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5)
2023(15276)
2022(13170)
2021(12205)
2020(10290)
2019(23318)
2018(23135)
2017(45025)
2016(24442)
2015(27340)
2014(27192)
2013(27187)
2012(24832)
2011(22569)
2010(22443)
2009(20505)
2008(20025)
2007(17720)
2006(15664)
2005(13305)
作者
(73552)
(61616)
(60902)
(57700)
(38436)
(29612)
(27544)
(24334)
(23170)
(21642)
(20640)
(20621)
(19397)
(19155)
(18820)
(18609)
(18570)
(18159)
(17559)
(17259)
(15647)
(14917)
(14874)
(14004)
(13789)
(13663)
(13518)
(13426)
(12466)
(12286)
学科
(101908)
经济(101807)
(72371)
管理(64436)
(50280)
企业(50280)
(48665)
方法(44762)
数学(38695)
数学方法(38342)
农业(32210)
业经(26833)
(26401)
贸易(26389)
(25647)
中国(24109)
地方(22020)
(21471)
(21320)
(17308)
技术(17007)
环境(15570)
理论(14829)
产业(14717)
(14071)
(13834)
(13428)
(13388)
银行(13318)
(13091)
机构
学院(353615)
大学(350388)
(145608)
经济(142834)
管理(139692)
理学(122609)
理学院(121315)
研究(119847)
管理学(119273)
管理学院(118684)
中国(86908)
(81315)
科学(77179)
(73412)
业大(64172)
农业(63437)
(61300)
(58594)
研究所(56465)
中心(54236)
(50724)
财经(48265)
北京(45173)
(44421)
(44107)
师范(43898)
(42632)
经济学(42414)
(40760)
农业大学(40581)
基金
项目(249642)
科学(194506)
基金(180319)
研究(178327)
(159485)
国家(158154)
科学基金(134125)
社会(112572)
社会科(106527)
社会科学(106499)
(99391)
基金项目(96878)
自然(88292)
自然科(86191)
自然科学(86167)
自然科学基金(84635)
(82470)
教育(79264)
资助(73135)
编号(72524)
成果(56631)
重点(55850)
(55013)
(54258)
(52382)
创新(48878)
课题(48770)
科研(47836)
计划(46464)
国家社会(46175)
期刊
(157942)
经济(157942)
研究(96675)
(80701)
学报(63615)
中国(62651)
科学(55918)
农业(55088)
大学(47567)
管理(46280)
学学(45574)
(40469)
业经(32467)
教育(31497)
(28148)
金融(28148)
技术(28009)
(26720)
经济研究(24013)
问题(23264)
财经(22120)
科技(19085)
(19003)
(19002)
(18463)
业大(18440)
技术经济(17456)
世界(16723)
商业(16523)
理论(15849)
共检索到502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晔强  马志敏  
分析了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状况,并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快速发展;而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中美两国人均GDP差异、行业开放程度则较强地促进了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基于此,中国应侧重提升中美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晔强  石涛  
本文探讨中美农产品加工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原因。得出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结论,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和造纸及制品业呈现出显著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君  
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层面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4个假设命题,运用静态面板数据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层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农产品的产品差异、外商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产业资本密集度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学君  龚梦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宏  胡春叶  
本文主要从产业内分工的角度出发,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AE法,对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农产品对美竞争力状况和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等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相应的结论得出不断提高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改善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雪娇  
本文运用G-L指数及GHM指数,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与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则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从农产品章目上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主要农产品贸易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通过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知,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对外直接投资额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贸易距离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非  吴凤娇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析了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并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主要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两岸的人均收入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显著地促进了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今后两岸应侧重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纪元  肖海峰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测算了19922015年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呈现先降后增态势,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从产品类别来看,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食品及活动物类产品贸易;从国别来看,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与中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双方经济规模差异以及贸易距离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FDI和对外开放程度则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宁宁  吕新业  白描  
文章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G-L指数,从分类和行业两个角度,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仍然以由资源禀赋所主导的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但在某些农产品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方式已经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并且未来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地,考虑产业内贸易的特殊性,建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客观存在,并且其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因此,发展纵向一体化合作,力求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取胜,是刺激产业内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金田  刘冬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与非洲2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国来看,中国与非洲12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明显;而从农产品各章目来看,中非农产品贸易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GHM分类方法显示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市场结构与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国家贸易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雅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快速提高,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已逐渐成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重要的贸易经济合作形式。本文首先从贸易现状、总体特征、进出口产品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概况,然后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4—2014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结果显示,中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俄、中印、中南非则属于产业内贸易。然后,具体分析了2014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各章目的 G-L指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改善收入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方媛  布娲鹣·阿布拉  
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吉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文章利用G-L指数、Bruelhart指数,选取2005—2010年中吉农产品贸易数据,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模型探讨了影响中吉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吉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增量以产业间贸易带动为主,开放度、要素禀赋差异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国梅  宗义湘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特点,然后根据HS编码加上水产品作为统计口径,将农产品分为20大类,选取了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水平和动态水平,最终发现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农产品的贸易不平衡程度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对外开放度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其他因素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是不同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通过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以及贸易结构的基础上,运用G-L指数和GHM指数对2001年~2016年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测算,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主要集中在日、韩、俄三国市场;贸易产品中活动物、动物产品等第一类农产品和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等第三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植物产品等第二类农产品和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等第四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产业间贸易。而贸易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则是影响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