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8)
2023(7056)
2022(5717)
2021(5138)
2020(4322)
2019(9780)
2018(8899)
2017(18108)
2016(8965)
2015(9870)
2014(9576)
2013(9641)
2012(8775)
2011(7811)
2010(8053)
2009(8166)
2008(7150)
2007(6577)
2006(5938)
2005(5709)
作者
(25081)
(20965)
(20767)
(19929)
(13288)
(9954)
(9528)
(8169)
(7788)
(7464)
(6989)
(6891)
(6699)
(6627)
(6511)
(6479)
(6224)
(6049)
(5949)
(5652)
(5118)
(5046)
(4787)
(4758)
(4723)
(4662)
(4641)
(4320)
(4209)
(4139)
学科
(42267)
经济(42231)
(31139)
管理(29631)
(27168)
金融(27168)
(26877)
企业(26877)
(23447)
银行(23443)
(22816)
方法(19641)
数学(17972)
数学方法(17885)
中国(17471)
(15489)
(11850)
(11602)
财务(11589)
财务管理(11579)
企业财务(11295)
中国金融(11252)
(9741)
贸易(9729)
(9409)
(9149)
业经(8939)
地方(8574)
(7564)
体制(6504)
机构
大学(131534)
学院(130410)
(65878)
经济(64755)
管理(52037)
理学(44721)
理学院(44360)
管理学(43809)
管理学院(43567)
研究(41918)
中国(41704)
(33607)
财经(27020)
(25478)
(24658)
经济学(22589)
(22363)
金融(21984)
中心(21947)
经济学院(20677)
财经大学(20579)
(19896)
(19821)
科学(19574)
银行(19156)
(18166)
(17830)
研究所(17482)
(16986)
商学(16882)
基金
项目(82936)
科学(67425)
基金(64940)
研究(60559)
(55161)
国家(54736)
科学基金(48816)
社会(42464)
社会科(40800)
社会科学(40788)
基金项目(33878)
自然(30807)
自然科(30262)
自然科学(30254)
(30114)
自然科学基金(29741)
资助(27484)
教育(27189)
(24841)
编号(22442)
(19692)
国家社会(18682)
重点(18080)
教育部(17960)
(17882)
人文(17528)
成果(17352)
(17225)
(16933)
创新(16765)
期刊
(68505)
经济(68505)
研究(43309)
(35095)
金融(35095)
(27043)
中国(23491)
管理(20569)
学报(15976)
科学(15386)
财经(14935)
(14543)
大学(13133)
学学(12803)
(12761)
经济研究(12327)
国际(9890)
(9612)
业经(9482)
技术(8850)
问题(8831)
农业(8520)
理论(8210)
实践(7224)
(7224)
商业(6878)
技术经济(6836)
世界(6726)
统计(6397)
财会(6107)
共检索到20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宝江  王炜琪  陈国雄  
关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理论研究,相对于以往金融和贸易等传统传染渠道对投资者情绪非理性因素引起的"纯传染"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在当前的国际投资及贸易环境状况的背景下,以中美两国投资者情绪为研究对象,构建中美两国投资者情绪指标,通过Copula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传染性。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会导致中国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并且传染效应为单向传导,在不同阶段呈现波动状态,且二者Copula时变相关系数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期达到最大值,充分印证中美投资者情绪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传染效应发生概率明显增强且达到最大化。因此,在金融危机平稳期及预警期应实施相应预警、管控及应急处置政策、方案,引导投资者情绪向理性方向发展,并不断完善我国资本流动管制政策,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姚登宝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应用TVP-SV-S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均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效应逐年减弱且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度日益增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另外,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时变影响在危机期间和平稳时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姚登宝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应用TVP-SV-S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均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效应逐年减弱且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度日益增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另外,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海燕  杨朝军  
投资者情绪是行为金融研究的重点,它对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运行造成重大影响。文章从投资者情绪定义、影响因素、测度指标、研究方法及现状几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现有研究情绪指标指标单一、适宜性较差等不足,结合中国金融市场与国外市场相比仍然存在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市场投机较大、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等特点,提出了未来关于投资者情绪方面的研究应关注投资者结构、投资者心理、投资者指标构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伟  何建敏  
跳跃效应与传染效应是伴随金融市场的两种常规现象,特别是在危机爆发时期,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跳跃"在"传染"的推动下将引起本国与他国相关市场"跳跃",而这些"跳跃"也将因为"传染"进一步产生"跳跃"与"再跳跃",导致危机扩大化,可见,针对金融市场跳跃与传染效应的研究意义重大。次贷危机后国内外经济学家越发重视该方面课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主要从跳跃与传染效应的界定、模型与实证以及危机条件下传染效应研究几个方面,系统梳理和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澄  张羽  鲍新中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隐形投资者情绪指标的实际数据,构建中美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指数,以研究国际投资者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和不同投资者情绪的联动效应模型,研究不同的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是否显著;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以发现影响的趋势和程度。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之间具有传染性,且国际投资者情绪的传染性在解释中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时十分有效。该结论对保护信息不完全的投资者、防范情绪传染可能导致的风险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沈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的模型,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变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资产证券化和杠杆的变化对证券价格波动的影响,证券价格波动对银行利润、资产配置及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变化将导致证券价格波动,并通过财富效应等渠道对投资者造成财富和心理冲击,使得投资者情绪不稳定,而且银行风险资产的比例会顺周期变化;银行杠杆也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因为银行会在繁荣时期过多地进行资产证券化,衰退时期无法进行资产证券化;投资者情绪波动、证券价格波动及其强化机制危害了银行业的稳定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丁剑平  陈振瑜  相恒宁  
