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4)
- 2023(12536)
- 2022(10576)
- 2021(9561)
- 2020(8410)
- 2019(19337)
- 2018(18922)
- 2017(36757)
- 2016(19948)
- 2015(22484)
- 2014(22562)
- 2013(22786)
- 2012(21310)
- 2011(19222)
- 2010(19650)
- 2009(18844)
- 2008(19247)
- 2007(17912)
- 2006(15896)
- 2005(14345)
- 学科
- 济(91947)
- 经济(91837)
- 业(89898)
- 企(72453)
- 企业(72453)
- 管理(66581)
- 农(46723)
- 方法(41614)
- 数学(32514)
- 数学方法(32268)
- 农业(30762)
- 业经(30379)
- 财(27796)
- 贸(25421)
- 贸易(25407)
- 易(24713)
- 中国(21089)
- 务(19858)
- 财务(19842)
- 财务管理(19808)
- 制(19041)
- 企业财务(18651)
- 技术(17679)
- 地方(16466)
- 策(16259)
- 学(15809)
- 和(15767)
- 理论(15110)
- 划(14492)
- 体(14317)
- 机构
- 学院(304771)
- 大学(298325)
- 济(133605)
- 经济(131187)
- 管理(119475)
- 理学(102583)
- 理学院(101573)
- 研究(101140)
- 管理学(100124)
- 管理学院(99585)
- 中国(79633)
- 农(70241)
- 京(62232)
- 科学(61518)
- 财(58874)
- 农业(54609)
- 所(52883)
- 业大(51230)
- 江(48718)
- 研究所(47642)
- 中心(46845)
- 财经(46613)
- 经(42148)
- 经济学(40113)
- 北京(38591)
- 州(37536)
- 经济学院(36599)
- 院(35464)
- 范(35213)
- 经济管理(34955)
- 基金
- 项目(195652)
- 科学(153525)
- 基金(142063)
- 研究(141897)
- 家(124046)
- 国家(122835)
- 科学基金(104808)
- 社会(91136)
- 社会科(86091)
- 社会科学(86064)
- 省(78721)
- 基金项目(75378)
- 自然(67664)
- 自然科(66094)
- 自然科学(66069)
- 自然科学基金(64954)
- 划(64317)
- 教育(62912)
- 编号(57859)
- 资助(57743)
- 成果(45511)
- 业(44206)
- 重点(43838)
- 发(43715)
- 部(43674)
- 创(43303)
- 创新(39779)
- 课题(38745)
- 科研(37936)
- 农(37665)
共检索到459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WWZ模型及扩展引力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农业双边贸易进行分解和潜力分析。研究表明:(1)总值贸易统计的中美农业双边贸易明显高于增加值贸易统计,表明中美农业双边贸易中隐含着大量的重复计算或国外价值成分。(2)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以中间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低于美国,而以最终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却高于美国,表明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主要是用于最终需求。(3)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返回增加值占比明显偏低,表明中国农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相对下游位置,少有出口增加值返回。(4)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占比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相对较低。(5)中美农业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占比上升态势明显,意味着中美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都在不断增加。(6)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共同区域贸易组织等促进双边贸易,而经济体间地理距离、全球金融危机等抑制双边贸易。(7)中美农业双边贸易同属于"潜力开拓型",双边贸易仍具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开拓空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版WIOT数据、WWZ模型以及扩展引力模型对中美高技术制造业双边贸易进行了分解和潜力分析。结果表明:(1)中美高技术制造业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且美国高技术制造业贸易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市场。(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获益能力低于美国,其中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主要用于最终需求,而美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主要用于中间投入。(3)相对美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中隐含着大量国外价值,且位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下游位置。(4)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较少环节,而美国高技术制造业占据全球价值链较多环节。(5)中美高技术制造业的国际生产分工程度均高于国内生产分工。(6)中美高技术制造业双边贸易仍存在较大的潜力,具有进一步合作发展空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双边贸易合作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利用WWZ模型及扩展引力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农业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和潜力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内增加值比重明显高于美国,意味着中国农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较低,出口贸易中较少使用中间品。(2)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和返回增加值比重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所攀升。(3)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返回增加值比重显著低于美国,说明中国农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位置,很少会有出口增加值返回。(4)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主要体现于最终品,而美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主要体现于中间品。(5)中美农业贸易中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比重明显高于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表明中美农业国际生产分工程度高于国内生产分工。
关键词:
中美 农业贸易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贸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向来 张晓青 黄彩虹
