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1)
2023(4469)
2022(4026)
2021(3884)
2020(3523)
2019(8317)
2018(8331)
2017(16590)
2016(9149)
2015(10356)
2014(10523)
2013(10152)
2012(9163)
2011(8204)
2010(8722)
2009(7979)
2008(7840)
2007(6897)
2006(5934)
2005(5288)
作者
(25497)
(21062)
(20984)
(20015)
(13609)
(10031)
(9660)
(8259)
(7974)
(7618)
(7261)
(7094)
(6843)
(6719)
(6523)
(6433)
(6274)
(6093)
(6014)
(6012)
(5312)
(5275)
(5064)
(4957)
(4744)
(4719)
(4689)
(4677)
(4340)
(4174)
学科
(35684)
经济(35645)
管理(23909)
(22713)
方法(19957)
(19090)
企业(19090)
数学(18083)
数学方法(17549)
(8442)
中国(7982)
(7846)
理论(7487)
(7387)
贸易(7382)
(7227)
(7193)
业经(6778)
(6065)
银行(6056)
(6049)
(5944)
金融(5944)
(5767)
农业(5606)
地方(5590)
环境(5490)
(5331)
(4970)
技术(4922)
机构
学院(125697)
大学(125361)
(49422)
管理(49204)
经济(48323)
理学(42709)
理学院(42237)
管理学(41037)
管理学院(40816)
研究(39987)
中国(31603)
(26640)
科学(24821)
(22520)
(20473)
(20010)
中心(19132)
业大(18737)
研究所(18659)
(18518)
财经(17866)
北京(17046)
(16549)
师范(16369)
(16150)
农业(15638)
(15172)
经济学(14955)
(14317)
技术(14070)
基金
项目(84324)
科学(66135)
研究(60774)
基金(60409)
(52802)
国家(52423)
科学基金(44944)
社会(37010)
社会科(35099)
社会科学(35090)
(33317)
基金项目(30965)
自然(30140)
教育(29916)
自然科(29504)
自然科学(29502)
自然科学基金(28955)
(28412)
资助(26855)
编号(25280)
成果(20702)
重点(19101)
(18722)
课题(17789)
(17699)
(17675)
创新(16487)
科研(16140)
教育部(16104)
大学(15956)
期刊
(49179)
经济(49179)
研究(34676)
中国(23658)
管理(18230)
学报(18112)
(17854)
教育(17017)
(16959)
科学(16857)
大学(14033)
学学(13060)
(13023)
金融(13023)
技术(12687)
农业(12464)
统计(8822)
财经(8111)
经济研究(8091)
(7844)
(7668)
业经(7640)
决策(7205)
(6903)
问题(6336)
技术经济(6328)
图书(5700)
科技(5668)
世界(5626)
(5621)
共检索到182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隽萍  朱意孜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作为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备受关注。由于在这次危机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不利于未来风险的前期研判,导致信用减值损失的迟延确认,因而开发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成为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焦点(周珊,2020)。2017年,我国财政部按照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原则发布了一系列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规范了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解决了之前"已发生损失"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且新的减值模型考虑了更多前瞻性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斯叶青  
商业银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式的选择,对于银行体系的风险管控至关重要。本文从巴塞尔协议、资产减值准备金制度以及减值准则等方面,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依据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明了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计提现状,提出了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工作进程,进而提升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水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姗姗  
2014年7月,IASB发布了IFRS9,推出了金融工具减值的预期损失模型。与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相比,预期损失模型采用概率加权的计算方法,大幅度提前了减值损失的确认时点。但该模型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原则相悖,动摇了会计的边界,在提升操作成本的同时,还加大了管理层的利润和资本操纵空间。本文在对比两种减值模型账务处理和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建议。本文认为,一般行业和金融行业应采取不同的准则趋同策略:一般行业应尽量简化账务处理;而金融行业则需执行完整的预期损失模型,但将其置于单独的监管用财务报表之上会更为合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冰  陈亚楠  
2014年7月2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了最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该版本最重要的变化是将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模型改进为预期损失模型。本文首先回顾了该准则修订的国际背景,并在分析预期损失模型优缺点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未来使用预期损失模型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永勤  冯晓晴  周亚丹  
IASB于2014年7月发布的IFRS 9最终稿《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规定,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以金融审慎监管和会计目标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预期损失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必然性、预期损失模型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应克服的外在压力,文章认为,应按应计提减值的具体项目分类选择并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鉴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在中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重构会计准则体系,而且要使这个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适应金融审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永勤  冯晓晴  周亚丹  
IASB于2014年7月发布的IFRS 9最终稿《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规定,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以金融审慎监管和会计目标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预期损失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必然性、预期损失模型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应克服的外在压力,文章认为,应按应计提减值的具体项目分类选择并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鉴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在中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重构会计准则体系,而且要使这个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适应金融审慎监管的要求。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邢丽滢  
IASB于2009年6月25日就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问题向公众广泛征询意见,并于2009年11月5日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拟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计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发生的减值。预期损失模型是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量提出的用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另一种方法,文章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索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盈  潘自强  
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危机后金融工具减值模型的发展,继而将IASB最新发布的预期损失模型与2012年FASB提出的CECL模型比较,解释IASB模型的前瞻性并深入分析该模型的优越性,最后指出目前模型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雨佳  卜华  
针对金融工具的减值,财政部提出了"预期信用损失法",并引入一个新的账户"信用减值损失"来核算预期信用减值。本文介绍了信用减值损失的核算,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账户在实务中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将"信用减值损失"改为"合同减值损失"、加强监管及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体系和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等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洪君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趋同,但在资产减值损失是否转回的问题上却存在实质性差异,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操纵利润的现象比较严重。本文通过国际对比,以缩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菁菁  刘光忠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3年3月发布了金融工具减值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提出预期损失模型三阶段的计量模式,本文系统介绍与探讨了该模型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梳理预期损失模型的演进历程为切入点,从全局视角深度思考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及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变迁,从整体上剖析其背后相关理论问题和复杂利益格局。同时,通过结合预期损失模型分析IASB在金融危机后修订会计准则方面的努力,把握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最新动态、理念以及国际趋同方向。最后,从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实务操作、会计与金融监管方面分析了预期损失模型在中国实施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蕾  梁飞媛  
2014年7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正式发布,IFRS 9提出的减值模型必将对我国金融工具减值的会计处理产生影响和挑战。本文将简单回顾国际金融工具减值模型的改进和发展历程,解读并比较各种国际金融工具减值模型,分析IFRS 9中最新减值模型新对我国国际趋同的启示和挑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骁  
“信用减值损失”的设置以新金融工具引入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为前提和基础,将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减值划分为不同阶段并逐步确认损失准备。该科目的设置,可以将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质量变化信号及时释放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高其决策效率与决策质量。但是,由于该科目实际应用时间较短,现有准则尚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南和引导,加之所涉及金融工具减值业务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因此,开展理论与实务方面研究对企业意义更为明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段远刚  陈波  
资产减值损失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已被大量经验证据所证实,但鲜有文献实证检验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情况,分析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更高,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将客户的资产减值损失情况纳入到了审计风险的判断。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段远刚  陈波  
资产减值损失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已被大量经验证据所证实,但鲜有文献实证检验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情况,分析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更高,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将客户的资产减值损失情况纳入到了审计风险的判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