700)
- 财务管理(2694)
- 关系(2608)
- 决策(2608)
- 理论(2607)
- 计划(2575)
- 销(2534)
- 机构
- 学院(48883)
- 大学(47470)
- 管理(20666)
- 济(20079)
- 经济(19589)
- 理学(17580)
- 理学院(17403)
- 管理学(17217)
- 管理学院(17096)
- 研究(15300)
- 中国(11703)
- 京(9964)
- 财(8957)
- 科学(7977)
- 江(7879)
- 所(7366)
- 财经(7127)
- 研究所(6490)
- 中心(6472)
- 北京(6367)
- 经(6361)
- 州(6349)
- 范(6274)
- 师范(6246)
- 院(5777)
- 商学(5677)
- 商学院(5629)
- 农(5549)
- 业大(5280)
- 经济学(5230)
共检索到76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2007年6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我刊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17届国际问题论坛"中美经济关系:共同利益与竞争"在北京召开。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与国家部委的50多位专家围绕中美经济关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以下刊发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幼文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调整中美两国关系的一种新机制,不仅在双边经济关系上,而且在全球政治格局上都有重大意义。这一对话已经举行两次,其中体现了什么信号,其发展的走向是什么,共识与分歧是什么,中国如何更好地借助对话平台实现国家的战略利益,是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关于对话的各项报道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戈
通过对中美非洲战略和政策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非洲的战略利益具有很大的趋同性。这也决定了两国在追逐各自战略利益时,有合作,有竞争,也有冲突。双方在非洲的战略利益既包含有共同利益,也包含有竞争性利益和冲突性利益。近二十年来中美在非洲竞合关系的实践一定程度上践行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中美目前在非洲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疾病防控上,未来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有望在农业、清洁能源、解决冲突、维和、打击海盗、甚至反恐情报共享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关键词:
战略利益 非洲 中国 美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万正晓 吴孔磊
借助模型从利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银行、政府及战略投资者之间在利益上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矛盾,即银行因价值增值目标而会偏向次要战略股东;政府因"经营能力偏好"而会偏向战略大股东。但是,如果能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银行、政府和战略投资者三者的边界,就能实现三者共赢以及最终的利益共存。
关键词:
银行价值 政府利益 战略投资者 边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婷玉 崔日明 姚娜
加工贸易企业的低价出口策略给我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但从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来看,我国采取低价出口策略只能获得短暂的表面的数字差额,而真正的受益者是美国。随着低价优势的逐步丧失、低价竞争带来的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我国必须探索有效的途径,切实转变出口产品低价竞争的模式。
关键词:
低价策略 加工贸易 利益分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晓宁 葛顺奇
一、多边投资框架的利弊目前,国际投资已经超过贸易,成为组织国际化生产、服务于国外市场的重要方式。[1]但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相比,关于国际投资的国际性协调比较滞后。前两者已分别建立了以WTO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制和以IMF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制,而国际投资却缺少一个全面性的“游戏规则”。现存有关国际投资的各种制度安排缺乏一致性、连贯性和综合性。建立一个全面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投资框架(MFI),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经济政策议程中的核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小春
人们对于竞争重要性认识的加强,更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市场日益成为相互屠杀的"红海",因而有必要开创新的市场空间即进入"蓝海"。但是,即使人们一般所谓"蓝海战略",实际上也都只是基本利益差异化战略——一种最终无法避免竞争甚至较易导致竞争的战略。而远离基本利益战略可能比基本利益差异化战略更能减少竞争的可能性,推迟受到竞争的时间,是更为有效的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东冬
自建交以来,中美长期保持战略稳定主要得益于两国在不对称关系框架下每一方都认为得到了对方最低程度的承认和尊重。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中美实力对比日益缩小,美国打破此前中美不对称关系的机制平衡,两国间不对称关系互动呈现出非常态的发展变化。这一互动的转变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中美不对等关注感知和系统性错误知觉,进而极大地动摇了两国战略稳定关系的基础。受权力对比渐进化影响,中美两国关系未来一段时间性质定位仍会处于战略调适的过渡期,管理好双边不对称关系对实现中美两国战略再稳定愈加重要。作为原有守成国和后发崛起国,美国与中国应共同携手努力管理好两国间的不对称关系,通过防范化解及合理处置当前双边关系面临的风险,防止彼此间敌人意象错误知觉的螺旋升级,并推动实现两国关系的战略再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通 刘昌明
中等国家在大国竞争旋涡下如何选择是一个需要审慎考量、深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后冷战时代的中美战略竞争中,中等强国采取了选边、对冲、疏离等多样性策略。中等强国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行为选择不仅受到中美竞争烈度、对中美依赖类型等外部结构性因素制约,还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中美竞争烈度和对大国依赖结构作为结构性因素间接塑造了中等强国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行为选择区间;而国家利益偏好作为中介变量,通过传导外部结构性变量所发出的指令,最终影响并决定中等强国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具体政策和行为模式。分属上述三种依赖结构的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在中美战略竞争不同阶段的行为选择,基本证明了本文的核心观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宗让
一般而言,大学战略中根据属性评分法把大学利益相关者分为确定型、预期型、潜在型并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根据特征分类把大学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边缘型、混合型和反对型,分别采取参与、监控、合作、防御四种策略;根据利益相关者战略影响力分别采取维持型、摇摆型、进攻型和防御性四种策略;根据大学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协同进化关系,分别采取递进式、阶梯式、协调式三种策略;根据大学生命周期创业、成长、成熟、再创业四个阶段情境相机采取全面满足型、基本保证型、选择满足型策略。具体到某一大学要对自身特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实证研究,以选择合适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
关键词:
大学战略 利益相关者 管理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智
为落实中美两国领导与相关部门关于经贸问题的历次会谈精神,化解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最近一年多来在对外经贸战略上做出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不仅是为了展现谈判诚意、回应美方诉求,更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本文以中国自身战略利益为出发点,从对外贸易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三个方面,论述中方对外经贸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以及应该采取的进一步调整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卫平 陈荣耀
文章将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需要体系,通过考察满足若干关键利益相关者需要的不同战略,突出了企业战略实现企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的功效,从而为企业提高长期绩效开辟了新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需要体系 战略 协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慧明
欧盟的气候战略可以概括为"一个宗旨,两重向度,三重目标,四大领域",即以赢得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主导权为战略宗旨,同时在两个层面采取积极行动:一方面,在其内部采取严格的气候政策和气候管治促进技术革新和政策革新,取得气候治理领域的先行者优势;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积极促进国际气候谈判,发挥领导作用。其行动主要指向两类"三重目标":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保持经济增长(经济目标),促进社会就业(社会目标),改善自然环境(环境目标);或者从安全视角而言,提升经济竞争力(经济安全目标),保障能源供应(能源安全目标),实现环境改善(生态安全目标)。其气候战略的实施重点在四大经济社会领域:技术研发、能源、交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春宇 梅秀庭
无论从历史亦或是法理的角度,中国都拥有图们江通海权,但现实中却无法真正行使该权利。恢复图们江通海权的战略意义重大,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提升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拓展中国在日本海地区的战略权益,推动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推动我国在北冰洋航道开发中占据先机等。本文提出恢复图们江通海权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实施"借港出海"、"租地建港出海"、通过国际三方合作推动恢复通海权等。
关键词:
图们江通海权 借港出海 租地建港出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