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3)
- 2023(12008)
- 2022(10129)
- 2021(9409)
- 2020(7450)
- 2019(16964)
- 2018(16442)
- 2017(30470)
- 2016(16189)
- 2015(18251)
- 2014(18171)
- 2013(18340)
- 2012(17800)
- 2011(16632)
- 2010(16965)
- 2009(15789)
- 2008(15476)
- 2007(13611)
- 2006(12709)
- 2005(12029)
- 学科
- 济(95981)
- 经济(95897)
- 管理(37721)
- 业(37060)
- 方法(29843)
- 中国(28973)
- 地方(27134)
- 企(26283)
- 企业(26283)
- 数学(25368)
- 数学方法(25226)
- 农(22709)
- 业经(18791)
- 贸(17694)
- 贸易(17679)
- 易(17027)
- 学(16905)
- 地方经济(16235)
- 农业(15747)
- 融(14717)
- 金融(14717)
- 制(14352)
- 发(14138)
- 环境(13872)
- 银(13819)
- 银行(13808)
- 行(13612)
- 财(13608)
- 和(11257)
- 关系(10936)
- 机构
- 大学(244973)
- 学院(244174)
- 济(118438)
- 经济(116480)
- 研究(99394)
- 管理(86306)
- 中国(75911)
- 理学(72209)
- 理学院(71223)
- 管理学(70289)
- 管理学院(69802)
- 科学(55875)
- 京(54704)
- 财(51184)
- 所(50741)
- 研究所(45760)
- 中心(42649)
- 江(41728)
- 财经(39998)
- 经济学(38630)
- 农(37639)
- 经(36403)
- 范(36047)
- 师范(35735)
- 北京(35464)
- 院(35319)
- 经济学院(34497)
- 科学院(30314)
- 业大(29904)
- 州(29675)
- 基金
- 项目(152198)
- 科学(121223)
- 研究(114517)
- 基金(112026)
- 家(98031)
- 国家(96868)
- 科学基金(81523)
- 社会(77338)
- 社会科(73500)
- 社会科学(73483)
- 基金项目(58023)
- 省(57450)
- 教育(50525)
- 自然(48207)
- 划(48101)
- 自然科(46991)
- 自然科学(46978)
- 资助(46741)
- 自然科学基金(46182)
- 编号(43368)
- 发(40114)
- 成果(36125)
- 部(35254)
- 重点(35098)
- 发展(33411)
- 国家社会(33328)
- 展(32907)
- 课题(31982)
- 中国(31530)
- 创(30747)
- 期刊
- 济(146683)
- 经济(146683)
- 研究(85569)
- 中国(55262)
- 财(35908)
- 管理(35750)
- 农(35673)
- 科学(34716)
- 学报(33767)
- 融(26907)
- 金融(26907)
- 大学(26098)
- 教育(25558)
- 农业(24927)
- 经济研究(24561)
- 学学(24313)
- 业经(21424)
- 财经(21004)
- 技术(20224)
- 问题(19235)
- 经(18517)
- 贸(17659)
- 世界(17066)
- 国际(16750)
- 业(14322)
- 技术经济(13403)
- 资源(12586)
- 经济问题(12045)
- 统计(11391)
- 经济管理(11160)
共检索到402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中美两国历史学、经济史学专家于1991年11月6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南山宾馆举行书评座谈会,高度评价张学恕副教授新作《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一书。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赵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长江口两港城经济发展史之比较陈争平不少学者论及上海城市发展历史时,把位于长江入海口,又有天然良港这两点,作为上海城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其实不尽然,与上海共扼长江入海口要冲的还有江北的南通。南通这个港口城市,也是江河海水运枢纽。在港口自然条件上,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佳
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通过劳动分工、生产专业化、商品化,依靠不断扩大的商品市场,在"斯密型动力"推动下有效缓解了日益严峻的经济压力,开启了经济转型的进程。通过转变,该地区的经济商品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都有明显的提高。然而,这种"斯密型动力"和生产"过密化"愈发展,对产生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就愈大、阻碍性就愈强。事实证明,这种早期的农村工业化并不必然导致近代工业化,长江下游地区(乃至全国)也并不存在一个类似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光明前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强 陆钟武
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铜消费量密切相关。本文由IPAT方程推导了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式,得出GDP的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年下降率(t)是影响铜消费量变化的两个重要参数。给出了中、美两国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曲线;中国1960-2004年间单位GDP的铜消费量并未形成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美国1941-2004年间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变化总体上逐年降低,1941年为17.80kg/104USD,2003年为2.56kg/104USD,单位GDP的铜消费量降低近7倍。对应不同的单位GDP铜消费量年下降率的假设,估计了未来25年内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指标间的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建
本文根据提高耕地粮食单产、饲料单产、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土壤持续生产力5个同步的要求,提出了长江下游沿江稻区两旱一水(即经济作物-玉米-水稻)新型种植方式,并以常规的两旱一水和麦稻两熟制为对照,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宗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海
1995年11月6—10日,来自京、津、沪三城的约20名学者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召开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会议规模不大,而学术讨论气氛十分活跃。每一位学者演讲后,其他学者都能对这一演讲直抒己见,学术批评气氛较浓;2、与会学者在进行经济史研究时,着眼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努力打破断代史界限,所研究的历史年限从明朝初年直至本世纪九十年代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宝仁 王戈
本文通过选取中美两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间接计算边际消费倾向,研究MPC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美国近二十多年的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中国,且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并且美国总体保持了较高的消费水平,进而发现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跟消费能力不足有重要关系。本文还研究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并从制度、文化和行政管理层面提出了改革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国银
中国完成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全球工业制造大国转型之后,又开始向服务经济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已经有部分著作从微观层面预测、规划、展望了中国迈向服务经济强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动力阻力以及产业发展模式;但是,从宏观层面研究服务经济的特征,将眼光放到世界经济发展史,又可将宏观经济发展做怎样的阶段划分、对服务经济性质进行怎样的定义呢?考察服务经济的衍生发展脉络,就要深入探究服务经济历史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如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之关系,以及产品与生产特征、劳动力地位与作用、经济生活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安之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列宁毕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特别是他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更为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特征.通读商德文同志的理论新作《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令人对之感受尤深.《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一书,系商德文同志长期从事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士贵 刘杨
本文主要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很显著的因果关系,但中国的金融相关率明显低于美国;中国的货币扩张系数明显地高于美国;中国的银行深度高于美国,而非货币金融资产发行系数、证券化率和债券发行度则低于美国。因而,中国应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不动摇,同时稳健地发展金融资产总量、优化金融资产结构、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体系整体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龙登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乡明
去年的12月20日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经济思想史学家马伯煌先生的八十华诞。在半个多世纪风雨如磐的岁月里,马老辗转南北,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历史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我国历史学界特别是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一代宗师。马伯煌先生于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毕业后,旋获硕士学位。同年,马老回国任东北大学教授、国民党政府经济委员会经济研究处副处长(处长为著名经济学家蒋硕杰先生)。东北解放以后,马老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多处任教。1952年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自1958年始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至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Joachim Von Braun Ashok Gulati Shenggen Fan 张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学惠
本文认为.中国和印度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本文对两国作用的共性作一探析。研究显示,两国作用的共性表现为中印在亚太经济发展中均具有大国意识、作用意识和理念、相同的作用方式和领域,这表明对21世纪初的亚太经济的认知与把握,还需要对中印两国在亚太经济发展中作用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亚太经济 作用 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