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0)
2023(9706)
2022(8162)
2021(8056)
2020(6880)
2019(15933)
2018(15737)
2017(28450)
2016(16256)
2015(18245)
2014(18360)
2013(16898)
2012(15097)
2011(13238)
2010(13287)
2009(11505)
2008(11220)
2007(9404)
2006(7954)
2005(6864)
作者
(38874)
(32294)
(32051)
(30894)
(20447)
(15401)
(14949)
(12639)
(12625)
(11608)
(11216)
(10641)
(10169)
(9994)
(9898)
(9794)
(9709)
(9526)
(9281)
(9276)
(8017)
(7958)
(7627)
(7520)
(7392)
(7230)
(7228)
(7198)
(6355)
(6345)
学科
(51472)
经济(51413)
管理(43612)
(40214)
(33563)
企业(33563)
方法(27786)
数学(25062)
数学方法(24636)
教育(20412)
中国(19289)
(18414)
(14310)
(12947)
财务(12906)
财务管理(12878)
理论(12167)
企业财务(12072)
(11908)
业经(10548)
技术(9783)
农业(9639)
地方(9499)
(9419)
(9416)
贸易(9412)
(9208)
教学(9177)
(7946)
银行(7940)
机构
大学(204549)
学院(200852)
管理(77502)
(74660)
经济(72953)
理学(67571)
理学院(66877)
管理学(65624)
管理学院(65223)
研究(61533)
中国(42417)
(42375)
(39329)
(34916)
师范(34687)
科学(34527)
教育(32738)
(31629)
财经(30719)
中心(30517)
师范大学(28424)
(27897)
(27887)
北京(26336)
业大(26082)
(25115)
研究所(24770)
技术(24375)
(24245)
经济学(22950)
基金
项目(137645)
科学(111859)
研究(108692)
基金(99327)
(84319)
国家(83495)
科学基金(73708)
社会(68187)
社会科(64566)
社会科学(64554)
教育(59364)
(54966)
基金项目(52268)
(47691)
自然(46508)
编号(46317)
自然科(45514)
自然科学(45505)
自然科学基金(44669)
资助(39767)
成果(38845)
课题(33997)
(33209)
重点(32246)
教育部(30036)
(29686)
(29645)
项目编号(28740)
人文(28324)
(28113)
期刊
(72344)
经济(72344)
研究(66158)
教育(54589)
中国(45798)
(35565)
管理(26924)
学报(25113)
科学(23578)
技术(22867)
大学(21709)
(20822)
学学(18621)
(15201)
金融(15201)
财经(14976)
会计(14735)
农业(14239)
职业(14160)
(12777)
财会(12624)
业经(11743)
经济研究(11130)
图书(9757)
问题(9741)
(9422)
技术教育(9331)
职业技术(9331)
职业技术教育(9331)
(9213)
共检索到298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步丹璐  郭弘毅  
美国会计准则以规则为导向,中国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导向,中美会计准则导向的差异造成两国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显著不同。因此,需要重新思考中国会计高等教育的定位:何种形式的国际化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中国制度背景的会计人才?在剖析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内涵差异的基础上,从中美两国的历史角度深入分析了两种准则导向产生的根源,探讨了会计准则导向的差异对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会计高等教育内涵的影响。分析认为,由于中美会计准则导向的不同,中美两国会计高等教育的定位也应不同,美国更侧重培养严格遵循规则的会计执行人才,而中国则需要既能完善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力  陈许高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更多地体现了原则导向的特征。基于政治学视角,分析了美国2002年会计改革法案的政治机会主义倾向,并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善臻,高振中  
会计准则,又称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准则。会计核算准则,是对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作出的原则规定,因而又可称为是会计核算的规范、会计核算的标准。 会计工作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经济管理对经济信息的需要而产生。会计信息由最初的结绳记事、刻石记数到以复式记帐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会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会计产生之初,由于当时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程度还较低,其会计信息主要还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经济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各经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也多元化,企业的债权债务日趋复杂,为便于使投资者、债权人和外界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卢春霞  
会计教育国际化大潮中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应着眼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国际化潮流的趋势,关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教育及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认清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本文分析了会计准则理念的变化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在会计教育中,会计国际化引发的会计教育目标应关注职业道德、职业判断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实现教育目标需要思考的教学实践等话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  戴德明  刘俊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证监会所主导的"公认会计原则"偏离了历史成本会计的悠久传统,它们所推出的公允价值会计规则实质上是一种十分荒谬的金融分析规则。财务会计不应把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作为首要目标,而应当以加强管理为宗旨致力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民经济管理提供具有法律证据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黄秀云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一套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标志着我国会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小平  刘光军  彭韶兵  
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为分析对象,对其部分条款的行文描述、套期会计处理方法界定方面的条款、部分案例的实务操作指引、信用风险敞口的公允价值选择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进一步润色套期会计准则的条款行文;重新界定套期会计处理方法,需特别强调套期会计的核心特征——对称性;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套期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案例;全面认识和管控公允价值选择权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展初  
会计基本准则和会计要素是针对财务会计的任务和要求而提出的,也可以说是财务会计准则。它属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控制和计划执行方面的价值管理。为使我们制定的会计准则符合实际业务和管理的需要,必须配以一套或多套具体的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由过去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变为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部分构成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然而我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学科的崛起与迅速发展,给会计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角。文章试图综合运用这些前沿经济学原理,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及其制定过程作粗浅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治理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泉军  张政伟  
新准则发布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某些人士的担忧。针对这些担忧,本文分析后认为公允价值的适度运用不会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债务重组不会被滥用、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端明  干彦  
本文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终止经营(征求意见稿)》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中国香港会计准则在终止经营的界定、确认和计量以及列报和披露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对我国终止经营会计准则的修订提出几点思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莫冬燕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国关于股权投资分类与会计处理方法的相关规定在2006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分类标准从单一分类标准变为多重分类标准;会计处理方法也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允价值法。2014年7月财政部再次对股权投资分类进行修订,将原来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以下简称"四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秧秧  
2016年12月发布的《企业破产清算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尚未能充分弥合清算领域会计规范的不足以及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在逻辑一致。美国FASB对《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修订更新《清算基础会计》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泛的营业终止情形会计处理指引框架,其对清算会计的适用时点、确认与计量属性以及财务报表的构建等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林啸江  
本文认为,资产具有未来属性,资产的价值在于其未来可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对资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面向历史成本到面向未来经济利益的转变,这也是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定义修改突出强调的。会计目标也由面向收益向面向资产价值转变。资产计价在理论上的创新(面向未来)与实务上的妥协(面向历史)的矛盾,需要内在逻辑一致的会计理论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