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9)
- 2023(10554)
- 2022(8152)
- 2021(7430)
- 2020(5479)
- 2019(12378)
- 2018(12289)
- 2017(21421)
- 2016(12904)
- 2015(14538)
- 2014(14898)
- 2013(13649)
- 2012(12881)
- 2011(11944)
- 2010(12299)
- 2009(10819)
- 2008(10632)
- 2007(9788)
- 2006(9112)
- 2005(8828)
- 学科
- 济(50771)
- 经济(50725)
- 业(26092)
- 管理(26049)
- 中国(25754)
- 教育(20295)
- 地方(19140)
- 农(17874)
- 企(17656)
- 企业(17656)
- 业经(14520)
- 发(13886)
- 农业(12447)
- 学(12341)
- 发展(11373)
- 展(11246)
- 理论(10921)
- 方法(10590)
- 地方经济(10345)
- 融(9659)
- 金融(9659)
- 银(9611)
- 银行(9595)
- 行(9426)
- 技术(9046)
- 制(8978)
- 财(8559)
- 数学(8311)
- 数学方法(8196)
- 产业(8142)
- 机构
- 学院(173347)
- 大学(172211)
- 研究(70631)
- 济(64042)
- 经济(62344)
- 管理(53645)
- 中国(48030)
- 理学(44004)
- 理学院(43323)
- 管理学(42367)
- 科学(42175)
- 管理学院(42022)
- 京(40139)
- 所(36472)
- 范(35556)
- 师范(35296)
- 教育(33457)
- 研究所(32884)
- 江(30379)
- 中心(30080)
- 农(29614)
- 财(29537)
- 师范大学(28615)
- 北京(26853)
- 院(25610)
- 技术(25053)
- 州(24320)
- 业大(22963)
- 农业(22623)
- 财经(22071)
- 基金
- 项目(106343)
- 研究(87744)
- 科学(84281)
- 基金(70159)
- 家(60426)
- 国家(59651)
- 社会(52776)
- 社会科(49596)
- 社会科学(49588)
- 科学基金(49430)
- 教育(46913)
- 省(45254)
- 编号(39164)
- 划(39152)
- 基金项目(35309)
- 成果(34487)
- 课题(31899)
- 发(30863)
- 自然(27478)
- 资助(27097)
- 自然科(26762)
- 自然科学(26754)
- 年(26693)
- 自然科学基金(26241)
- 重点(26178)
- 发展(25377)
- 展(24891)
- 规划(23885)
- 部(23679)
- 性(22793)
- 期刊
- 济(83832)
- 经济(83832)
- 研究(65472)
- 教育(56500)
- 中国(52610)
- 农(30029)
- 学报(25431)
- 科学(23908)
- 管理(21877)
- 财(21054)
- 农业(20726)
- 技术(20506)
- 大学(20461)
- 融(18294)
- 金融(18294)
- 学学(17497)
- 职业(15913)
- 业经(15531)
- 经济研究(13051)
- 坛(11204)
- 论坛(11204)
- 业(11034)
- 问题(10917)
- 财经(10889)
- 技术教育(10811)
- 职业技术(10811)
- 职业技术教育(10811)
- 发(10155)
- 图书(9575)
- 经(9562)
共检索到295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逯长春 谢登斌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是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具有紧密关联的六重逻辑。动力逻辑表明,更好地服务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功能逻辑表明,应从功能的实践转换视角审视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实现;类型逻辑表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存在学校外部多样形态和学校内部多样形态;课程逻辑强调,应建构适配于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梯度性和广度性课程;衔接逻辑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应关切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制度逻辑强调,必须重视建设与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相适配的制度。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多样化发展 逻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正处于极度不明确状态。其形成并非源于自身直接遭遇的困难,而是非教育研究者对当前教育问题的不合理归因。根本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大规模发展后一直没有完成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必要性的理论研究。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属性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初中毕业生学业成绩分化程度;(2)高中阶段学生的就业需求;(3)高等职业教育对职业基础教育的需求;(4)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融通改革趋势。在办学模式上,就目前我国现实条件看,举办完全型态的综合高中非常困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星霞 高广骅
王星霞、高广骅在《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4期中撰文,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行政逻辑表现出发,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行政逻辑的发展困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超越行政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模式转换与政策创新。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陆续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文件,确保和指导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各级政府部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文本分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行政逻辑 模式转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丽亚
涉藏地区一直是我国民族政策关注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涉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布局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长期影响,青海涉藏地区职业教育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校企合作不到位、专业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特色化办学等途径着力加以解决,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民办职业教育 青海 涉藏六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南中
