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5)
- 2023(5587)
- 2022(4599)
- 2021(4014)
- 2020(3337)
- 2019(7171)
- 2018(6761)
- 2017(12879)
- 2016(6342)
- 2015(7329)
- 2014(6915)
- 2013(6961)
- 2012(6170)
- 2011(5519)
- 2010(5475)
- 2009(4949)
- 2008(4787)
- 2007(4297)
- 2006(3631)
- 2005(3251)
- 学科
- 济(30399)
- 经济(30378)
- 业(29060)
- 管理(27126)
- 企(24710)
- 企业(24710)
- 方法(15320)
- 数学(13613)
- 数学方法(13532)
- 贸(13086)
- 贸易(13086)
- 易(12965)
- 技术(12156)
- 出(11188)
- 财(9028)
- 农(8209)
- 口(8120)
- 出口(8099)
- 出口贸易(8099)
- 中国(7218)
- 技术管理(7189)
- 业经(6795)
- 销(6439)
- 供销(6436)
- 农业(5494)
- 务(4926)
- 财务(4911)
- 财务管理(4903)
- 学(4837)
- 环境(4825)
- 机构
- 学院(98636)
- 大学(97789)
- 济(47433)
- 经济(46808)
- 管理(41470)
- 理学(36745)
- 理学院(36470)
- 管理学(36042)
- 管理学院(35872)
- 研究(29907)
- 中国(21812)
- 财(19588)
- 京(19306)
- 科学(16671)
- 财经(16329)
- 经济学(15941)
- 经(15021)
- 经济学院(14753)
- 所(13982)
- 业大(13730)
- 江(13672)
- 中心(13655)
- 农(13462)
- 研究所(12787)
- 财经大学(12241)
- 商学(12035)
- 商学院(11921)
- 经济管理(11768)
- 北京(11560)
- 院(10987)
- 基金
- 项目(70550)
- 科学(57447)
- 基金(54060)
- 研究(51272)
- 家(46974)
- 国家(46661)
- 科学基金(41268)
- 社会(36039)
- 社会科(34614)
- 社会科学(34609)
- 基金项目(28011)
- 省(26771)
- 自然(25824)
- 自然科(25332)
- 自然科学(25328)
- 自然科学基金(24915)
- 教育(23422)
- 划(22001)
- 资助(21940)
- 编号(18847)
- 部(16503)
- 国家社会(16302)
- 创(15928)
- 重点(15539)
- 创新(14968)
- 发(14824)
- 教育部(14658)
- 人文(14480)
- 制(13869)
- 科研(13398)
共检索到138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维林
文章构建了包含产业异质性和技术溢出效应的价值链关联生产模型,利用空间随机前沿估计方法考察了中美价值链分工下两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及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美两国产业在中间品深化、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上均存在显著的价值链关联特征,中间品投入成为传递"干中学"效应的主要载体。产业间技术进步差异较大,美国的电气电子和计算机产业以及中国的高技术制造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较快。中国产业总体上吸收的技术溢出更多,但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循环的贡献,说明中国经济内循环是技术升级的主动力。情景模拟表明,脱钩情形下两国所受的冲击基本相当,中国受冲击较大的主要为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产业,而美国主要为农业和中高技术产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魏玮 姚博
产品内分工是影响价值链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不同价值链差距层次下,中间品(包括半成品和零部件)产品内分工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随着价值链水平所处条件分布的位置变化,中间品产品内分工对价值链的溢出效应变化趋势呈倒U型,这种作用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具有异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王家荣 陈锦然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鼓励在区域间共享、扩散国家价值链分工发展红利,对于中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构筑高水平开放的经济体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流通产业关联视角下国家价值链分工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区分了流通产业上游关联和下游关联溢出机制。研究发现,国家价值链分工通过流通产业上游、下游关联产生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考虑地理距离后发现流通产业上游关联溢出机制的辐射范围存在空间边界,呈现明显的“局域性”特征。进一步纳入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结果显示,在省域间和省域内部培育、发展多中心城市网络能够促进流通产业上游关联溢出作用的有效发挥,从而“放大”了国家价值链分工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为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加快形成区域间流通网络的紧密联结,以高效的产业联动机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刘斌 王小霞
文章构建了一个时间跨度为2000~2013年,包含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和企业详细信息的微观数据集,研究了外商投资是否能够提高中国内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以及这种效应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显示,外资的水平溢出正向影响了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外资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每增加1%,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别增加0.0309%、0.0519%和0.0309%。该正向效应在考虑了滞后效应和使用对外资溢出的不同衡量方式后均保持稳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与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溢出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商投资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还受到外资的本地化生产程度、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距离,以及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外商投资 溢出 产业关联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刘斌 王小霞
文章构建了一个时间跨度为20002013年,包含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和企业详细信息的微观数据集,研究了外商投资是否能够提高中国内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以及这种效应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显示,外资的水平溢出正向影响了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外资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每增加1%,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别增加0.0309%、0.0519%和0.0309%。该正向效应在考虑了滞后效应和使用对外资溢出的不同衡量方式后均保持稳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与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溢出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
关键词:
外商投资 溢出 产业关联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锐 陈湘杰 张友国
本文在现有的三区域产出溢出反馈模型基础上构建出衡量中美经济增加值和就业联系的测度方式,全面透视了中美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依存关系。结果发现:①通过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中国最终需求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则在近期存在下降趋势。同时,中国的最终需求为美国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而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的就业影响在近期处于下降阶段。②就双边贸易而言,中美贸易对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贡献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具体到产业渠道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影响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纺织服装以及皮革制品,批发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主要影响美国的法律、会计、总部及管理咨询,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作物和畜牧业,行政和辅助服务活动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
