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6)
- 2023(7422)
- 2022(6291)
- 2021(6051)
- 2020(4939)
- 2019(11282)
- 2018(11053)
- 2017(21071)
- 2016(11992)
- 2015(13172)
- 2014(13599)
- 2013(13034)
- 2012(12168)
- 2011(10970)
- 2010(11361)
- 2009(10264)
- 2008(10430)
- 2007(9591)
- 2006(8608)
- 2005(8002)
- 学科
- 济(40740)
- 经济(40690)
- 管理(34651)
- 业(33510)
- 企(27246)
- 企业(27246)
- 方法(15758)
- 财(14153)
- 农(13546)
- 数学(13371)
- 数学方法(13100)
- 中国(12551)
- 制(11362)
- 贸(9990)
- 贸易(9985)
- 策(9833)
- 易(9675)
- 银(9508)
- 银行(9498)
- 业经(9317)
- 学(9258)
- 行(9079)
- 务(8852)
- 财务(8828)
- 财务管理(8800)
- 农业(8550)
- 理论(8464)
- 企业财务(8378)
- 融(8280)
- 金融(8279)
- 机构
- 学院(164442)
- 大学(160975)
- 济(65368)
- 经济(63693)
- 管理(59031)
- 研究(56700)
- 理学(49405)
- 理学院(48831)
- 管理学(47879)
- 管理学院(47549)
- 中国(44560)
- 财(34656)
- 京(33854)
- 科学(33448)
- 所(29263)
- 江(27773)
- 农(26987)
- 中心(26606)
- 财经(26044)
- 研究所(25927)
- 经(23532)
- 范(22328)
- 州(22241)
- 师范(22105)
- 业大(22083)
- 北京(21563)
- 农业(20950)
- 院(20646)
- 经济学(19711)
- 技术(19160)
- 基金
- 项目(100250)
- 科学(78159)
- 研究(76663)
- 基金(70686)
- 家(61115)
- 国家(60536)
- 科学基金(51263)
- 社会(46205)
- 社会科(43687)
- 社会科学(43674)
- 省(39722)
- 教育(36728)
- 基金项目(35803)
- 划(33378)
- 自然(32742)
- 编号(32639)
- 自然科(31990)
- 自然科学(31982)
- 自然科学基金(31432)
- 资助(30337)
- 成果(28285)
- 课题(23721)
- 重点(22811)
- 部(22457)
- 性(22401)
- 发(21660)
- 创(20726)
- 年(19756)
- 项目编号(19581)
- 创新(19291)
共检索到262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夏春秋 邵志勤
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利率的调整将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哪些指标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利用中美两国近三十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指标数据,实证利率对国民经济中重要经济运行指标的影响,认为中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发挥不足,美国的利率政策有效性发挥充分。同时分析了利率政策在两国产生不同的有效性的原因。并借鉴美国利率政策的实施经验,对如何增强中国的利率政策有效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利率 有效性 传导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进入1999年、2000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除日本外)普遍刮起一股升息风。其中,相当一部分国家为防止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及为改善国际收支、保持汇率稳定相应提高了利率并取得一定成效。相比之下中国的利率政策,自从1996年至今,连续降息七次而效果不显著,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美国利率政策的实施过程及成效,对中国利率政策的操作能获得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比较 成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涛 韩思达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决定了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基于预期理论与流动性升水理论,分析了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基准利率对不同期限国债利率的影响程度、时滞和持续性为衡量标准,运用我国2006—2019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美国1982—2008年的联邦基金利率(FFR),实证分析了中美两国国债传导的有效性。研究发现,SHIBOR和FFR均对不同期限的国债利率有显著影响,但SHIBOR的影响明显小于FFR。同时,我国国债利率对基准利率的脉冲响应水平和持续性低于美国。此外,对长期国债利率预期因素的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基准利率对短期国债利率预期的影响弱于美国。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弱于美国。适度增加国债市场体量、提高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和频率、改变当前国债市场的分割状态、改善投资者结构和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连娟
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美国与中国的利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与比较,说明中国的利率政策有效性较弱,并从中美利率结构、金融市场供求双方和市场体制方面,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最后就增强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安明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但至今仍未能统一人们对利率的认识。基于利率理论演变的简要回顾,重点对中西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利率政策 利率理论 利率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兴河
