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7)
- 2023(3771)
- 2022(3257)
- 2021(2926)
- 2020(2422)
- 2019(5024)
- 2018(4838)
- 2017(9498)
- 2016(4571)
- 2015(5111)
- 2014(4889)
- 2013(4987)
- 2012(4442)
- 2011(4026)
- 2010(4296)
- 2009(3802)
- 2008(3474)
- 2007(3070)
- 2006(2625)
- 2005(2240)
- 学科
- 济(24892)
- 经济(24882)
- 业(17231)
- 管理(15064)
- 企(14521)
- 企业(14521)
- 产业(8480)
- 方法(7676)
- 业经(7258)
- 农(6896)
- 数学(6362)
- 数学方法(6325)
- 地方(6293)
- 销(5551)
- 供销(5543)
- 中国(5361)
- 贸(5227)
- 贸易(5227)
- 易(5077)
- 结构(5005)
- 技术(4541)
- 农业(4063)
- 地方经济(4057)
- 产业结构(3672)
- 制(3667)
- 融(3582)
- 金融(3581)
- 关系(3437)
- 体(3366)
- 财(3260)
- 机构
- 学院(68269)
- 大学(64677)
- 济(32474)
- 经济(32041)
- 管理(27481)
- 理学(23936)
- 理学院(23714)
- 管理学(23455)
- 管理学院(23315)
- 研究(22540)
- 中国(15868)
- 京(13184)
- 科学(12183)
- 财(12027)
- 所(10636)
- 财经(9848)
- 江(9844)
- 经济学(9816)
- 中心(9755)
- 研究所(9644)
- 经济学院(8948)
- 经(8827)
- 业大(8540)
- 农(8487)
- 院(8313)
- 范(8185)
- 师范(8125)
- 北京(8109)
- 州(7841)
- 经济管理(7771)
- 基金
- 项目(46145)
- 科学(37157)
- 研究(35867)
- 基金(32923)
- 家(27709)
- 国家(27502)
- 科学基金(24253)
- 社会(23936)
- 社会科(23005)
- 社会科学(23003)
- 省(19404)
- 基金项目(16954)
- 教育(15417)
- 划(15264)
- 编号(14307)
- 自然(14206)
- 自然科(13891)
- 自然科学(13889)
- 自然科学基金(13673)
- 资助(13012)
- 发(12025)
- 成果(10454)
- 创(10451)
- 发展(10443)
- 展(10305)
- 重点(10301)
- 课题(10037)
- 国家社会(9914)
- 部(9778)
- 创新(9745)
共检索到9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新冠肺炎疫情是经济全球化以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走向的一次重大外部冲击。一方面,疫情恐使全球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疫情冲击正加剧国家间的结构性洗牌,加速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后疫情时代包括中美产业链在内的全球产业链重构难以避免。中美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关系松动是全球化变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逐年上升。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贸易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9%提升至2018年的12.8%,从机械与运输设备及杂项制品两项主要出口看,其出口量占到全球出口贸易量的19.2%,故而"对中国依赖"被视为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近两年来,在贸易战氛围下,中美脱钩迹象频现,疫情冲击将加速这一过程。
关键词:
供应链 产业链重构 全球产业链 区域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万君宝 王蔷
IBM 将自己一手创立并领先10年之久的 PC业务出售给联想,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出售“鸡肋业务”或“卸包袱”,而是隐含了以占领中国高端信息服务市场为重点的全球战略变局。作者在大量数据与专业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 IBM 以“收缩——扩张”为交替战术,以换防、入伙、渗透、进攻为阶段内容的“迂回战略”。
关键词:
IBM 联想 PC 业务 竞争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宏 郭鑫榆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汽车产业链造成严重冲击。疫情叠加经济、技术、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加速。后疫情时代,全球汽车产业链将朝着短链化、本土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发展,增加值分布加速向价值链两端转移,产业链治理模式趋于内部化。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将极大压缩我国参与全球产业链的空间,削减价值获取的机会,阻断获取先进技术的路径,使我国汽车产业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对此,亟需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重点,更好地平衡自主创新与参与国际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伟光 张建 郑一爽
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在世纪疫情、乌克兰危机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哲学发生了重大调整,以产业链韧性和国家安全为目标的新型产业政策兴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重组。西方大国产业政策的战略化、显性化、普及化甚至工具化、武器化,使得国家主导产业政策的跨国合作与协调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关切,也对全球产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以新型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分析全球产业治理,不仅有助于丰富全球经济治理理论体系,同时也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治理实践提供策略思考和实施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卢丹宁 徐玲
