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8)
2023(1872)
2022(1597)
2021(1475)
2020(1263)
2019(3042)
2018(2910)
2017(5780)
2016(2826)
2015(3269)
2014(3320)
2013(3291)
2012(3123)
2011(2867)
2010(3022)
2009(2673)
2008(2755)
2007(2333)
2006(2127)
2005(1951)
作者
(7903)
(6808)
(6792)
(6290)
(4360)
(3250)
(3217)
(2724)
(2503)
(2310)
(2229)
(2226)
(2187)
(2113)
(2090)
(2042)
(2024)
(1988)
(1951)
(1884)
(1673)
(1626)
(1626)
(1489)
(1480)
(1442)
(1403)
(1390)
(1387)
(1312)
学科
(15896)
贸易(15889)
(15418)
(14385)
经济(14380)
方法(7255)
数学(6026)
数学方法(5967)
管理(5915)
关系(5714)
(5643)
(5632)
出口(5227)
出口贸易(5227)
(5227)
(4633)
企业(4633)
国际(3923)
贸易关系(3573)
各国(3325)
概况(3248)
进出(3215)
进出口(3215)
进出口贸易(3215)
国贸(3083)
地方(3060)
中国(3037)
国际贸易(3020)
对外(3003)
(2723)
机构
大学(44291)
学院(43952)
(25183)
经济(24907)
研究(16319)
管理(14833)
理学(12978)
理学院(12858)
管理学(12618)
管理学院(12540)
中国(11355)
(9405)
(9174)
(8583)
经济学(8527)
(8043)
经济学院(7939)
财经(7857)
科学(7711)
研究所(7250)
(7179)
国际(6764)
中心(6499)
(6117)
贸易(5993)
(5863)
(5814)
财经大学(5811)
北京(5363)
商学(5171)
基金
项目(27677)
科学(21585)
基金(20991)
研究(20807)
(18061)
国家(17970)
科学基金(14765)
社会(14093)
社会科(13562)
社会科学(13559)
基金项目(10438)
(9552)
教育(9513)
资助(9376)
自然(8708)
自然科(8526)
自然科学(8525)
自然科学基金(8367)
(8127)
编号(7914)
(7043)
中国(6498)
成果(6478)
重点(6321)
国家社会(6300)
教育部(6295)
(6208)
社科(6070)
人文(6017)
大学(5733)
期刊
(24768)
经济(24768)
研究(14795)
(10821)
国际(10056)
(6270)
中国(5937)
经济研究(5914)
(5818)
贸易(5818)
学报(5702)
管理(5327)
(5042)
国际贸易(5037)
问题(5004)
世界(4787)
科学(4663)
大学(4599)
学学(4388)
经贸(4012)
业经(3903)
农业(3780)
财经(3646)
(3574)
金融(3574)
商业(3368)
(3220)
世界经济(2806)
技术(2789)
外经(2780)
共检索到68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彬  江海潮  
中美两国贸易逆差是中美经济和政治外交博弈互动的结果,并由中美两国经济内生力量和政治外交力量共同决定。实证模型表明:(1)中美两国贸易逆差扩大是两国外交重要的驱动力量;(2)中美两国总外交具有缩小贸易逆差、平衡两国贸易的效应,而中美两国双边访问、双边协商和外交声明的贸易平衡效应具有边际不对称性和时滞性;(3)中美两国贸易逆差历史积累具有逆差扩张效应;(4)中美两国贸易逆差的变动由逆差自身扩张效应和外交平衡效应共同决定,但起主要作用的是经济内生逆差积累扩张效应;(5)中美两国可以积极发展外交和调整外交组合模式,调节两国贸易逆差,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怀勤  
本文以确凿的数据和事实反驳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市场不开放、贸易政策不透明的指责,并指出美国政府对向中国出口高技术的政策壁垒妨碍了美方主动扩大对华出口,从而不利于贸易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美国的贸易逆差使美国获得了大量的外国资金,有利于调节美国的经济周期,并且在最近的“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同时,美国的就业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因而可以说,贸易逆差对美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中美贸易中,由于中国对美国有较大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美国没有任何理由指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穆良平  张静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卓  
对中美双边贸易收支不平衡现状的分析李卓(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据统计,双边进出口总额已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加到了1995年的408.3亿美元;中美两国相互间的贸易地位也逐年上升,198...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国兵  
本文有如下创新和结论:(1)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4分位数据,改进RCA指数测算方法,揭示出中国对美工业制造品出口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商品组,排序为:杂项制品66类、原料制品51类、机械与运输设备36类。(2)将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方法运用到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静态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较差,大多数商品组趋向产业间贸易,少数商品组表现为垂直产业内贸易。(3)GL指数和Cj指数无法反映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和方向,本文提出产业内贸易失衡指数,揭示出加重中美工业制造品贸易失衡和对贸易失衡起到平衡作用的商品组。(4)认为Thorpe和Zhang(2005)给出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子中分类集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邢予青  
