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7)
- 2023(11360)
- 2022(10186)
- 2021(9756)
- 2020(8399)
- 2019(19645)
- 2018(19433)
- 2017(37355)
- 2016(20693)
- 2015(23687)
- 2014(23683)
- 2013(22924)
- 2012(20901)
- 2011(18785)
- 2010(18822)
- 2009(17017)
- 2008(16458)
- 2007(14215)
- 2006(12345)
- 2005(10658)
- 学科
- 济(79857)
- 经济(79777)
- 管理(55736)
- 业(51373)
- 企(43876)
- 企业(43876)
- 方法(40652)
- 数学(35664)
- 数学方法(35034)
- 中国(20314)
- 农(18600)
- 财(18163)
- 学(17965)
- 理论(16428)
- 业经(16101)
- 地方(15437)
- 教育(14130)
- 贸(13867)
- 贸易(13860)
- 易(13448)
- 和(12739)
- 农业(12421)
- 技术(12071)
- 制(12039)
- 务(11735)
- 财务(11662)
- 财务管理(11643)
- 环境(11512)
- 企业财务(11055)
- 划(10642)
- 机构
- 大学(288777)
- 学院(282711)
- 管理(113193)
- 济(105580)
- 经济(103141)
- 理学(99206)
- 理学院(98070)
- 管理学(95799)
- 管理学院(95295)
- 研究(92089)
- 中国(64751)
- 京(61610)
- 科学(58821)
- 财(46815)
- 所(45828)
- 业大(43378)
- 农(43103)
- 研究所(42084)
- 中心(41103)
- 范(40748)
- 师范(40400)
- 江(39906)
- 北京(39169)
- 财经(38346)
- 经(34912)
- 农业(33801)
- 院(33557)
- 州(33023)
- 师范大学(32686)
- 技术(31107)
- 基金
- 项目(198928)
- 科学(155799)
- 研究(146331)
- 基金(142233)
- 家(123412)
- 国家(122397)
- 科学基金(105306)
- 社会(88862)
- 社会科(84145)
- 社会科学(84120)
- 省(78635)
- 基金项目(75417)
- 教育(70483)
- 自然(69939)
- 自然科(68366)
- 自然科学(68354)
- 自然科学基金(67026)
- 划(66467)
- 编号(60748)
- 资助(60052)
- 成果(50150)
- 重点(44565)
- 部(43830)
- 课题(42789)
- 发(41210)
- 创(41137)
- 大学(39215)
- 创新(38085)
- 科研(38032)
- 教育部(37810)
- 期刊
- 济(109183)
- 经济(109183)
- 研究(83985)
- 中国(54348)
- 教育(46047)
- 学报(45863)
- 管理(40862)
- 科学(40859)
- 农(38168)
- 大学(35707)
- 财(33961)
- 学学(32117)
- 农业(27322)
- 技术(26705)
- 融(19227)
- 金融(19227)
- 财经(17721)
- 图书(17615)
- 经济研究(17591)
- 业经(17325)
- 经(14993)
- 科技(14356)
- 业(14200)
- 问题(14041)
- 理论(13814)
- 技术经济(13622)
- 统计(13211)
- 实践(12928)
- 践(12928)
- 版(12734)
共检索到405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钢建
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而课程设置是本科教育的基础,课程设置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体现了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通过对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究隐藏在课程背后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中美 本科课程 培养模式 比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顶兵
本科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选取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中美公立大学为案例,对两校本科课程的总体要求、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特色,进而对我国高校深化本科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课程 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玲
对比研究中美研究型大学行政岗位设置,明晰岗位设置的职责和权限,对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关研究型大学校长、副校长、行政人员的岗位设置及汇报关系的对比研究,提出了改革我国研究型大学行政岗位设置及隶属关系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岗位设置 汇报关系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凤春
课程结构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大学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实践命题。在课程实践领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有的教育实践中,课程的许多问题都与课程结构休戚相关。笔者从课程内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以及课程结构的序变能力等视角出发,对中美研究型大学课程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课程结构 课程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乐毅
亚洲一流大学都十分注重本科课程设置的顶层整体设计及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课程为载体,大力推行以基本素养和全人教育为目标的通识教育。设置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强化课程管理与教学质量监督是亚洲一流大学保障其课程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而重视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进,强化学分制管理,倡导教学方式变革,是其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的共同经验。我国大陆研究型大学在实施本科教育改革时,可研究借鉴亚洲其他国家一流大学以及我国港台名校的课程设置模式与管理经验,以加快内涵发展与改革创建步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就业压力的激增,客观上要求本科教育的定位不得不做新的调整,由面向少数人的特权向更多人的权利过渡。因此,尊重本科生的学习选择权利,增强其专业与课程学习的社会适应性,强化培养方案与课程结构的弹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与差别化发展,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结合欧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发现我国本科教育存在学分要求总量大、课程门数过多、内容庞杂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匆忙而又浅尝辄止。而且,因为培养方案相对单一、课程体系与结构过于刚性,压缩了学生专业与课程学习自主选择的空间。专业教育口径过窄问题依旧存在,不同模块与专业方向的选择余地有限,弱化了学生面向社会职业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此,压缩本科课程总量要求,弱化课程体系的统一性与课程结构的刚性,进一步丰富课程与项目资源,增强学籍管理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选择留置空间并提供多元发展通道,应是当前本科课程体系与结构变革的基本策略,也是保障学生学习自由权利和强化个体责任担当意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根本。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课程要求 课程结构 多样化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庄丽君 刘少雪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是奠定高层次人才后续教育和终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研究型大学特有的师资、设备、学科专业和生源优势,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博耶报告"的10条建议为参照,以"博耶3年后报告"和我国14所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为依据,对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和诊断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趋势,以期给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理论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教学 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东
