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4)
- 2023(12821)
- 2022(11203)
- 2021(10431)
- 2020(8772)
- 2019(20105)
- 2018(20022)
- 2017(38629)
- 2016(20905)
- 2015(23262)
- 2014(23430)
- 2013(23377)
- 2012(21546)
- 2011(19671)
- 2010(19650)
- 2009(18104)
- 2008(17305)
- 2007(15103)
- 2006(13294)
- 2005(11781)
- 学科
- 济(102372)
- 经济(102277)
- 管理(59194)
- 业(54668)
- 企(45851)
- 企业(45851)
- 方法(41439)
- 数学(36030)
- 数学方法(35665)
- 地方(22815)
- 中国(22514)
- 学(22120)
- 农(21160)
- 财(20453)
- 业经(19880)
- 制(15317)
- 贸(15018)
- 贸易(15011)
- 易(14417)
- 和(14404)
- 农业(14387)
- 理论(14362)
- 地方经济(14331)
- 环境(13950)
- 融(13142)
- 金融(13141)
- 务(12854)
- 财务(12791)
- 技术(12770)
- 财务管理(12769)
- 机构
- 大学(304905)
- 学院(301624)
- 济(127731)
- 经济(125100)
- 管理(119146)
- 研究(105635)
- 理学(103588)
- 理学院(102419)
- 管理学(100664)
- 管理学院(100121)
- 中国(75908)
- 科学(65356)
- 京(64424)
- 财(55562)
- 所(53651)
- 研究所(49121)
- 农(48080)
- 中心(46135)
- 财经(45127)
- 业大(45028)
- 江(42679)
- 经(41057)
- 北京(40752)
- 范(39292)
- 经济学(39152)
- 师范(38934)
- 院(38060)
- 农业(37778)
- 经济学院(34967)
- 州(34707)
- 基金
- 项目(207099)
- 科学(162429)
- 基金(151069)
- 研究(149347)
- 家(132130)
- 国家(131086)
- 科学基金(112079)
- 社会(94779)
- 社会科(89877)
- 社会科学(89849)
- 基金项目(80422)
- 省(79975)
- 自然(73297)
- 自然科(71579)
- 自然科学(71564)
- 自然科学基金(70285)
- 教育(67540)
- 划(67450)
- 资助(62621)
- 编号(59509)
- 成果(48224)
- 重点(46181)
- 部(45737)
- 发(44267)
- 创(42515)
- 课题(40814)
- 创新(39735)
- 科研(39586)
- 教育部(39196)
- 国家社会(39036)
- 期刊
- 济(142475)
- 经济(142475)
- 研究(91910)
- 中国(52941)
- 学报(49327)
- 科学(45251)
- 管理(44312)
- 农(43374)
- 财(40987)
- 大学(36796)
- 学学(34826)
- 农业(30385)
- 教育(29492)
- 技术(25445)
- 融(24521)
- 金融(24521)
- 经济研究(23773)
- 财经(22706)
- 业经(20817)
- 经(19458)
- 问题(18245)
- 技术经济(15939)
- 业(15464)
- 图书(15086)
- 理论(14926)
- 科技(14306)
- 现代(13613)
- 实践(13438)
- 践(13438)
- 版(13231)
共检索到440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星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来看,这三十年中,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波动主要出现在2000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投资等指标与美国消费之间的高度相关以及美国进出口与我国投资的高度相关是这种同步性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运动,主要源于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同步程度 进出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悦
本文首先对1979—2010年间中美两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接着对中美双边贸易变动对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美双边贸易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之间的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表明:不同阶段中美双边贸易变动对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中,1979—1989年间,由贸易联系导致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波动的可能性很小;而1990—1999、2000—2005以及2006—2010年间,中美两国贸易密度每增加1%,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指数会分别增加2.993%、0.443%与5.730%。
关键词:
双边贸易 贸易密度 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谢智勇
文章基于HP滤波等多种周期项分解方法,对1960~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持续性等进行比较,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交叉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中美两国经济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人均GDP波动幅度超过美国,持续性(时间序列相关)短于美国;中国经济收缩深度和扩张深度超过美国;中国分类经济指标的波动性从大到小排序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平滑度低于美国。中美两国经济的协同关系有不断加强态势,居民消费是中美两国协同程度最高的分类经济指标。美国经济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过程显示,双边贸易是美国经济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渠道; 1单位美国人均GDP正向波动在当期会对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产生1. 0041单位的正向冲击,对中国人均GDP造成0. 3635单位的正向冲击。在中国省区和美国州区,高收入地区的经济波动(波动持续时间和波动深度)低于低收入地区,收入水平与经济周期波动呈负相关关系;中国省区之间的经济协同高于美国州区;中国省际经济与美国国家层面经济之间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美国州际经济与中国国家层面经济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中美两国高收入地区经济的外部相关性比较低,经济独立性高于中低收入地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尧成 丁剑平
本文指出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波动可能与中美两国间相对经济周期具有紧密的联动性,为此,本文首先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对两国间实际汇率波动与相对经济周期关联的存在性进行了论证,随后应用频谱分析技术对1994:Q1至2011:Q4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波动与中美相对经济周期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的结论有两个,一是在样本时段内中美相对经济周期领先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二是在4年左右一个波动周期的频域内二者的联动性最高。以上结论说明中美相对经济周期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决定因素,而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不能改变中美两国经济的失衡关系。
关键词: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相对经济周期 频谱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某些国家经济周期在波动过程中存在同步性特征。通过考察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某些历史时期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这是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前提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纽带和基本传导渠道。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双方的经贸交流和合作,真正发挥两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逢珉 张宁