文章借鉴心理学家在赛马赌博中发现的规律,对股票市场的截面效应进行了理论推测。同时,通过构建一个新的投资者情绪指标,采用非参数统计和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情绪指标的变动对特征组合收益率的影响并给出解释,并通过考虑系统风险的情绪变化与其他情绪代理变量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皇甫玉婷  刘澄  王未卿  
文章选取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2009—2017年我国沪深A股和沪深300市场的非线性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有限元法来实证分析在"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用作用下,投资者情绪与资本市场稳定性二者间彼此作用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彼此间具有正向显著的关联关系、且二者变化趋势高度重合;同时"市场流动性"中介变量在投资者情绪对短期资本市场稳定性作用中具有正向显著的"传导效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明  
本文在梳理美国国债市场若干特征事实的基础上,从纵向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描述中国投资者在美国国债市场的投资行为。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美元汇率是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行为的影响因素,而美国国债收益率并非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债行为的长期决定因素;尽管中国投资者从投资行为来看似乎在美国国债市场与外汇市场同时扮演价格稳定者的角色,但中国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的行为一方面难以扭转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导致美元贬值。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的确是外汇市场上美元价格的稳定者,但并非是美国国债市场上的价格稳定者;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汇率变动的解释力显著高于对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行为的解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奚君羊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文章在分析我国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金融想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教育机制可以有效治理行为金融的非理性问题。同时,通过巧妙地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投资者教育实现证券市场稳定的动力学特征,从而首次在理论上解释了投资者教育对于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浩  
文章构建了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的传染性模型,对证券市场的负面信息造成损失的传染性进行研究,利用我国1992~2011年宏观金融数据计算证券市场的部门传染乘数和总传染乘数测度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认为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对证券市场本身以及整个金融系统会产生较大传染性,由于乘数作用的存在,负面信息的传播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但这种传染性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同时金融系统中不同部门的传染性也存在较大差别,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部门传染性和总传染性相对较低,较高的储蓄额保证了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健  陆阳  李国栋  庄新田  
本文采用2011~2017年我国开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及其重仓股数据,以基金投资中基于金融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情绪传染现象为切入点,从资金流动过程中反映情绪传染的角度对其进行量化,考察"基金投资者情绪→基金流量→基金投资组合→基金重仓股价格"的传导结果。研究发现:基金投资中的情绪传染与未来的重仓股收益显著负相关,即基金投资中存在因情绪传染而引发的"愚钱效应";进一步区分乐观情绪传染与悲观情绪传染,发现二者对重仓股收益存在非对称影响,乐观的情绪传染要比悲观的情绪传染影响更大。本研究从新的视角解释了基金投资中有关"愚钱效应"与"智钱效应"的争论,可为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及证券监管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郭春萌   葛锐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如何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可以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以及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可以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更显著,而在“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中则被显著削弱。本研究揭示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在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对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继晔  
"次贷"和欧债两次危机后,美国与希腊为代表的欧债危机国家复苏大不相同,比较其原因,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如投资基金、保险资金、养老基金处于与其GDP大致相似的数量级,成为股市复苏的中流砥柱。而以希腊为代表的深陷欧债危机各国则资本市场不发达,机构投资者弱小,公共财政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化解。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支持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资金、境外长期资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步扩大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范围、增加投资规模,成为我国继续城市化的资金推动主力,同时完善对资本市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