本文以美国9所一流大学为主对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在专业类型与学位授予、专业名称、同一领域的专业设置、跨学科专业及个人专业、专业设置权限等方面存在不同;与中国相比,美国大学在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更强的个性。文章指出,与政府管理机关相比,高校对学科变化发展、入学市场和人才需求市场有着更快更准确的把握,专业设置权应当下放给高校;同时,只有将专业设置权下放,才能形成多样化的跨学科专业和个人化专业,培养创造性人才。我国专业设置改革的方向应是下放专业设置权以增强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活力,改革步骤应采取渐进方式。
关键词:
专业设置 高等教育 本科 中美 比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大军
目前,大学本科课程是在学生不在场的情况下,由专家学者按照学科规律和市场需求设置出来的。学习权理论为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和获得选课指导提供了合法性、正当性的理由。因此学科课程的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应该有学生代表作为具有发言权、表决权的独立主体参与其中。当学生囿于自己的见识、理解水平,没能合理地选择出能够实现其发展目标的课程结构时,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指导,确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基本素质、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有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基于目标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
学习权 课程设置 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常桐善
研究利用调查数据对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入学和调查时的15项基本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除了在入学和调查时的外语水平高于美国学生外,其他14项基本能力都显著低于美国学生;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清晰有效的写作能力等9项能力在调查时与美国学生的能力差距比入学时有所拉大。从招生、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国际化、教学环境、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建议中国研究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优先考虑本科教育,制定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有效地实施大学招生"综合评价"制度,重新审视"以学生为中心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文娟 黄建忠 高运胜
中美研究型大学在教育理念、学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效果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不同。美国大学本科奉行经济学通识教育理念并衍生出卓越教育目标,以学位课程设计为核心带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等为实现卓越教育目标服务。我国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职业化色彩浓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和效果等都服务于职业目标要求。我国研究型大学要加快本科经济学教育"去职业化"的改革步伐,提高经济学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以卓越教育为目标,推动学位课程设计改革,改善教学方法和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波 李劲湘 邱意弘 魏佳妮
"以人为本",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下分析美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能够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以美国六所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对美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体系化分析,发现其具有三个独特的特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展导向确立培养目标;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培养目标导向确定能力培养要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要素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活动。这从三个方面给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培养目标寄予学生高期望;要素设置给予学生充分选择权;设置顶峰课程或项目、提供本科生科研机会,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凤娟
目前,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自由选修型、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和核心课程型。这几种课程设置模式呈现的共同特点为:重视通识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课程设置的国际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也在发生变化,如学校教育由单纯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能力型和全面素质型人才的转变;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开放性、人文性和现实性;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平衡性。
关键词:
美国大学 本科课程 设置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文 赵文华
现代大学已走出象牙塔而越来越处于社会的中心,其作为一个有输入与输出的系统,必然要重视运行的效率。设置大学的管理岗位、清晰各岗位的隶属关系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是提高大学运行效率的一个基本途径,因此,对大学管理岗位设置的研究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比较了中、美7所研究型大学的管理岗位设置并提出了对改革我国大学管理制度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管理岗位 比较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丽娟 朱巧青
通过比较国内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岗位设置,分析两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岗位设置异同,从优化组织结构、弹性原则、分类管理、按需设岗等几个方面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岗位设置 研究型 大学图书馆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