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1)
- 2023(9140)
- 2022(8036)
- 2021(7476)
- 2020(6553)
- 2019(15138)
- 2018(14942)
- 2017(29845)
- 2016(16607)
- 2015(18632)
- 2014(18999)
- 2013(18885)
- 2012(18018)
- 2011(16280)
- 2010(16643)
- 2009(15417)
- 2008(15867)
- 2007(14598)
- 2006(12609)
- 2005(11488)
- 学科
- 济(67900)
- 经济(67829)
- 业(46667)
- 管理(46354)
- 企(36803)
- 企业(36803)
- 方法(32785)
- 数学(29244)
- 数学方法(28881)
- 农(20095)
- 财(19703)
- 中国(17145)
- 学(15177)
- 贸(14958)
- 贸易(14956)
- 易(14583)
- 制(14187)
- 地方(13366)
- 业经(13091)
- 农业(12943)
- 银(12312)
- 银行(12285)
- 务(11983)
- 财务(11955)
- 财务管理(11926)
- 行(11709)
- 融(11440)
- 金融(11438)
- 策(11357)
- 企业财务(11338)
- 机构
- 大学(243329)
- 学院(242858)
- 济(102198)
- 经济(99986)
- 管理(91806)
- 研究(84466)
- 理学(78668)
- 理学院(77765)
- 管理学(76396)
- 管理学院(75920)
- 中国(63794)
- 科学(51745)
- 京(50935)
- 财(48989)
- 农(44647)
- 所(44258)
- 研究所(40113)
- 中心(39183)
- 财经(38405)
- 江(37737)
- 业大(37030)
- 农业(35423)
- 经(34747)
- 北京(32134)
- 范(31836)
- 经济学(31698)
- 师范(31502)
- 州(29870)
- 院(29774)
- 经济学院(28745)
- 基金
- 项目(156603)
- 科学(122529)
- 研究(113623)
- 基金(113245)
- 家(98990)
- 国家(98168)
- 科学基金(82832)
- 社会(70786)
- 社会科(67108)
- 社会科学(67087)
- 省(60872)
- 基金项目(59103)
- 自然(53947)
- 教育(52981)
- 自然科(52677)
- 自然科学(52658)
- 划(51985)
- 自然科学基金(51754)
- 资助(48122)
- 编号(46532)
- 成果(39267)
- 部(35758)
- 重点(35654)
- 发(34007)
- 课题(32535)
- 创(31965)
- 性(30777)
- 科研(30447)
- 教育部(30280)
- 创新(29959)
共检索到360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连娟
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美国与中国的利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与比较,说明中国的利率政策有效性较弱,并从中美利率结构、金融市场供求双方和市场体制方面,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最后就增强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金秋 肖艳 吴婷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肖利秋
文章通过对1996年我国连续降息以来利率对储蓄、消费以及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利率呈现低弹性特征。中央银行长期实行将利率维持在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的低利率政策是导致我国利率缺乏弹性的制度因素;作为利率政策效应发挥的微观经济主体,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降低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又进一步制约了利率政策效应的发挥,由此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利率政策仍不能有效地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夏春秋 邵志勤
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利率的调整将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哪些指标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利用中美两国近三十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指标数据,实证利率对国民经济中重要经济运行指标的影响,认为中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发挥不足,美国的利率政策有效性发挥充分。同时分析了利率政策在两国产生不同的有效性的原因。并借鉴美国利率政策的实施经验,对如何增强中国的利率政策有效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利率 有效性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煜
近几年我国的央行行使的货币政策逐渐加强了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目的是避免出现以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的局面。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调整公众预期,即判断不可预期的和可预期的因素如何发挥作用。针对最近几年来尝试使用的利率政策工具,根据货币政策状态模型,将货币政策变化或者货币冲击分解成为规则部分和相机抉择部分,判断这些成分对于实际经济波动的解释效果。
关键词:
规则和相机抉择 成分分解 利率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安明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但至今仍未能统一人们对利率的认识。基于利率理论演变的简要回顾,重点对中西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利率政策 利率理论 利率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安宝 何凌云
通过对利率与产出关系相关研究的总结,作者认为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是存在的,进而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美两国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比美国更强。其主要原因是:两国利率政策的目标差异;关键政策利率变量在两国利率政策实施中的角色差异;政策利率调整幅度的大小差异等。基于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发展中"的经济进程中,中国应仍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利率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应该继续重视和改善对银行存贷款利率进行直接调控的利率政策的实施。
关键词:
利率政策 产出效应 中美比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进入1999年、2000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除日本外)普遍刮起一股升息风。其中,相当一部分国家为防止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及为改善国际收支、保持汇率稳定相应提高了利率并取得一定成效。相比之下中国的利率政策,自从1996年至今,连续降息七次而效果不显著,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美国利率政策的实施过程及成效,对中国利率政策的操作能获得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比较 成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兴河
利率是一国经济的调节杠杆,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客观上要求政府能够运用利率杠杆有效地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从目前来看,我国对这一杠杆运用得并不成功,利率政策基本上没有起到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如何提高利率政策有效性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根据我国现实,本文从银行信用(广义概念)角度、立足于利率对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需求(主要是企业的货币需求)的影响,探讨提高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薇 苏应蓉 胡波
近年来利率政策对于我国平抑产出波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同时,我国汇改进程中不断扩大的汇率波动会通过利差、银行流动性等引起平衡表效应,并影响利率政策有效性。本文以融入了汇率波动及利率因素的均衡产出模型为基础,从利率与汇率的联动、银行流动性效应等多角度分析了汇率波动对平衡表效应从而对利率政策经济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汇率波动区间对于利率政策绩效的负面影响显著。本文认为,汇率波动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主要通过利率与汇率等渠道,而这些渠道的影响程度则与资产平衡表效应相关,所以政策措施也应立足于减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冯俊新 刘铭哲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深陷长期停滞状态,欧元区与日本相继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打破了政策利率零下限的教条,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负利率政策可能的传导渠道和影响负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对现有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发现负利率政策较容易对市场利率和汇率等金融市场变量产生影响;但就实体经济复苏而言,负利率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增加贷款需求和供给。
关键词:
负利率政策 市场利率 汇率 信贷供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冯俊新 刘铭哲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深陷长期停滞状态,欧元区与日本相继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打破了政策利率零下限的教条,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负利率政策可能的传导渠道和影响负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对现有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发现负利率政策较容易对市场利率和汇率等金融市场变量产生影响;但就实体经济复苏而言,负利率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增加贷款需求和供给。
关键词:
负利率政策 市场利率 汇率 信贷供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大学经济管理系运行机制课题组
本文认为 ,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都要利用利率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形成 ,利率的政策工具性质更加明显。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变动频繁 ,但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因此有必要对利率政策的弹性进行研究分析 ,以改善调控效果。利率政策弹性包括利率的消费弹性、利率的储蓄弹性、利率的投资弹性等。 1995年以来的利率弹性分析表明 ,居民消费对利率下调反应逐渐减弱 ;居民储蓄与利率变化仍然呈反向关系 ,但程度有所减弱 ;私人投资对利率调整的反映最为灵敏。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强调2017年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健全利率的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研究框架,从理论上诠释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机理,实证检验了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管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利率政策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率与名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实际的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今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创造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