本文基于中国(指中国大陆地区,下同)与51个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的1993-200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加工贸易在中国双边贸易平衡中的作用,以及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1)在此期间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都来自于加工贸易;(2)中国的加工贸易呈现明显的区域偏好——在2008年77%的加工贸易进口来自于东亚经济体,但是只有29%的加工贸易出口面向东亚经济体;(3)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都具有负面影响——人民币实际升值10%,不仅会使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下降9.1%,也会导致加工贸易进口下降5.0%.因此,人民币的适度升值对于中国加工贸易以及整体贸易平衡的改善作用有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枝仲  
2002年伊始,美元对各主要货币开始贬值,截止到2002年12月20日,美元对欧元贬值达15%,对日元贬值达8%。美元贬值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持续多年的大规模贸易逆差所造成的贬值压力。美国贸易逆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金凯  
中美两国贸易失衡问题屡遭美国诟病,然而,中国对美国贸易总体保持顺差的同时,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持续出现逆差,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中美两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首先,通过对中美两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运用逐步回归法对影响中国对美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加以确定后发现:科技、环境卫生、教育条件等因素与美国对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关联度较高,是影响美国对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最后,分析了美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对中国的启示并提出了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科技进步和改善留学环境等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根据经典汇率理论解释,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美贸易逆差会逐步缩减,而中美贸易实践却不是这样。本文利用2005-2010年月度数据对中美贸易逆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产生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长期的出口限制,影响了美国企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新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国加工贸易方式是另一个次要因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心颖  
文章根据1983~2009年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和同期美国的就业人数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对中美贸易与美国就业数量的关系做长期动态分析,得出当前中美贸易的逆差局势不仅为美国加快产业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而且对美国总体就业稳定增长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结论。美国将近年失业形势恶化归咎于对中美贸易逆差过大,与事实不符,其失业率攀升应从本身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找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振宇  
自从1989年以来,中美关系一直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低潮,中美经贸关系也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各种贸易磨擦此起彼伏。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争论,直到现在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特殊301调查,市场准入问题的301调查以及纺织品贸易协议的谈判等不时地把两国推向贸易战的边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除了政治因素外,还有一个经常在起作用的因素,这就是所谓中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小兵  
本文从中国银行信贷和海外上市公司融资额两股资本流变化对中美贸易逆差影响的新角度,分析了中美贸易逆差未来的可持续性问题。文章揭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中国目前的资本流变化是维持中美贸易逆差上升原因之一的结论,并据历史经验等分析方法,预计了资本项目的开放对美国目前以资本顺差融资高消费这一循环过程将有平缓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本文从未来投资者投资偏好的转向,及公债供应国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行为逆转两方面分析了中国政府对美国公债的购买这一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文章最后从国际合作、共赢、共荣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的互补性很强,发展中美经贸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造成目前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上产生分歧甚至发生纠纷也是正常的。只要双方采取建设性的态度,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加以协调,中美之间就能避免造成两败俱伤的贸易战,使中美经贸关系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