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7)
2023(7871)
2022(6912)
2021(6403)
2020(5671)
2019(13385)
2018(13103)
2017(25926)
2016(14427)
2015(16213)
2014(16518)
2013(16736)
2012(15825)
2011(14349)
2010(14441)
2009(13399)
2008(13610)
2007(12312)
2006(10300)
2005(9484)
作者
(42939)
(36065)
(35955)
(34533)
(23036)
(17442)
(16684)
(14037)
(13363)
(12927)
(12226)
(12017)
(11523)
(11493)
(11478)
(11284)
(11236)
(10637)
(10571)
(10376)
(8963)
(8932)
(8778)
(8293)
(8132)
(8127)
(8061)
(8016)
(7348)
(7344)
学科
(62410)
经济(62355)
(37935)
管理(37709)
方法(33453)
(30312)
企业(30312)
数学(30263)
数学方法(29998)
(18328)
贸易(18326)
(17905)
(17816)
(15824)
中国(14487)
(13446)
(12378)
(11181)
业经(11010)
地方(10793)
(10668)
财务(10650)
财务管理(10619)
农业(10073)
企业财务(10057)
(9875)
银行(9851)
(9718)
金融(9716)
(9345)
机构
大学(213356)
学院(210109)
(91285)
经济(89465)
管理(78498)
研究(72439)
理学(67694)
理学院(66926)
管理学(65718)
管理学院(65335)
中国(56167)
科学(44440)
(44306)
(42620)
(39197)
(38053)
研究所(34551)
财经(34249)
中心(33935)
业大(32893)
(31309)
农业(31293)
(31150)
经济学(29984)
北京(27604)
经济学院(27509)
(26153)
师范(25846)
财经大学(25595)
(25178)
基金
项目(138480)
科学(108254)
基金(102210)
研究(97584)
(89943)
国家(89271)
科学基金(75221)
社会(62306)
社会科(59240)
社会科学(59220)
基金项目(53791)
(52999)
自然(49308)
自然科(48201)
自然科学(48183)
自然科学基金(47368)
教育(45410)
(45259)
资助(43462)
编号(38300)
(32089)
成果(31681)
重点(31547)
(29056)
(28271)
科研(27456)
教育部(27388)
创新(26579)
(26499)
课题(26290)
期刊
(92870)
经济(92870)
研究(60896)
中国(38078)
学报(36412)
(34375)
(34369)
科学(31319)
大学(26785)
管理(25860)
学学(25360)
(23426)
金融(23426)
农业(22805)
教育(17883)
财经(17423)
技术(16788)
经济研究(16153)
(14909)
业经(13847)
(13815)
问题(13383)
(12778)
国际(11568)
统计(11274)
技术经济(10907)
(10694)
理论(10635)
(9834)
商业(9632)
共检索到308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超萃  林桂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化的货币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中美两国货币冲击和产出波动对本国及他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SVAR计量模型,对中美两国的经济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实际产出相互促进,一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虽然对本国产出增长有利,但是会给他国的经济增长以及物价水平带来不利冲击,相比之下,美国货币扩张带给中国实际产出的负面影响更持久。中美两国需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降低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合作,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辛向荣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货币对产出产生作用的机理及效果,然后又根据我国近年来货币实践的数据,对货币与产出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对产出有实质性影响,其中广义货币与产出的关系最为密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定祥  陈湛匀  余宏  刘令  
货币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对宏观金融调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对我国宏观金融与经济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回归方程模型并作了分析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  刘安琪  
运用我国1998年1月~2010年6月的数据,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动态相关性。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央行不应直接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高度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还应充分地、前瞻地考虑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将资产价格未来变动趋势作为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仁霞  林逍  
实行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最终成为世界货币是世界大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汇率制度改革的进度看,俄罗斯要领先于中国一步。从货币的国际影响来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居民中已经逐渐被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货币已是事实。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是本国经济的国际化,而要达到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焕平  廖文玉  
后金融危机,各主要发达国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最终导致了货币发行快速增加。本文从M0、M1、M2以及基础货币BM四个层次对中美两国的货币数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隋建利  
基于我国1991年第4季度至2008年第4季度的实际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M0、M1以及实际利率季度数据,利用VAR模型中的Leamer灵敏性检验方法,通过构建不同货币变量和产出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分析我国货币变量和实际产出变量之间Granger影响关系的稳健性及灵敏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政策变量中,仅M0对消费具有比较稳健的Granger影响,而M1以及实际利率对我国实际GDP、消费以及投资的影响作用都较为灵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子荣  徐奇渊  王书朦  
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中美经贸和金融关系相互依存的同时,摩擦也日益频繁,因此,比较研究中美大国货币政策双向溢出效应显得必要而迫切。本文通过构建两国DSGE模型,嵌入一价定律缺口与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对中美大国货币政策双向溢出效应的方向与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第一,中美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双向的溢出效应,但具有不对称性;第二,中美两国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溢出影响程度皆要强于其价格型货币政策;第三,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部分经济变量的溢出影响程度甚至要强于对美国本国经济变量的政策效果,而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仍以惠及本国经济为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卓超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资企业仍然具备很强的投资动机,中国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因此,中国稳步扩大引进美国直接投资必须同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优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结构,引导其向知识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呈现出新特征,这些变化与货币政策偏紧与金融严监管存在重要联系。为此,文章构建了一个简洁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冲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包商银行事件的成因与影响,以及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的演绎形式,并给出了化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宁波  
本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信贷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危机爆发前后我国货币信贷运行规律保持一致;贷款加速投放是必要的;不存在大规模信贷资金"趴在账上"的问题;贷款投放客观上存在对资产市场的"溢出效应",但贷款主要还是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全海  胡晶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不同的货币单位具有不同的购买力。在国际上一般采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对比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即两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服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本文基于时变参数马尔科夫阶段变迁模型,通过甄别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发现中国(美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处于"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性弱于(强于)其处于"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性,非预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性产生微弱(显著)的冲击影响,由货币政策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促进(阻碍)宏观经济增长,而由宏观经济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抑制(微弱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与美国相比较,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总体更为剧烈,其处在"低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弱而处在"高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强;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而在美国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共同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结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我国汇率体制与贷币政策间存在的冲突,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效应的必要途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华  邵李萍  
与往年相比,2004年票据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票据利率走势呈现明显的资金市场的特征,同时与短期资金市场利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强,这种情况是否能够延续,仍然取决于未来信贷环境以及资金面的宽紧。该文拟就2004年的这一特征进行刻画,并得出相关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