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本文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与东盟五国之间经济波动的相关性较为密切,双边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同步性。在此基础上,从贸易强度的视角展开讨论,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来进一步分析贸易强度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双边贸易的强度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具有正向作用。本文建议提高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比重,减少对欧美出口市场的依赖性,提升外向型经济质量,提高中国在东亚经济圈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经济周期 双边贸易强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统生 洪勇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2-2011年的数据,测度了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并实证分析了影响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总体偏低,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财政政策协调程度、产业结构相似度、城镇化差异、经济外向度差异以及一些具有"自然地理"特征的因素都会对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造成影响,其中,财政政策协调程度的作用最为重要。本文进一步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收入趋同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存在地区收入趋同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湘波 涂守才 袁乐平
本文从典型相关的角度,通过对1990年以来的大陆与台湾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的实证分析可知,当以GDP作为衡量指标时,大陆与台湾之间不仅在长期内存在共同趋势,在短期内两地区的产出也存在共同周期;当以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作为衡量指标时,这两组经济指标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属于强相关,这充分说明大陆与台湾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是非常显著的。
关键词:
典型相关 大陆与台湾 经济周期 同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洪勇
经济周期同步性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深入研究这一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把握一国经济波动的原因与性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梳理、归纳和评述已有研究成果:(1)经济波动在国家(地区)之间的传导机制;(2)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测度方法;(3)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和评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经济周期同步性 传导机制 测度方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运用动态因子模型和B-B算法,以1993q1-2008q3时间段内GDP季度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东亚十国(地区)共同经济周期及其具体特征。再根据动态因子模型得到的参数,比较了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我们发现,除中国和共同周期的关系不大,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和共同周期的关系比较紧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本文采用1992-2012年中国与东亚12国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金融一体化程度和政策协调度等因素对中国与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并从中勾勒出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进而传导至经济周期同步性这一间接机制。结果表明:就中国—东亚层面而言,贸易一体化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无显著的直接影响,金融一体化程度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相似度(专业化分工)会直接减弱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文洁 陈磊 徐聿枫
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实际GDP增长率视为经济周期波动,基于时变相关系数测算我国2005—2023年31个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分析其时变特征,借助时变一致度指数和FMM聚类,从周期阶段视角深入探究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变动原因,并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因素对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样本期内,我国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变化。其中,2011年2季度至2019年4季度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经历了初期缓慢、中期加速、后期稳定的阶段性下滑;2020年后,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快速提升,并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在多个时间段,存在与其他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有较大差异的关键省份。产业结构异质性可能是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第二,在同步性下降阶段,各省份周期阶段的时间错位程度有所增加,但形态特征差异才是下滑的主要因素。以各省份平均周期阶段形态特征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除湖北因新冠疫情影响被单独划分为一类外,剩余省份被划分为短周期低波动和长周期高波动两类。前者所含省份普遍有相对更强的经济韧性或更多元的产业布局,后者所含省份通常受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影响较大或产业结构布局相对单一。属于同一类别的省份并无显著的地域特征。第三,实证研究表明,地理距离的拉近并不能显著提升各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放松地域限制后,属于同一周期阶段形态特征类别的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更高。经济规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相似度、物价水平差异、财政政策差异和对外贸易差异均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产生影响。但在同步性的上升、下降和稳定阶段,具有显著影响的宏观因素存在一定差别。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提升在任何阶段均会显著提高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基于此,应坚持推动各省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区域内周期差异化省份的协调合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金明 高铁梅
本文基于动态因子模型计算出"金砖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共同成分,认为"金砖国家"存在显著的同步波动特征。由于"金砖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美国和欧盟的经济波动与"金砖国家"的出口密切相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对"金砖国家"经济产生着显著的影响,欧美经济下滑使"金砖国家"的出口增长受到巨大冲击,使得"金砖国家"的出口出现很强的共同波动特征。因此,中国应进一步拉动内需,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地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首先通过B-B算法,考察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周期。然后运用动态因子模型,提取东亚共同经济周期,并通过比较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关系,直观地判断同步性问题。最后通过B-B算法计算出来各国(地区)经济周期的数据,使用一致指数方法定量地衡量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周期间的同步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