当前,全球第四次产业链重构正在加速演进,本次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前三次产业链重构的背景、策源和底层逻辑有明显区别。本文在总结分析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底层逻辑和演变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特点及其影响,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构建高水平开放“双循环”,以国内外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产业链布局,加快实施产业链补短板、锻造长板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中国产业链升级的战略着力点及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卢丹宁 徐玲
当前,第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正在加速演进,第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前三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策源和底层逻辑有明显区别。本文在系统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主要特点和演变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和第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对中国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产业链升级的战略基点,以高水平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链升级,以国内外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布局全球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链补短板、锻造长板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中国产业链升级的战略着力点及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仁淑 赵敏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进入了重构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日产业链陷入了短链萎缩化、多元化以及脱钩和分化的不利局面,中日产业链重构面临着更大风险,加剧中日关键零部件和技术领域的竞争。然而,中国适时提出的“双循环”新格局及RCEP的生效优化了中日产业链合作的内外部环境,助推中日产业链数字化、去碳化,从而进一步促使中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加深产业链深度融合。中日两国应主动适应国际格局的演变,构建政府和企业“双轮驱动”的数字产业链合作体系,加强第三方市场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区域价值链水平,尽快摆脱中国产业链“低端锁定”的困境,从而有效破解中美贸易摩擦难题。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中日产业链重构 冲击 机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宇 周观平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发展阶段对中国制造业的要求。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传统优势已不再明显,正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加之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正经历着深度重构,"两头挤压"态势显现。本文从竞争优势角度,依据相关理论,对中国制造业从生产要素保障、产业支撑体系和产业优化创新能力三个维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塑造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链 竞争优势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辽 胡忠博 陈松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公共卫生事件、经贸摩擦、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的相互交织对全球产业链的安全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迫使全球产业链重构速度加快,同时加剧了中国产业链面临的外部依赖风险、技术壁垒和竞争、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断链”隐患以及产业国际分工不平等。本文首先系统梳理我国产业链现有竞争优势和不足,分析全球产业链重构对我国产业链安全的影响,进而提出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战略取向。研究表明,全球产业链重构新形势下应当遵循坚持在扩大内需中发挥本土市场规模效应的逻辑、在自主创新中实现核心技术瓶颈突破的逻辑、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实现全球产业链竞争力提升的逻辑、在协同发展中实现产业链体系优化布局的逻辑,并实施开放共赢战略“、数智化”转型战略、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战略、产业链集群能级提升战略以及产业基础能力再造战略,以求打破西方国家产业链“脱钩”企图、疏通我国产业链的关键堵点、增强产业链粘性与韧性,保障中国产业链中长期安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后,将强化东亚区域内的产业链合作共识,形成更紧密的亚太区域贸易网络和产业分工体系,给中国提升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带来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新挑战。中国在产业领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服务贸易尚未对参与区域产业链价值链重构形成有力支撑,投资便利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中国应创新制造业瓶颈技术,构建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利益保护机制;筑牢中国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地位,强化中日韩紧密合作关系;创造服务贸易新优势,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内外兼修夯实国力,进一步强化与各国的全方位合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彩慧 陈宇学 孙小泽