利率是一国经济的调节杠杆,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客观上要求政府能够运用利率杠杆有效地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从目前来看,我国对这一杠杆运用得并不成功,利率政策基本上没有起到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如何提高利率政策有效性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根据我国现实,本文从银行信用(广义概念)角度、立足于利率对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需求(主要是企业的货币需求)的影响,探讨提高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薇 苏应蓉 胡波
近年来利率政策对于我国平抑产出波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同时,我国汇改进程中不断扩大的汇率波动会通过利差、银行流动性等引起平衡表效应,并影响利率政策有效性。本文以融入了汇率波动及利率因素的均衡产出模型为基础,从利率与汇率的联动、银行流动性效应等多角度分析了汇率波动对平衡表效应从而对利率政策经济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汇率波动区间对于利率政策绩效的负面影响显著。本文认为,汇率波动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主要通过利率与汇率等渠道,而这些渠道的影响程度则与资产平衡表效应相关,所以政策措施也应立足于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金秋 肖艳 吴婷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肖利秋
文章通过对1996年我国连续降息以来利率对储蓄、消费以及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利率呈现低弹性特征。中央银行长期实行将利率维持在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的低利率政策是导致我国利率缺乏弹性的制度因素;作为利率政策效应发挥的微观经济主体,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降低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又进一步制约了利率政策效应的发挥,由此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利率政策仍不能有效地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冯俊新 刘铭哲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深陷长期停滞状态,欧元区与日本相继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打破了政策利率零下限的教条,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负利率政策可能的传导渠道和影响负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对现有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发现负利率政策较容易对市场利率和汇率等金融市场变量产生影响;但就实体经济复苏而言,负利率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增加贷款需求和供给。
关键词:
负利率政策 市场利率 汇率 信贷供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冯俊新 刘铭哲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深陷长期停滞状态,欧元区与日本相继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打破了政策利率零下限的教条,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负利率政策可能的传导渠道和影响负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对现有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发现负利率政策较容易对市场利率和汇率等金融市场变量产生影响;但就实体经济复苏而言,负利率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增加贷款需求和供给。
关键词:
负利率政策 市场利率 汇率 信贷供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东喜
中美两国利率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两国利率间具有显著的联动性,但影响程度具有不对称性。美国利率政策变化是中国利率变动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对中国利率政策影响较大,会引起中国利率同向变动。同时,中国利率政策变动呈现一定独立性,但对美国利率政策影响较小,不能显著引起美国利率政策改变。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利率 联动性 计量经济学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宪 夏仕龙
由于简单加总的货币供应量M2的局限性,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在探讨更贴近宏观经济变动的货币总量测度法,但一直没有定论。本文首先对现金等价货币总量、迪维西亚货币总量、简单加总货币总量这3种不同测度法下货币总量的合理性及其优劣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分析,然后通过边限协整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协整估计的实证研究,分析中美两国按照不同测度法所测算的货币总量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实证检验的结果发现,两国现金等价货币总量的需求函数都比各自的迪维西亚货币总量、简单加总货币总量的需求函数稳定,而且在每种测度法下,中国货币总量的需求函数都比美国货币总量的需求函数稳定。本研究结论说明,现金等价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强调2017年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健全利率的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研究框架,从理论上诠释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机理,实证检验了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管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利率政策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煜
近几年我国的央行行使的货币政策逐渐加强了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目的是避免出现以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的局面。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调整公众预期,即判断不可预期的和可预期的因素如何发挥作用。针对最近几年来尝试使用的利率政策工具,根据货币政策状态模型,将货币政策变化或者货币冲击分解成为规则部分和相机抉择部分,判断这些成分对于实际经济波动的解释效果。
关键词:
规则和相机抉择 成分分解 利率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