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6)
2023(5082)
2022(4456)
2021(4085)
2020(3418)
2019(7737)
2018(7271)
2017(11988)
2016(7913)
2015(9643)
2014(9941)
2013(9133)
2012(8533)
2011(7677)
2010(8183)
2009(7363)
2008(7242)
2007(6881)
2006(6148)
2005(5711)
作者
(22226)
(18115)
(18022)
(17623)
(11562)
(8951)
(8719)
(7191)
(6978)
(6865)
(6364)
(6157)
(5961)
(5930)
(5892)
(5627)
(5617)
(5500)
(5436)
(5390)
(5064)
(4602)
(4515)
(4470)
(4282)
(4200)
(4156)
(4130)
(3923)
(3833)
学科
(24001)
经济(23968)
管理(19244)
(15687)
(13230)
企业(13230)
教学(11572)
教育(10354)
方法(10014)
中国(9100)
理论(8931)
数学(8707)
数学方法(8374)
(6951)
学法(6895)
教学法(6895)
(6605)
地方(6283)
(5753)
(5493)
业经(5340)
(4951)
贸易(4941)
学理(4868)
学理论(4868)
(4681)
农业(4386)
(4337)
研究(4267)
(4207)
机构
大学(110419)
学院(105403)
研究(36176)
管理(35227)
(34531)
经济(33391)
理学(29320)
理学院(28899)
管理学(28008)
管理学院(27816)
中国(25037)
(24574)
科学(22215)
(20657)
师范(20441)
(19234)
教育(18574)
(18267)
(17957)
中心(17389)
师范大学(16383)
研究所(16345)
北京(16260)
(16102)
(15337)
技术(14931)
业大(14828)
财经(13547)
(13382)
职业(12976)
基金
项目(65171)
研究(52882)
科学(49168)
基金(40824)
(34575)
国家(34203)
教育(29992)
社会(29007)
科学基金(28600)
(28337)
社会科(27267)
社会科学(27257)
编号(23724)
(23596)
成果(21998)
基金项目(20433)
课题(19545)
资助(18038)
自然(17241)
自然科(16827)
自然科学(16822)
(16564)
自然科学基金(16450)
重点(15512)
大学(15419)
(14629)
项目编号(14105)
规划(14042)
(13735)
(13455)
期刊
(40437)
经济(40437)
教育(39515)
研究(38862)
中国(32367)
学报(15538)
(15037)
(13815)
技术(13595)
管理(13471)
大学(13269)
科学(12476)
学学(10185)
职业(9900)
农业(9647)
图书(8949)
(8890)
金融(8890)
书馆(6782)
图书馆(6782)
高等(6641)
财经(6566)
(6295)
论坛(6295)
(5928)
技术教育(5912)
职业技术(5912)
职业技术教育(5912)
统计(5761)
(5735)
共检索到178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蓝江桥  冷余生  李小平  余敏  舒重胜  石绍应  
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 ,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思想观念、指标体系、实施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应相互借鉴和融合 ,建立能充分反映现代大学教学特点(学术性、民主性和自学性 ) ,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现代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飞虎  黄胜  邹立君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一体化实施的现状比较,其结果显示,美国高校课程教学一体化的实施效果优于我国高校。美国高校成功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一体化提供启示与借鉴:课程教学目标应突出针对性,课程教学内容应弹性化,课程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应多样性,课程教学应全面贯彻人才培养目标。并引发对其深层思考:加强对课程教学管理的基本认识,加强对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认知和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宏元  何泽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雷莉  雷华  
本文从方针、政策、组织机构、教学环境、考试评估、奖学金制度等方面对中、美两国对外语言教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剖析了美国对外语言教学的成功经验,指出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还不完善的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使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沿着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传海  宋涛  张素  
本文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可靠性为出发点,从评价点的设置、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三个方面分析讨论在实践过程中易于被忽视且对评价结果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并提出了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杰  
美国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不让一个儿童落后”。在这一理念支持下 ,其评价基准、功能 ,对评价结果负责的机构、维护学生择校权利以及评价导向等方面都有其特点。我国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上的上述诸方面与美国存在着差异 ,其教学评价的一些做法有违于素质教育应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宗旨。因此 ,应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 ,进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大学教师"近亲繁殖"曾经是美国高等院校中的普遍现象。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研究内容涉及"近亲繁殖"对大学教师个体和大学组织的影响,并在研究方法上逐渐完善。本文采用中国高校教师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并与美国学者的部分调查结果相比较。研究发现,"近亲繁殖"现象在中美两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中国大学"近亲繁殖"教师的学术产出和经济收入情况与美国差异较大。中国高校宜尽快建立起"近亲繁殖"的防范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建强  
构建日益完善的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激励广大大学教师积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无疑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其是否科学、完善,需要进行全面考察,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客观,同时,又要把握好准确度。既要重点对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也要关注其教学的其它环节;要关注同一大学教师对不同年级的授课情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夏晓勤  蓝劲松  
大学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主,以大学 体育新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四所个案大学体育文化概貌和价值观进行定性与定量描述的 基础上,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中美两国大学体育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 学体育文化概貌及其价值观与美国大学存在不少共同点,但存在更多的差异;美国的大学体育 借助多渠道、大规模、高质量的体育宣传,形成了比我国更具影响力的大学体育文化。据此,本 研究就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炜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这三个绝对指标方面,中国均远远高于美国;毛入学率和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两个相对指标方面,中国与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这两个相对指标的局限性和计算错误,导致了对两国间高等教育学生相对规模差距的高估。因此,在进行中外高等教育学生规模比较时,对毛入学率和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要合理使用和客观判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燕  
笔者在多年从事《资本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近几年在本门课程中实施的教学方法、讲授方式、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等几方面的教学改革举措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改革尝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茂丽  周德翼  周向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大豆生产不断发展和出口的不断增长,与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分不开的,国内支持政策有市场营销贷款补贴、贷款差价补贴、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促进出口的政策有出口信用保证项目、市场准入项目和国外市场发展项目。作为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国和第一大进口国的我国在大豆产业上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如美国。当前对大豆的支持政策主要是大豆良种补贴。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保护我国的大豆产业,我国有必要根据WTO准则制定一整套大豆支持政策,并采取一定的大豆产业保护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建东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需要学校和教师结合专业和课程的要求,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中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抽考制度,以其引导学校和教师提高课程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新铭  方修建  喻朝善  
课程是构成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体系的细胞,课程的教学质量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课程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及课程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将课程分为讲述型、行动导向型、操作型和实践活动型四大类,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聪  杨金泉  赵川平  吴光照  
笔者分析了造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公平的三个主要因素,指出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不完全性是造成评价结果不公平的关键因素,并就构建公平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出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