文章运用一系列贸易指数描述中美贸易趋势和特点,着重分析中美贸易效率、潜力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992-2015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强度和互补性不断上升,中国现阶段的出口集中度略高于美国;中美间产品贸易结构特点差异较大,省(州)际贸易差异更为明显;人均GDP、贸易国人口增加对双方贸易起正向作用,距离对双方贸易起负向影响,加入APEC、签订自贸协议、海运连接度、交通基础设施等是影响中美贸易非效率的负向因素;2008-2015年中美贸易效率为0.90~0.92,中美实际贸易额与贸易潜力值存在一定差距,两者贸易潜力有持续增长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互有不同,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对香港的出口贸易潜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WIOTs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与失衡分析。研究表明:①中美双边贸易中国内增加值份额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国内增加值份额明显低于同期美国,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虽在提升,但中国出口获益能力却较低;②中国出口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高于美国,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却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出口主要用于最终需求,而美国出口主要用于中间投入;③中国出口中返回增加值份额低于同期美国,说明中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环节,而美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上游环节;④中美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份额均呈上升态势,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均在不断增多,其价值链变得越来越长;⑤贸易增加值统计大大缩减了中美双边贸易失衡水平,但中间品贸易失衡的缩减程度要明显高于最终品贸易;⑥中美制造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均表现为顺差状态,而农业、服务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却表现为逆差状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尹叶青 刘志雄 尹湘源
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2002年CAFTA的建立以及双边经济差距均能促进双边贸易;距离及东盟对华投资影响中国出口东盟,但却不影响东盟出口中国。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存在差异,中国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潜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继续深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双边贸易互补性,减少双边贸易竞争;加强相互直接投资。
关键词:
贸易潜力 贸易流量 引力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缀桥 杨逢珉
文章根据2003~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引力模型对中国与韩国之间的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虽然中韩贸易结合度和综合贸易互补性出现了微弱递减的趋势,但是中韩两国双边贸易规模大,增长快;中韩双边贸易潜力呈现出递增态势;随着中日韩自贸区的深入推进,中韩双边贸易潜力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关键词:
中韩贸易 贸易互补性 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关键词:
中俄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睿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对国际贸易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而言,美元价格上升,即美元升值,相对人民币即贬值,反之人民币升值。两种货币价格的差异会对中美贸易产生直接影响:美元贬值,中美贸易摩擦会得到一定缓解,但不利于中国产品出口,不利于中国国内产品发展,不利于中国国内投资;反之美元升值,贸易摩擦会进一步恶化,但有利于提升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维护中国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
美元 双边贸易 价格变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卓
对中美双边贸易收支不平衡现状的分析李卓(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据统计,双边进出口总额已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加到了1995年的408.3亿美元;中美两国相互间的贸易地位也逐年上升,198...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焱 张筱涵 黄庆波
从2009年起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双边贸易差额在中美贸易逆差总额中的占比超过40%,剖析其双边贸易失衡问题对于揭示中美两国真实的贸易态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的兴起为重新审视双边部门贸易情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框架,本文利用WIO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采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法,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产业关联以及国别结构等方面,对2000-2014年间中美光电设备制造业双边贸易进行增加值分解,研究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模式下的中美光电设备制造业双边贸易失衡被夸大;尽管中国对美国确实存在贸易顺差,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获利能力相对美国较弱,中国在双边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份额低于美国,且以最终品出口为主;尽管中国产业中间品的生产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帅传敏
本文采用中美两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假设,分别对中美两国之间以及中美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农业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加入WTO给中美两国农业贸易都带来了机遇,美国从双边农业贸易中获得了比中国更大的利益。(2)影响中美两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不尽相同,反映了两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同特点。(3)中美两国农产品出口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和区域特点:中国对美国等2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出口潜力集中在贸易潜力成长型和贸易潜力待开发型的国家和地区,而美国对中国等2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出口潜力集中在贸易潜力成熟型和贸易潜力成长型的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
农业贸易 潜力 中国 美国 引力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金彦
文章在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4-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规模、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都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尤其表现在初级产品方面。从贸易结合度指数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结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是逐渐增强的。从贸易潜力分析的结果来看,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双边贸易关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 贸易互补性 贸易潜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志刚 张燕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3年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国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运用Frontier4.1软件从双边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层面分析中巴贸易效率并测算贸易潜力。结果表明:2008—2013年中巴双边贸易效率值均在0.3-0.5范围内,而中对巴出口效率值均在0.9以上,双边贸易效率明显低于出口效率;中巴双边贸易潜力远大于中对巴出口贸易潜力;未来中国将成为巴基斯坦重要的出口对象国,中国顺差地位将逐渐发生转变。中巴双方应利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契机,从贸易通道、制度安排、贸易环境等方面提高中巴双边贸易效率并充分挖掘双方贸易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