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8)
- 2023(9539)
- 2022(7706)
- 2021(6987)
- 2020(6110)
- 2019(14002)
- 2018(13992)
- 2017(27307)
- 2016(15290)
- 2015(17738)
- 2014(18388)
- 2013(18159)
- 2012(17045)
- 2011(15321)
- 2010(15659)
- 2009(14851)
- 2008(15105)
- 2007(14072)
- 2006(12290)
- 2005(11297)
- 学科
- 济(68694)
- 经济(68623)
- 管理(42527)
- 业(41430)
- 企(32221)
- 企业(32221)
- 方法(31218)
- 数学(27362)
- 数学方法(27039)
- 农(20217)
- 中国(18750)
- 财(16071)
- 业经(14790)
- 学(14613)
- 贸(13751)
- 贸易(13746)
- 地方(13335)
- 农业(13259)
- 易(13239)
- 制(12852)
- 银(10345)
- 银行(10315)
- 和(10209)
- 理论(10121)
- 融(9935)
- 金融(9933)
- 行(9793)
- 务(9485)
- 财务(9452)
- 财务管理(9418)
- 机构
- 大学(232564)
- 学院(230627)
- 济(95279)
- 经济(93212)
- 管理(84442)
- 研究(80075)
- 理学(72101)
- 理学院(71280)
- 管理学(69818)
- 管理学院(69407)
- 中国(60470)
- 科学(50388)
- 京(49898)
- 农(43518)
- 财(43023)
- 所(42406)
- 研究所(38440)
- 中心(36821)
- 江(36256)
- 业大(36065)
- 农业(34578)
- 财经(34208)
- 北京(31523)
- 范(31201)
- 师范(30846)
- 经(30831)
- 经济学(29629)
- 州(28693)
- 院(28118)
- 经济学院(26820)
- 基金
- 项目(147032)
- 科学(113867)
- 研究(105607)
- 基金(104994)
- 家(91848)
- 国家(91067)
- 科学基金(76497)
- 社会(66169)
- 社会科(62535)
- 社会科学(62513)
- 省(57664)
- 基金项目(55042)
- 教育(48985)
- 自然(48956)
- 划(48487)
- 自然科(47823)
- 自然科学(47808)
- 自然科学基金(46927)
- 编号(43743)
- 资助(43709)
- 成果(36334)
- 重点(33437)
- 部(32672)
- 发(31893)
- 课题(30221)
- 创(29375)
- 科研(28368)
- 创新(27589)
- 教育部(27558)
- 大学(27436)
共检索到348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强 陆钟武
工业化进程与资源消耗密切相关,GDP或人均GDP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本文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析了中美两国历史上单位GDP铜消费量(T)的变化,发现中国1960~2005年间单位GDP的铜消费量并未出现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美国1929~2005年间单位GDP的铜消费量基本上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在20世纪20~40年代T值在高位持续了一定年份,不过自1941年以后T值逐步下降,单位GDP的铜消费量降低了81%。GDP的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年下降率(t)是影响铜消费量变化的两个重要参数,对应不同的单位GDP铜消费量年下降率的假设,文章估算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指标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琛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因美国宣布加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美国参与并主导TPP发展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动因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对亚太区域合作的主导权之争。本文拟从国际政治经济学(IPE)角度分析研究中美两国关于TPP的博弈及相互影响,有助于加深对TPP扩张所产生国际政治经济影响的认识,并为我国下一步行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强 陆钟武
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铜消费量密切相关。本文由IPAT方程推导了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式,得出GDP的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年下降率(t)是影响铜消费量变化的两个重要参数。给出了中、美两国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曲线;中国1960-2004年间单位GDP的铜消费量并未形成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美国1941-2004年间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变化总体上逐年降低,1941年为17.80kg/104USD,2003年为2.56kg/104USD,单位GDP的铜消费量降低近7倍。对应不同的单位GDP铜消费量年下降率的假设,估计了未来25年内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指标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翔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令人堪忧的中国能源情势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安全亮起了红灯。今天,中国的能源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问题,也不再是能源产业自身发展和产业内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应该从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着手。鉴于此,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前后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中长期内影响中国整体能源消费状况的主要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实际上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却是最高的;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能源使用和消费体制正在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正确的能源战略完全有可能保障工业化目标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文章以铜、铅、锌、锡、铁、铝这6种矿产资源为代表,运用PMG估计法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与中国等5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金属矿产消费驱动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制造业增加值的提高会引起金属矿产消费量的增加;技术进步会引起锡、铁、铝消费量的下降;铜的时间趋势项为正,主要是因为电子消费品的广泛应用带动了铜消费量的增长;价格机制对金属矿产消费的影响主要在长期,且影响较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炳焕
消费者利用线上、线下的社区(团、群)、沙龙、培训等工具进行"连接",实现合作或互利消费的经济模式,包括拥有、租赁、使用或互相交换物品与服务、集中采购等方面的合作,被称为协同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是一种共享经济模式。协同消费理念是波茨曼在其《我的就是你的,论合作式消费的兴起》一书中提出的,她将协同消费模式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产品服务共享,如拼车、租车;第二是产品的再流通,如交换闲置物品;第三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海峰