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和加速重构期,以及国际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应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当前我国产业链发展在外面临欧美发达国家对高端领域的阻击、东南亚等后发经济体对低端领域的侵蚀、数字+绿色时代提速产业链迭代升级步伐等环境压力,在内存在支持产业跃升的现代制造业发展不充分、支撑产业竞争的关键核心技术主导力不强、支配产业生态韧性多元的经济双循环不畅等短板。诸多重大变局和“两线作战”的困境给中国产业安全保障带来难题,我国产业发展战略要遵循其中的市场规律、发展规律、竞争规律,探索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独特产业链成长模式,着力化解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与风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余振 吴小灵
随着中美关系进入全面战略竞争阶段,产业链重构成为广泛讨论的重要问题。亚洲区域产业链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国家对中美贸易依赖关系演变的直接表现。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大国竞争的相互依赖理论框架,从经济利益和安全角度出发,第三国对大国贸易依赖的演变存在不变、转移和创造三种效应。分别计算亚洲国家对中美贸易份额指数并检验二者相关关系可以发现,亚洲国家对中国贸易依赖上升且对美国贸易依赖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贸易依赖转移效应。其中,韩国、卡塔尔、约旦和日本是贸易依赖转移程度最大的国家,纺织服装与服饰是贸易依赖转移程度最大的行业。这一发现拓展了大国竞争视角下第三国对大国贸易依赖演变的学理认识,对中国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春 张潇 何明珂
本文从全球贸易的宏观视角,重点探讨贸易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中美不同贸易政策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结构的影响。文章运用动态GTAP模型模拟了六种情境,以研究疫情和贸易摩擦冲击下,中美不同贸易政策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业贸易规模和流向的影响,进而揭示冲击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格局变动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通过加强区域经贸协作,能有效减缓疫情和贸易摩擦叠加效应对中国中高端制造供应链带来的负向影响;疫情和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将对中美深度参与的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的结构与形态产生长期性的影响,加速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重构,引致全球供应链未来将同时呈现区域化、扩散化和全球化的特征。从企业层面来看,现阶段全球供应链上的核心跨国企业尽快修复供应链的鲁棒性破裂是当前的工作重心,并在中长期内不断强化供应链敏捷性与韧性,全面提升供应链的发展弹性。从政府层面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推进受阻的形势下,中国应基于全球供应链战略,强化区域经贸协作,寻求新的区域供应链闭合,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和中美经贸关系调整在全球供应链上动态新平衡的中长期准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春 张潇 何明珂
本文从全球贸易的宏观视角,重点探讨贸易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中美不同贸易政策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结构的影响。文章运用动态GTAP模型模拟了六种情境,以研究疫情和贸易摩擦冲击下,中美不同贸易政策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业贸易规模和流向的影响,进而揭示冲击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格局变动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通过加强区域经贸协作,能有效减缓疫情和贸易摩擦叠加效应对中国中高端制造供应链带来的负向影响;疫情和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将对中美深度参与的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的结构与形态产生长期性的影响,加速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重构,引致全球供应链未来将同时呈现区域化、扩散化和全球化的特征。从企业层面来看,现阶段全球供应链上的核心跨国企业尽快修复供应链的鲁棒性破裂是当前的工作重心,并在中长期内不断强化供应链敏捷性与韧性,全面提升供应链的发展弹性。从政府层面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推进受阻的形势下,中国应基于全球供应链战略,强化区域经贸协作,寻求新的区域供应链闭合,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和中美经贸关系调整在全球供应链上动态新平衡的中长期准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冠华
在国际地缘政治紧张、中美贸易摩擦、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等重大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传统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方式正面临新挑战,两岸供应链加快调整和局部重构,进而对两岸贸易与投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大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等,也为两岸经贸关系转型升级提供重大机遇,两岸经济难以脱钩。对此,应善于因势利导、化危为机,通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加快促进两岸供应链合作转型升级,推动两岸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两岸经贸 供应链重构 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