职业教育作为以技术技能形成为核心任务的教育形式,其发展受到知识逻辑、专业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共同作用,它们分别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和动力。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三者之间相互融合,达到职业教育促使人类在世界上的"诗意居住"和"精神幸福"的目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秋晨 徐国庆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多样化,体现在形式和分类的多样化,涉及到办学主体、学校性质、名称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四个分类标准;以及构建贯通路径的多样化,包括双向选择式贯通路径和进阶选择式贯通路径。对欧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多样特征的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形式和分类的多样化,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体系;而中等职业教育在构建贯通路径多样化时,要重点考虑普职融合问题,同时要和高等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士会 张钰与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重逻辑”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对助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发展新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是优化类型定位,明确职业教育独立形态的本位逻辑;二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目标逻辑;三是完善体系布局,满足人民多元化职业教育需求的结构逻辑;四是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功能逻辑;五是改革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治理逻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变革,是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思想革命、制度创新和社会转型的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大国的现代化,是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全面现代化。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促进力量。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但其真正获得蓬勃发展的强劲驱动力量并赢得了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和经验的时期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于志晶,2006)。正如有研究者提出的,“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费正清,1991),在1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
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留宝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语境中,政府极力强化的重点是扩大招生规模,而忽视中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这不仅导致其吸引力日趋下降,而且导致学生的主体结构发生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政府着力构建系统的学生资助体系以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资助体系 江西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淑云 祁占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以扩大规模为重点的政策发展阶段(1978-1984年)、注重规模与质量并行的政策提升阶段(1985-1996年)、以巩固提高为主的政策转向阶段(1997-2001年)、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政策可持续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这一演进中,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多元主体利益为驱动的动力形成机制、由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为目标的政策价值取向、以课程与教师及经费的规范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与政治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展望未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应建立以"统一协调、简政放权"为根本的动力形成机制、渗透以"多元取向"为中心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以督导与评估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体现以民意表达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蓉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是应对数字经济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能够为其专业发展带来新动能、新要素、新工具、新方案。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在逻辑上要遵循“适用“”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在遵循教育规律与科技原理的前提下高效推进。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在发展进阶上表现为建构数字化思维、推进制度化升级、赋能“三教”改革、创建资源平台、优化治理模式五个维度。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技术 职业教育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小青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在发展特征上,其要具有高水平的支撑经济能力、高质量的现代职教体系、高标准的人才培养能级、高效能的产教融合实力;在发展逻辑上,要对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遵循规模与质量相统一、兜底与赋能相统一、技能与德育相统一、升级与创新相统一、内生与外联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在发展路向上,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目标,丰内涵以实现发展的新质量、强类型以建构发展的新体系、优治理以生成发展的新生态、促开放以贡献发展的新方案。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特征 逻辑 路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向来有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等不同角度的争论,其争论又对职业教育政策供给、学校管理理念、教育教学设计等产生重大影响。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因此,如果用"白马非马"的思维方式将之从培养人的大教育中剥离出来,并过于强调用技术和工具价值去审视,既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实际,又不符合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在中国现实背景下,必须用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考量职业教育,并据此采取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诸多措施。
关键词:
技术理性 工具理性 人文理性 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这一背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高质量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什么?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换,从依靠要素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霓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国际化人才流动推动了世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目前国际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认证主体多元且具有中介性,认证标准兼顾一般性与特殊性,认证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认证机制注重内外部评估相结合。为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应借鉴国际经验,厘清政府职能边界,推进管、评分离;加强元认证制度建设,保证专业认证质量;强化专业举证,促进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引进国际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专业认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