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7)
2023(5744)
2022(4833)
2021(4638)
2020(3889)
2019(8767)
2018(8733)
2017(17410)
2016(9457)
2015(10546)
2014(10263)
2013(10353)
2012(9531)
2011(8613)
2010(8420)
2009(7737)
2008(7653)
2007(6868)
2006(6128)
2005(5159)
作者
(25209)
(22139)
(21289)
(20228)
(13273)
(10810)
(9723)
(8400)
(8330)
(7537)
(7243)
(7213)
(6734)
(6668)
(6560)
(6392)
(6375)
(6274)
(6112)
(5909)
(5377)
(5371)
(5253)
(5119)
(4936)
(4935)
(4915)
(4584)
(4413)
(4398)
学科
(45469)
(41035)
经济(41002)
(35267)
农业(29981)
管理(21366)
业经(13709)
(13322)
企业(13322)
方法(13042)
数学(12084)
数学方法(11988)
地方(10772)
农业经济(10177)
中国(9138)
(9055)
(9050)
农村(9045)
(8839)
贸易(8837)
(8640)
(8553)
收入(8251)
(8204)
土地(7626)
发展(7066)
(7064)
(6815)
劳动(6812)
人口(6376)
机构
学院(130816)
大学(123265)
(57817)
经济(56734)
管理(50881)
(46048)
理学(44606)
理学院(44180)
管理学(43578)
管理学院(43365)
研究(42825)
农业(35122)
中国(34641)
业大(28333)
科学(26097)
(25634)
农业大学(21834)
中心(21814)
(21514)
(21395)
(20563)
研究所(19377)
经济管理(18492)
财经(17046)
(16739)
(16675)
师范(16640)
经济学(16339)
(15971)
(15810)
基金
项目(89484)
科学(70591)
研究(68722)
基金(64489)
(55630)
国家(55035)
科学基金(47241)
社会(44440)
社会科(41647)
社会科学(41637)
(37445)
基金项目(35148)
编号(30195)
(29167)
自然(29160)
教育(28984)
自然科(28427)
自然科学(28422)
自然科学基金(27920)
(27731)
资助(24707)
成果(22460)
(21318)
(19995)
重点(19236)
课题(18929)
(18696)
(18687)
国家社会(18294)
(18070)
期刊
(70551)
经济(70551)
(52766)
农业(36298)
研究(34132)
中国(27061)
学报(19552)
业经(19318)
科学(18997)
(16995)
大学(16072)
(15889)
学学(15445)
农业经济(13593)
农村(13330)
(13330)
(13197)
金融(13197)
管理(12428)
问题(11400)
技术(11116)
世界(9413)
教育(9270)
(9185)
农村经济(9026)
经济问题(8652)
资源(8488)
经济研究(7927)
社会(7382)
财经(7229)
共检索到193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泽军  王济民  马恒运  张朝辉  赵明正  
本文以生猪为例,通过对成本要素分解并运用纵向比较法,对中美农产品生产成本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解析。研究发现,中美生猪生产成本差距扩大归结于中国成本上升、美国成本下降,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分别贡献21%、50%和29%;而饲料、仔猪、人工和其它成本差距分别贡献21%、41%、20%和18%;中国仔猪价格上升及美国仔猪价格、人工和其它投品数量下降是差距扩大的主要推动因素,分别贡献18%、19%、33%和12%。中国农产品生产亟须在生产技术、经营模式、政策制定等方面强化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永辉  
自1984年我国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基本过关后,提出了品质育种问题,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纷纷上马,但随后的3—4年农业生产处于徘徊不前,对刚刚上马的品质育种研究,受到了冲击或冷落,不少人包括一些领导在内改变了对品质育种迫切性的认识,认为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耕地的减少,投资力量的不足……等的影响,农作物育种,仍应以高产稳产抗病育种为主攻目标。随着国家农业形势的好转与市场需求变化,明确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为育种研究的方向任务。突出和加强优质育种工作,发展专用,多用途的名、特、优、新、稀的新品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着眼于效益。当然,对于缺粮、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贫困、边远地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东坡  南石晃明  周慧  长命洋佑  
本文分析了日本水稻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和发展趋势,比较了与美国和中国的差异。结合农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育种栽培、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信息通信等方面的科技进展,总结了降低水稻生产成本的现实基础。根据农林水产省资助课题"农匠导航1000"的研究成果,以关东、近畿、北陆和九州地区4个大规模农场的1 000多块稻田为例,介绍了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系统相结合,促进水稻生产成本降低的主要实践;论述了在大规模农场降低水稻经营的路径选择,包括生产资料优化配置、提高技术技能与作业效率、增加产量和减少投入与管理成本等。最后借鉴日本经验,就中国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征  刘媛  崔茜  
以粮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效应。在具体方法上,将成本因素划分为生产成本、供应成本和机会成本三类,选取有关变量指标,并选择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类代表性的粮食,以1988年~2017年全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粮食价格上涨背后的成本效应非常显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农产品物流成本、劳动力机会成本等是引起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成本因素;此外,粮食区域供应成本是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个推手,但是对稻谷价格的推动作用却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先德  
中意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成本只相当于后者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意大利和欧盟政府对农产品的大量补贴使得作物盈利水平大大高于中国。而中国却对农产品征收了许多税收和杂费。作者建议政府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桦  郑少锋  吴清华  
农产品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关系到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偏高的成因很多,诸如生产规模小,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产品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需要在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等方面下功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玲  
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及变动分析董玲成本是价格形成的基础,对农产品生产成本分析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农业生产成本的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现状,选择合理有效的农业保护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一、农产品物质费用与人工费用农产品的物质费用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振香  徐菲  
农产品是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广大居民关注的焦点。在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诸多因素中,生产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农产品生产成本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从生产要素角度,运用VEC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生产资料、土地成本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来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仲伟  任国良  文春晖  
本文将转型期商业银行在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风险规避变动因素引入Heiner&Vercelli模型,推导出扩展模型,并利用其从"融资门槛"视角分析中国小微企业"麦克米伦缺口"不断加大的原因。分析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上市后,自身功能属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其风险管理的诉求以及风险规避水平的提升是加剧"麦克米伦缺口"的直接原因。而在转型期商业银行因自身认知能力不足、社会经济制度动态变动、监管政策无法预期而产生的风险规避,则是抬高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门槛的间接原因。针对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运芹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中位居前列,但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的流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也是物流业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高效的物流管理水平,特别是其农产品物流,成本低、效率高、损耗小,为本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对两国农产品物流的对比分析,学习并借鉴美国农产品物流经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海峰  嵇炳缤  任亮  杨眉剑  
本文利用2003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并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以籼稻、生猪、棉花为代表的粮食类、动物产品、经济作物三大类农产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生猪为代表的动物产品、以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价格,是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以籼稻为代表的粮食类农产品价格不是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并且以生猪为代表的动物产品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贡献率高于以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以籼稻为代表的粮食类农产品的贡献率最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谋贵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我国玉米和生猪的价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具有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生猪短期价格变动又受到短期玉米价格变动和前期生猪价格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玉米价格的波动会影响生猪价格波动,但生猪价格变动对玉米价格影响较小。玉米价格的波动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具有3~4季度的时滞。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海峰  嵇炳缤  任亮  杨眉剑  
本文利用2003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并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以籼稻、生猪、棉花为代表的粮食类、动物产品、经济作物三大类农产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生猪为代表的动物产品、以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价格,是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以籼稻为代表的粮食类农产品价格不是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并且以生猪为代表的动物产品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贡献率高于以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以籼稻为代表的粮食类农产品的贡献率最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拉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季焜  马恒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