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6)
2023(10928)
2022(9413)
2021(8491)
2020(7336)
2019(16993)
2018(16800)
2017(32757)
2016(18083)
2015(20432)
2014(20832)
2013(21092)
2012(20490)
2011(18741)
2010(19205)
2009(17859)
2008(17991)
2007(16553)
2006(14599)
2005(13639)
作者
(56052)
(46920)
(46899)
(44402)
(29762)
(22503)
(21477)
(18327)
(17761)
(16895)
(16027)
(15667)
(15187)
(15094)
(14812)
(14639)
(14305)
(13963)
(13517)
(13513)
(12054)
(11787)
(11479)
(10663)
(10637)
(10624)
(10490)
(10468)
(9635)
(9514)
学科
(88781)
经济(88706)
(48049)
管理(45795)
(36472)
企业(36472)
方法(33852)
数学(29367)
数学方法(29115)
中国(25469)
(25422)
地方(25371)
业经(19740)
(18677)
(17864)
农业(17018)
(16605)
贸易(16595)
(16086)
(15931)
地方经济(14467)
(14260)
金融(14258)
(14184)
银行(14145)
(13671)
(12829)
(12775)
产业(12671)
技术(12545)
机构
学院(270908)
大学(270031)
(116320)
经济(113868)
研究(100905)
管理(98418)
理学(83218)
理学院(82136)
管理学(80766)
管理学院(80235)
中国(75410)
科学(62214)
(59318)
(53739)
(51875)
(51701)
研究所(48595)
中心(45285)
(43467)
业大(41334)
农业(40665)
财经(40408)
北京(38353)
(37873)
师范(37441)
(36346)
经济学(36031)
(35808)
(34749)
经济学院(32552)
基金
项目(171819)
科学(133361)
研究(126145)
基金(120797)
(105616)
国家(104675)
科学基金(87449)
社会(78524)
社会科(74451)
社会科学(74428)
(69356)
基金项目(63684)
(58104)
教育(57196)
自然(54676)
自然科(53338)
自然科学(53323)
自然科学基金(52373)
编号(51871)
资助(50379)
(43995)
成果(43110)
重点(39643)
(37951)
课题(37141)
(35575)
发展(35458)
(34883)
创新(33374)
科研(32638)
期刊
(136812)
经济(136812)
研究(83299)
中国(57807)
(48202)
学报(43583)
科学(39948)
(39241)
管理(35738)
农业(32627)
大学(32019)
教育(30711)
学学(30008)
(27471)
金融(27471)
技术(23789)
业经(23764)
经济研究(21826)
财经(19984)
问题(18842)
(17626)
(17333)
(14742)
技术经济(14529)
商业(13872)
世界(13304)
统计(13194)
图书(13032)
国际(12851)
(12661)
共检索到422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淑茹  徐丽丽  
一国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还必定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以美国的产业结构作为对比参照系,将中国的产业结构体系与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两国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总结出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是比重和结构偏离度仍然偏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趋势缓慢,制造业处在价值链底端;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村人口教育水平;加速第二产业调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坚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与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楼宏青  
介绍了美国数字图书馆预研工程、数字图书馆试验基地建设和各种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 ,以及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组织协调工作、网络和信息资源建设及数字图书馆技术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 ,指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南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进步的表现。本文对南京市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过程及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中发现了南京目前在产业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如二元经济结构较严重、重工业比重过高、技术含量不高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晓玲  
2005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和高级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进一步降低,工业生产速度不断加快,第三产业比重稳定增长。同时,西部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超过东部,具有比东部地区更为强大的产业结构演变动力。但是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比较缓慢,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突出的早产型特点。目前西部地区应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推进西部优势资源的规模开发,改善农牧业发展的条件,促进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快速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媛媛  孙志宏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在1998~2012年间的林业经济增长状况及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林业第一产业在结构素质、区域竞争优势方面问题突出,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其中二、三产业结构素质好,但竞争力较弱。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林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发展高质量的林业第一产业、推进第二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整合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颖  刘秋燕  
不同于其他以中国为样本、就中国谈中国的实证研究,本文以美国和德国为研究对象、使用变系数模型来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首先对美德两国的产业、就业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构建了常系数回归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定量分析了两国的产业特征对就业的影响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样本期内,美国在产业合理化上高于德国;在产业高级化上,美国的上升速度较德国更快,数值更大;泰尔指数与就业的增长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就业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为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傅连康  
产业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凭证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运作,基金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的产业或项目,以获取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的一种基金形态。产业基金的发展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的融资格局,加快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只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发展模式和监管体系,产业基金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洁雯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基础、发展路径与发展重点的不同,在产业结构上也有着较大的不同。文章通过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不同,双方的产业结构都能对彼此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邓尚民  袁玉珍  
发展迅速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增加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 会和选择。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是在CERNET建成后才开展的,与美国相比较,有计算机普及率、资源建设、运作模式等 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中,要实现硬件、软件建设两手抓,网络、卫星两手抓,教育软件开发和产业化两 手抓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胜  金雪涛  程静薇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成果是各产业间建立起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关联关系,日本学者地龙一郎将此现象定义为产业结构软化。产业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春华  
产业结构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熊春华产业结构状况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现在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产业结构的渐变过程,反过来.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领  
中美经贸关系高度互补,但中国外贸对美国的依赖性明显大于美国外贸对中国的依赖性。进口需求强劲增长直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愈来愈大,中国外贸条件的改善和外国对华投资的增加以及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对华贸易转移等因素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相比于美国,中国外贸结构具有"一强多弱"的特点,其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能吸收大量劳动力,但容易招致美国反倾销或"保障措施"的制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经济增长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换与过渡。由此,各个国家或地区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演进,进行产业结构转换,逐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本文剖析了日韩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和经验,这些经验对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平凡  
我国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且集中在浙江与广东省,最终产品主要是居民消费品,绝大多数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基本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且主要是中小企业,其中一些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衍生、裂变、创新与效仿是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方式。在一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起了重要作用。我国一些产业竞争优势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但目前只有纺织业主动提出以产业集群方式提升纺织业的竞争优势。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海峰  
我国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依据有关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提出我国应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及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给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传导机制及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