关键词:
中美贸易 溢出效应 增加值 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顺奇 李三川 罗伟
如何保证外商直接投资稳存量、扩增量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深入探究关税冲击对外商撤资的实际影响,有助于理解新形势下外商撤资问题的实质、把握稳外资工作的关键。本文基于商务部2014—2020年外商投资企业数据,测算得到各行业外商撤资情况,同时根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清单与中国海关数据库,加权测算出各行业受冲击的暴露度,考察关税冲击对我国外商撤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税冲击通过提高外商投资成本、挫伤市场信心的途径显著引起外商撤资;冲击易导致市场寻求型外商投资撤资,对效率寻求型外商投资无显著影响;冲击挤出了我国具备生产优势行业的外商投资,对我国不具备生产优势行业的外商投资无影响;冲击引起低技术、弱研发、低产能利用率行业的外商撤资,对高技术、强研发、高产能利用率行业无影响。本文研究为理解贸易摩擦关税冲击与外商撤资问题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英 张倩肖
为应对全球贸易“新常态”与“新冠”疫情双重冲击下的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脆弱性问题,研究从网络治理视角,选取国内制造业9个行业的1607家企业样本,分析网络距离、网络密度、网络位置三个维度及各维度相互作用对企业开放型技术双元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对中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贡献,在于协调异质性特征网络和开放型技术双元的多维关系:网络距离有效促进了技术探索;网络密度增强了技术应用;网络位置则使企业能够在不同核心功能网络中协调网络密度与网络距离关系,以最大限度来提升开放型技术双元能力。而空间溢出效应,则增强了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与中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关系模式的全面性影响联系,促进了网络异质性技术与网络分工合作关系的匹配和链接,延伸了企业对网络内外技术吸收与整合能力,其所产生的产业聚集与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企业开放型技术双元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网络结构 技术双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爱民 孙琳
文章在评估1998—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碳排放规模基础上,综合运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M)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厘清了我国旅游经济空间溢出与碳排放彼此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经济空间溢出与碳排放彼此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碳排放对旅游经济空间溢出具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认为实现低碳旅游不应以牺牲旅游交通、客流与景区收入为代价,而应在明确我国旅游经济空间溢出重点领域基础上,科学设置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标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昱帆 花俊国 张俊华
本文基于2009年2月至2020年1月生猪疫情相关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和VAR模型研究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时变冲击和肉类产品间的横向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和显著的横向溢出效应。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滞后期、不同时点上的冲击方向及冲击大小存有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生猪疫情冲击,牛肉、鸡肉价格随猪肉价格变化出现同向波动、先负向后正向,但鸡肉波动幅度更大;羊肉与其他3种肉类受生猪疫情冲击表现不同,呈持续正向冲击。据此研究结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产业发展预警机制、及时展开生猪疫情防控、进行舆情管理,实现生猪疫情期肉类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昱帆 花俊国 张俊华
本文基于2009年2月至2020年1月生猪疫情相关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和VAR模型研究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时变冲击和肉类产品间的横向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和显著的横向溢出效应。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滞后期、不同时点上的冲击方向及冲击大小存有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生猪疫情冲击,牛肉、鸡肉价格随猪肉价格变化出现同向波动、先负向后正向,但鸡肉波动幅度更大;羊肉与其他3种肉类受生猪疫情冲击表现不同,呈持续正向冲击。据此研究结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产业发展预警机制、及时展开生猪疫情防控、进行舆情管理,实现生猪疫情期肉类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志洋 孟祥璐
本文以中国上市金融机构为代表,运用KMV模型和GARCH-MIDAS模型分别计算出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倒闭概率和信用衍生产品指数短期波动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反应函数构建风险传染指数,研究发现:第一,澳大利亚信用风险对中国证券业、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影响显著;第二,欧洲高波动率指数信用风险对中国证券业、信托业和控股公司影响显著;第三,新兴市场国家信用风险和北美债券信用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较高;第四,日本对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很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全 张宏
国内现有研究FDI行业间技术溢出的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没有结合跨国公司FDI按照全球价值链进行布局的背景进行分析。本文选取2001~2006年两位码国民经济行业中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购买者驱动类型和生产者驱动类型的全球价值链下跨国公司在华FDI行业间技术溢出的效应和途径。结果发现,我国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的效应都比较明显,后向溢出的效应大于前向溢出的效应;我国电子通讯、计算机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没有从外资企业获得明显的行业间溢出,上游的FDI反而对内资企业的生产率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外商直接投资 行业间溢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青松 左峰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是涉及中国企业能否借助外资实现技术进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问题。由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地区与行业情况各异、外资来源国别互不相同,对这些异质性研究对象进行总合性分析,研究结果具有累计性偏差。本文以威海为例,分析韩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发现所有行业都得到后向正溢出效应,生产者驱动型行业则获得显著的前向正溢出效应,除了生产者驱动行业,其他行业都出现显著的行业内负溢出效应。上述研究结论与对山东省进行总合性分析的文献所得出的结论不同,因此,对不同价值链类型的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来源地外资应该制定不同的外资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英 顾诗雨
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构建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与出口国内增加值之间的Tapio脱钩模型,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基于WIOD数据、采用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测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脱钩状态。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出口国内增加值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二者的脱钩关系由弱脱钩、负脱钩向强脱钩转变。(2)中国装备制造业四个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层面大体一致,出口国内增加值呈递增趋势,除了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基本做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