支票一直是现金的主要替代支付工具之一,曾经在支付历史上占据显著地位。但随着银行卡等电子化支付工具的崛起,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支票在支付领域中的地位呈现逐步下降态势,支票截留和影像处理等电子化手段成为大势所趋。中美两国的支票在使用和处理上,地区和城乡差异同样存在。在退票率上,参照美国的标准,中国应该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支付 支票 电子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王华
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测定的中国工业化水平与能源密度的协整关系表明,中国工业化水平提高1%,能源密度下降0.33%,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可能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这与中国较低的人文发展水平相关,但随着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促进能源密度的下降,从而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工业化 协整分析 能源消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远强,蒋国洲
Taking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s the analytical start.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ble analysis on the harmony of the production value structure and labor structure and the consistency of labor productivity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of the Mainlanol and Taiwan.And explain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tial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and industry structure of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and industry structure of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结构变迁 两岸比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袁晓玲
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考察了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工业化水平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呈下降趋势;中国工业化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短期调整幅度较大;中国工业化水平对能源需求的贡献份额较小,能源需求不会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瓶颈。从目前实际出发,对短期调整效应较弱的工业部门实行节能技术改造,走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工业化 能源消费 实证分析 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涵 成金华
为了取得可靠的能源需求预测,本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等重要因素,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确定了输入向量集合和输出向量集合,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将我国1985-2009年能源需求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与仿真,并对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能源需求的演变并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到202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45.3亿t标准煤,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能源需求就越大。变量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也是能源需求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结构的调整,即便是微调,也会对能源需求...
关键词:
能源需求 城市化 工业化 支持向量回归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柴建 卢全莹 张钟毓 汪寿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电力需求量将持续上升。电力的充足供应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故合理准确的对电力需求进行分析及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分析我国电力需求现状,利用通径分析筛选电力消费需求的核心驱动因素。在模型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单变量(ETS、ARIMA模型)和多变量(情景分析)两个维度进行电力需求量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GDP每提高1%使得电力需求量提高0.5249%;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使得电力需求量提高2.2146%,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使电力需求量相应提高1.0076%。"十二五"末中国电力消费需求量将近61425.96KW/h,2020年中国电力消费需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潘峰 王琳
蓄积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蓄积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钢能够有效解决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基于钢的社会流动和蓄积过程,构建钢社会蓄积动态物质流分析模型,考察中国、美国和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钢社会蓄积水平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中、美、日三国具有相似的钢社会蓄积历程:在完成工业化以前,钢社会蓄积呈现出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再到迅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美、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人均钢存量先后达到11t/人左右的饱和水平,经济增长与钢消费趋于解耦。钢的社会蓄积与工业化进程有着内在的联系,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安 孙方方
运用我国1985-201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短期内,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短期和长期上,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只在长期上与能源消费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金融发展 能源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安 孙方方
运用我国1985-201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短期内,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短期和长期上,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只在长期上与能源消费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金融发展 能源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