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0)
- 2023(3423)
- 2022(2723)
- 2021(2802)
- 2020(2052)
- 2019(5023)
- 2018(5113)
- 2017(6730)
- 2016(5168)
- 2015(6089)
- 2014(6257)
- 2013(5069)
- 2012(4688)
- 2011(4503)
- 2010(4877)
- 2009(3579)
- 2008(3388)
- 2007(3185)
- 2006(2889)
- 2005(2798)
- 学科
- 教育(19390)
- 中国(12743)
- 理论(6914)
- 教学(6677)
- 济(6562)
- 经济(6560)
- 管理(6082)
- 业(4968)
- 学(4215)
- 发(3735)
- 发展(3609)
- 思想(3591)
- 政治(3492)
- 展(3487)
- 革(3381)
- 学法(3371)
- 教学法(3371)
- 学校(3352)
- 高等(3352)
- 思想政治(3300)
- 政治教育(3300)
- 治教(3300)
- 德育(3265)
- 研究(3248)
- 农(3225)
- 企(3218)
- 企业(3218)
- 改革(3192)
- 学理(2993)
- 学理论(2993)
- 机构
- 大学(58720)
- 学院(56058)
- 教育(27890)
- 研究(23222)
- 范(20295)
- 师范(20254)
- 师范大学(16860)
- 职业(14926)
- 京(14546)
- 技术(12903)
- 济(12684)
- 管理(12447)
- 科学(12295)
- 经济(12061)
- 所(11220)
- 教育学(10839)
- 江(10491)
- 理学(10437)
- 北京(10320)
- 职业技术(10253)
- 理学院(10170)
- 研究所(10130)
- 中国(9787)
- 管理学(9778)
- 管理学院(9620)
- 中心(8822)
- 技术学院(8697)
- 院(8387)
- 教育学院(8013)
- 州(7945)
共检索到99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逯长春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对促进中国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这种转向具有逻辑必然性。一方面,表现为深刻的社会背景,如生产方式转变、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内嵌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的学理逻辑中。中等职业教育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已具有坚实的政策依据和实践基础。同时,新的转向预示着人才培养逻辑的转变,要求重设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重塑教学活动。此外,这一转向也要求围绕升学各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制度改革与建构。例如,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职教高考”升学制度、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制度和中职教育课程开发制度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伟平 徐国庆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其内涵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设职业教育教学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这一体现的建构需要从七个方面进行,同时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并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
关键词:
就业导向 教学改革 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光 黄凤文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在指导实践教学过程中,已凸显其重要作用;但同时在个别地区、个别领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成绩 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庄曼丽
就业导向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甚至表现出失真现象。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这种失真现象表现为:就业导向执行异化、就业导向执行表面化、就业导向执行扩大化、就业导向违背性执行等。对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减少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办学方针政策执行失真的对策和建议,将有助于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更好地贯彻实施。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导向 政策执行失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建云
长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主导理念。回溯历史,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诞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在新时期,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受到愈来愈多的质疑,主要原因在于,不少人并未真正把握其本质内涵,片面地将以就业为导向理解为以就业率为导向,认为追求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必然会忽视学生的个性生涯发展,认为升学热潮背景下没有必要再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了厘清上述认识误区,必须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改革,包括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开发中国特色国家资格框架;加强市场调研,建立区域层面岗位供求信息机制;落实教学标准,明确技术技能人才独特培养规格;拓宽学校功能,实现学校职业教育办学平台化;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台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渠道畅通,升学方式多元,升学比例逐年攀升,逐步进入升学导向阶段。这一取向是在经济需求、市场驱动、政策鼓励及传统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升学渠道的畅通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但也引发一些问题。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升学导向的成败得失,大陆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拓宽生源渠道,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增强对于公民的吸引力。
关键词:
台湾 中等职业教育 升学导向 大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社光 张建文 惠均芳 高居红
本文所指的"课程改革"是广义上的课程改革,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改革,即课程方案改革。笔者在调查分析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企业和学生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就业导向办学指导方针下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及建议,并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开发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广俊
近年来,我国对中等层次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中等职业教育连续数年保持95%以上的高就业率。但是较高的就业率并不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弹性的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力图发现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小浩 李莹
本文使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调查数据,从社会分层、待业时间以及就业质量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城镇的中等职业教育,试图从就业的角度回应中国中职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中 就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陈炯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为了使中等职业教育摆脱困境,俄罗斯政府相关部门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突破口,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中等职业教育重新走上发展之路。
关键词:
俄罗斯 中等职业教育 劳动力市场 就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小浩 李莹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调查数据《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从社会分层、待业时间以及就业质量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城镇的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结果表明,中等教育类型对于社会分层的作用并没有人们预计的那么严重;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相比普通高中毕业生经历了较短的从学校到工作的心理调整期,从而待业时间缩短;在就业质量上,中等职业教育的长期优势表现不明显。研究期望从实证的角度特别是从就业的角度回应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多种挑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桂珍
本文在调研贫困地区中职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贫困地区中职生"打工式"就业的意义,总结了以职业教育为主导的劳务输出模式的优势,提出了贫困地区中职生"打工式"就业发展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涵
就业导向是针对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和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出现偏离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导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它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会给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就业导向是政策层面的术语,从教育的自身规律出发,职业教育应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
关键词:
就业导向 误区 反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光琳
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必将对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就业指导及办学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就业导向 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万军 张彬斌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维持合理的教育收益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从职业收入、职业获得和户籍转变的视角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收益变迁,利用教育类型和毕业队列差别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高等教育扩招对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扩招前,中等职业教育相对普通高中教育具有明显的收益优势,但高等教育扩招之后这种收益优势逐步丧失。这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对家庭吸引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基于假设队列方法和PSM方法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认为,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需要使两种教育模式维持相对合理的教育收益,发展职业教育既需要增加职业教育招生数量,同时需要提高供给质量使职业教育维持合理的市场回报率。职业教育收益来源于职业技能的市场溢价,可以利用相关政策提高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通过提升职业教育收益率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当然,在一个技术快速变迁的时代,职业教育同样应该重视学习能力和技能更新能力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