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3)
- 2023(7502)
- 2022(6733)
- 2021(6216)
- 2020(5643)
- 2019(13245)
- 2018(13105)
- 2017(25677)
- 2016(14347)
- 2015(16497)
- 2014(16694)
- 2013(16811)
- 2012(16079)
- 2011(14668)
- 2010(14960)
- 2009(14055)
- 2008(14286)
- 2007(13252)
- 2006(11541)
- 2005(10407)
- 学科
- 济(63047)
- 经济(62977)
- 业(41794)
- 管理(41466)
- 企(34824)
- 企业(34824)
- 方法(30980)
- 数学(27104)
- 数学方法(26837)
- 农(16745)
- 财(15947)
- 中国(15575)
- 学(14467)
- 贸(13077)
- 贸易(13073)
- 易(12686)
- 地方(12678)
- 业经(12410)
- 制(11957)
- 农业(10985)
- 和(9962)
- 务(9698)
- 财务(9675)
- 财务管理(9644)
- 理论(9526)
- 银(9185)
- 银行(9143)
- 企业财务(9085)
- 策(8823)
- 划(8695)
- 机构
- 大学(218487)
- 学院(215820)
- 济(87747)
- 经济(85775)
- 管理(80761)
- 研究(77134)
- 理学(69395)
- 理学院(68535)
- 管理学(67227)
- 管理学院(66829)
- 中国(56960)
- 科学(49383)
- 京(47130)
- 农(43070)
- 所(41515)
- 财(39562)
- 研究所(37862)
- 业大(35261)
- 中心(34518)
- 农业(34433)
- 江(33821)
- 财经(31523)
- 北京(29881)
- 范(28472)
- 经(28463)
- 师范(28102)
- 院(27351)
- 州(26610)
- 经济学(26500)
- 经济学院(23952)
- 基金
- 项目(139708)
- 科学(108114)
- 基金(100336)
- 研究(97681)
- 家(89275)
- 国家(88532)
- 科学基金(73602)
- 社会(59908)
- 社会科(56626)
- 社会科学(56602)
- 省(54600)
- 基金项目(52836)
- 自然(49602)
- 自然科(48432)
- 自然科学(48410)
- 自然科学基金(47585)
- 划(47203)
- 教育(45919)
- 资助(42580)
- 编号(39739)
- 成果(33098)
- 重点(32261)
- 部(31365)
- 发(30355)
- 创(28386)
- 课题(28251)
- 科研(27513)
- 计划(27141)
- 创新(26514)
- 教育部(26256)
共检索到322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时殷弘
中美之间在总体上处于一种"不对称竞赛"状态,中国正在其中逐渐取得两者相权总的相对领先趋势,尽管这一趋势并非全无逆转的可能。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已开始倾向于以中国持续和平发展为前提,逐渐迁就并接受这一事实,并正在系统地增加和拓宽对华协商和协调的政策选择。然而与此同时,中美间的中长期结构性矛盾也正在变得更为深刻。在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短期图景中,负面色彩比2005年秋季往后的任何时候都更为浓重,并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向下波动。然而,从较长期来看,中美"权势转移"的趋向很可能愈益发展,并且最终导致和平或基本和平的"格局转换",中国可以对这一前景抱有较大的信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潘家华 蒋尉
能源、环保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成为新一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要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究竟如何携手承担他们各自应承担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减缓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引发的气候变化,以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经济评论》记者蒋尉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潘家华研究员,我们认为,该专访能够反映出一名中国学者关于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浦启华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国 ,两国在现实的国际战略中有许多利益交汇点 ,因而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战略取向等许多方面又都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抱有极大的戒心 ,因此中美关系又是当今世界最为动荡不定的双边关系之一。正是中美两国战略上的这些异同决定了中美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现实。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利益交汇点 战略差异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时殷弘
中美关系的根本形势蕴含了一项根本的战略"秘密":中国崛起压倒性地依靠和平的经济力、外贸力、外交力等等广义的"软权势",就此而言美国压倒性地侧重于军力部署、军力增进、军事同盟构建和强化的对华防范战略很不合时宜,或者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自1996年克林顿政府与日本制订"美日安保新指针"以来,哪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贾庆国 唐永胜 倪峰 朱锋 谢韬 达巍 李巍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但又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角力和博弈的背后有四套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逻辑,即两国实力消长、意识形态差异、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国内政治影响。当前,美国以中国为战略竞争的重心、以长期竞争为主要基调的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已基本成型。中美战略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把国内建设与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实和更好,科技竞争将是两国战略竞争的关键“战役”。政治极化阻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破坏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一致性。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尚未形成共识,新的主张仍在激烈博弈,这使得美国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很难形成可持续的长期稳定。从短期看,2023年以来的中美官方和民间接触,使得双边关系的发展上限和冲突底线趋向清晰。展望2024年,美国大选等因素仍然会给中美关系制造新的不确定性,但中美关系总体稳定的局面不会出现根本变化。从中长期看,保持大国关系基本稳定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全球性安全挑战日趋增加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比过去传统的零和博弈更加具有开放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加怡
