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4)
- 2023(9668)
- 2022(8745)
- 2021(8432)
- 2020(7218)
- 2019(16944)
- 2018(16849)
- 2017(32028)
- 2016(17988)
- 2015(20430)
- 2014(20630)
- 2013(20292)
- 2012(18429)
- 2011(16352)
- 2010(16424)
- 2009(14638)
- 2008(14596)
- 2007(12365)
- 2006(10506)
- 2005(8981)
- 学科
- 济(62879)
- 经济(62803)
- 管理(50288)
- 业(47558)
- 企(40459)
- 企业(40459)
- 方法(31598)
- 数学(27060)
- 数学方法(26724)
- 财(18689)
- 农(16621)
- 学(16218)
- 中国(16058)
- 业经(13934)
- 理论(13850)
- 务(13352)
- 财务(13295)
- 财务管理(13272)
- 地方(12863)
- 企业财务(12432)
- 贸(11790)
- 贸易(11785)
- 教育(11736)
- 制(11590)
- 易(11455)
- 和(10991)
- 农业(10984)
- 技术(10697)
- 环境(10077)
- 研究(9111)
- 机构
- 大学(246457)
- 学院(245724)
- 管理(98993)
- 济(89187)
- 经济(86848)
- 理学(86387)
- 理学院(85436)
- 管理学(83919)
- 管理学院(83499)
- 研究(78267)
- 中国(55829)
- 京(52857)
- 科学(50487)
- 财(43226)
- 所(39942)
- 农(38210)
- 业大(37765)
- 研究所(36133)
- 江(35603)
- 中心(35304)
- 财经(34230)
- 北京(33498)
- 范(33451)
- 师范(33127)
- 经(30960)
- 农业(29924)
- 州(29103)
- 院(28681)
- 技术(28112)
- 师范大学(26602)
- 基金
- 项目(171259)
- 科学(132820)
- 研究(127162)
- 基金(121115)
- 家(104957)
- 国家(104034)
- 科学基金(89088)
- 社会(75743)
- 社会科(71569)
- 社会科学(71549)
- 省(68371)
- 基金项目(65470)
- 教育(60111)
- 自然(59205)
- 自然科(57789)
- 自然科学(57776)
- 划(57378)
- 自然科学基金(56695)
- 编号(53887)
- 资助(50360)
- 成果(44011)
- 重点(38259)
- 部(37665)
- 课题(37348)
- 创(35731)
- 发(35613)
- 项目编号(33450)
- 创新(33154)
- 科研(32870)
- 大学(32506)
共检索到350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武
会计学是当今世界的热门专业,会计教育与会计研究水平决定着会计学科的发展,而博士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教育与会计研究水平。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1939年颁发全球第一个会计学博士学位以来,经过积极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付飞亮
介绍了曹顺庆先生在比较文学博士生的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曹顺庆老师以重视基础、中西打通为教学原则,采取的培养方式包括引导博士生阅读中华文化元典,背诵古代文论名篇;使用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精心设置课程,实现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强烈对撞;鼓励博士生参加各种学术实践;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指导确立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及研究内容;重视研究生德育与身心健康教育。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博士生 培养方式 曹顺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黎
中美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马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对培养对象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撰写及答辩、社会实践等诸环节采用的特定的培养方式的总和。它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特定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平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一个拥有众多构成要素并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本论文围绕"博士生培养模式"这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永泽 张先治 万寿义 孙坤 周晓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樊丽明
我国自2008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11年招收博士生6.56万人,在学博士生达27.13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2.61倍和4.03倍;同期经济学博士生招生数2562人,在校生数11098人,分别为2000年的1.35倍和2.38倍。在博士生规模空前庞大的同时,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教育界着力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薛清梅
中国会计学博士教育日益面临来自就业市场和国际竞争的压力。文章通过考察国内会计学博士培养方案的状况,运用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对会计学博士点进行排名,旨在探索能够培养出更具研究能力的博士生培养方案。研究结果发现,培养出最多具有研究能力博士生的前三名博士点分别来自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从培养方案来看,排名靠前的博士点在公共课部分几乎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结论认为,学习美国的研究范式和哲学思想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还要更多考虑中国本土的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聂萍 张天西
本文选择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会计学博士和博士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相关指标来探讨会计学博士生培养与会计理论研究的相关性问题。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博士群体数量在不断扩大 ,一批已毕业的博士已经成长为会计学术界的骨干 ;同时在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中存在成材的年龄段后移现象和研究能力两极分化问题。因此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 ,应为博士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要注意其研究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扬 雷庆
博士生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是影响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要因。本研究对典型工科研究型A大学的博士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他们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价值感的主要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科博士生的年龄、研究兴趣、未来发展方向、课题关联度、导师指导满意度等因素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存在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和改进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艳梅 姜莉
在我国现行的宝塔形教育结构中,博士生教育处于最顶端,是向国家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保证。作者拟通过中国与美、德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比较,了解这两个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借鉴他们经验,构建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覃丽君 谭菲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以工程教育学为学科基础,遵循工程学与教育学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逻辑,其实质是技术与人文这两种价值取向的交融。在实践中,跨学科的逻辑表征在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缘起、目标与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研究认为,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是美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我国可借鉴相关的做法,通过深化工程人才跨学科培养理念、组建跨学科培养组织等方式创新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我国"新工科"建设。
关键词:
工程教育学 研究生培养 跨学科逻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宇佳
社会科学博士是支撑社会科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基础。英国向来重视社会科学的发展,注重培养相当规模的高素质社会科学人才。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与可观的人才储备,核心能力尚佳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招录、指导、发展、支持等环节,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存在入学机会扩大与部分群体参与不足、导师教育理念固化与就业需求变化不符、心理压力增大与学校人文关怀不足、获得学位时间延长与资助年限不够的矛盾。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从愿景、环境、能力与保障层层递进,搭建以愿景目标为引领,以环境构建为基础,以能力锻造为核心,以系统支持为保障的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改革框架。以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改革经验为鉴,我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应不断提升其质量,灵活调整其资助方式,并全面舒解其心理问题。
关键词:
英国 社会科学博士生 博士生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消除"唯论文"是当前学术治理领域破除"五唯"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明确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该规定出台后通过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引起了广泛讨论。本研究旨在对清华大学新规网络传播中的不同解码进行分析,以剖析新规的潜在影响,规避新规执行的风险,推动后续学术治理的实效性。研究发现,简单地消除博士生发文要求将会引起一系列新的学术治理困境,而要超越这些困境则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综合施治:政策引导与高校自主相结合,考虑不同学科、水平高校的具体特点;从论文治理回归科研治理,处理好发表论文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从数字依赖到数据改进,用更好的数据评价科研产出;从局部手术到生态治理,系统性优化博士生学习和成长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菊 叶绍梁
认为博士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某种脱节,造成了博士生培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博士生培养与学科点建设及学科的科研方向存在着若即若离的现象;博士生培养以导师为单元而不是以学科为单元;培养制度的外在强制性过强,比较死板,不能及时按照博士生培养的要求进行调整等。指出博士生创新培养在本质上也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制度的重要内容。建议要从源头上把博士生创新培养纳入博士点学科创新体系中,必须建设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博士生创新培养体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慧敏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广大研究生对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方式、教学方法等等有着切身的感受。为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研究生教育现存的问题,我们特地编发了一组来自研究生的稿件,以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