(一)5月3日至4日,备受关注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成功举行。中美两国元首对本轮对话高度重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书面致辞。对话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两国元首特别代表,中国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伟
战略价值是指战略理论、战略知识、战略思维的存在、属性对于战略学习者和实践者的意义。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增强分析复杂形势的战略思维能力,是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必修课。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优秀的战略家不一定是卓越的领导者,但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优秀的战略家。而对于战略价值何在、为何研究战略、为何学习战略知识等问题,却大都莫衷一是。要知道,明确学习意义与目的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前提,明确战略价值是领导者与管理者学习战略、运用战略的基石。沿用"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对于主体的意义"的分析理路,以个体、政
关键词:
战略价值 战略管理 战略思维 战略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苗迎春
冷战结束以后 ,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对抗接触战略伙伴建设性合作关系”的特殊时期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 ,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在冷战后时代一直未能找到合作的战略新基础。作者认为 ,努力寻找中美合作的战略新基础是中美双方 2 1世纪共同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能否尽快完成这一课题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当前构成中美关系中轴线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三大领域中 ,经贸关系最有可能成为中美双方合作的战略新基础。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战略合作 经贸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灿荣 刘宣佑 黄达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江
美国亚太经济新战略与中美关系走向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俊江美国90年代的亚太经济新战略是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处于动荡不定的形势下逐步形成的。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浪潮中已经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美、中两国在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陶坚 张运成
构建中美关系的战略经济基础陶坚张运成(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和贸易关系是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相互靠近的战略利益纽带。在世纪之交,随着两国政治关系基本上回到正常和健康发展的轨道,把双边经贸联系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建立符合两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万文
本文在分阶段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历史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 ,指出了中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分歧及其根源 ,并从中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出发 ,论述了双边关系战略基础的构成要素以及重新构建这种战略基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指出了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可供借鉴的选择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战略基础 重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苏萍 朱新光 洪媛媛
本文通过对"9·11"后美国出台三次《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梳理,全面介绍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经过及其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调整后的美国反恐战略的特点,即反恐认知从主观判断向客观理性转变,反恐重心从海外转向国内,反恐方式从单一型向多元型拓展,反恐路径由遏制对抗回归多边合作。同时,详尽分析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原因:经济上,美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能力减弱,持续反恐的动能不足;政治上,美国小布什与奥巴马的权力更迭,造成反恐理念发生改变;美欧关系上,美国与欧洲国家的反恐分歧扩大,双方的战略反恐同盟出现裂隙;美伊关系上,美国和伊斯兰国家存在严重的反恐隔阂与不信任感。本文认为,美国反恐战略调整对中美关系...
关键词:
“9·11” 美国反恐战略 中美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万淑贞
目前,全球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14年,世界商品贸易出口总额达18.93万亿美元,商业服务贸易出口总额4.85万亿美元;同年,全球FDI流入量为1.23万亿美元。密切的经贸往来背后,国际争端发生的概率也随之提高。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报告,截至2013年底,已知的投资争端案件总数共计568件,至少98个国家作为投资争端的被申请方。因此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国际协调制度,成为许多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罗伟 葛顺奇
一、金融服务成为TPP议题的背景进入21世纪,金融服务的重要性迅速提升。为巩固并进一步扩大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优势,TPP成员改变了GATS、TISA等协定采用的"一般贸易加金融附件"做法,将金融服务独立成章,制定全面的金融服务条款,在确保各成员监管本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以及在危机时期采取紧急措施能力的基础上,寻求最大的跨境及投资市场准入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