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8)
2023(5564)
2022(4402)
2021(4524)
2020(3554)
2019(8108)
2018(8269)
2017(13860)
2016(9458)
2015(10881)
2014(11001)
2013(9825)
2012(8883)
2011(8416)
2010(8838)
2009(7584)
2008(7346)
2007(7010)
2006(6429)
2005(5682)
作者
(22424)
(19438)
(19079)
(18150)
(11828)
(9425)
(8576)
(7689)
(7584)
(6901)
(6518)
(6423)
(6324)
(6071)
(5999)
(5983)
(5861)
(5548)
(5530)
(5495)
(5274)
(5026)
(4878)
(4796)
(4635)
(4428)
(4310)
(4224)
(4092)
(4054)
学科
(43606)
农业(28972)
(25385)
经济(25366)
(23812)
教育(21456)
中国(14590)
业经(11017)
(10318)
农业经济(9708)
发展(9482)
教学(9370)
(9358)
管理(9081)
理论(8910)
(8829)
农村(8824)
(6973)
(6675)
劳动(6675)
土地(6634)
地方(6482)
收入(6344)
农业劳动(6297)
人口(6198)
(6094)
(6080)
及其(5950)
(5849)
动力(5791)
机构
学院(116427)
大学(111627)
研究(44408)
(43071)
(38364)
经济(37284)
管理(34527)
农业(32553)
教育(30447)
理学(29897)
理学院(29501)
管理学(28766)
管理学院(28547)
(27390)
师范(27243)
中国(27129)
科学(26711)
(25011)
业大(24820)
(22844)
师范大学(21454)
(20835)
研究所(20718)
中心(19977)
职业(19868)
农业大学(19837)
技术(19592)
北京(16102)
(15751)
(15512)
基金
项目(73159)
研究(65777)
科学(57627)
基金(45514)
教育(39163)
(38628)
国家(37934)
社会(36679)
(34197)
社会科(33783)
社会科学(33776)
编号(33473)
科学基金(30765)
成果(28662)
(28661)
(26646)
课题(26272)
基金项目(23739)
(22684)
(19113)
规划(18673)
(18334)
(18096)
重点(17943)
资助(17147)
(16744)
自然(16472)
发展(16132)
自然科(16017)
自然科学(16013)
期刊
教育(56094)
(50866)
经济(50866)
(50617)
研究(42200)
中国(41709)
农业(34588)
学报(18360)
技术(16384)
职业(16142)
大学(16039)
业经(15950)
科学(15946)
(15499)
学学(13630)
农业经济(13102)
农村(12653)
(12653)
技术教育(10792)
职业技术(10792)
职业技术教育(10792)
(10225)
金融(10225)
农村经济(8561)
(8285)
(7975)
问题(7855)
世界(7197)
(7172)
论坛(7172)
共检索到190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天聪  章志平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究竟由谁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为双赢之策,既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平台,又可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探索自身的变革路径,还需要国家政府提供制度政策上的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入选理由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热点,研究了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系、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模型及培育理念等基本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玉萍  张瑞华  
目前,"农民荒"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需要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培育出更多适合目前农村发展现状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应实施分类培养和分型发展的机制、拓宽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途径、构建起严格的农业准入制度、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等等,从而确保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石伟平  
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内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代农业发展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以高级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目前我国涉农高职偏少、涉农专业生源不足、离农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与现代农业脱节、"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完善等问题突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改变出口和入口两难现象;优化涉农专业群结构,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度"和"吻合度";基于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结构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校企协同,创新开放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志增  
培育新型农民,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近年来,河北省实行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把招生对象由原来的以初中应届毕业生为主扩展到20-45周岁的在乡农民,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使学生学习不离家门、致富不离土地,探索了一种培育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农村现代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本质区别,它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其提供人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不能自发成长,需要精心培育,其中,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重要途径。但是,如何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复制,人们对它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毅  龚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和韩国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和特点,从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际要求出发,得出了更新培育观念,注重"农民"身份到职业的转换;理顺培育思路,注重培育系统性与实效性;重视培育过程,注重培育的公益,排除功利;优化培育环境,实现培育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等4方面启示,以期为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立民  钟宇红  马浩  
"农民荒"实际上是农业接班人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主要表现为自然村庄不断消失,农业人口数量下降以及以老、妇、幼为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职业人",是产业农民也是专业农民,是一种职业表征而不再具备身份属性。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农民荒"的主要出路。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合理界定其培育对象与范围,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培育体系,创新多样化的培育模式以及要加大法律政策及制度供给来提升培育的实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智奇  齐国  杨慧  赵娉  白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又一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开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本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俊玉  史翠林  张丽  
实施面向广大农村生源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对其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或转为城镇企业的工人有其重要影响。这种活动即可为国家城镇化转型期的经济发展提供带动力,又为中等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上升空间。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机制,关键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水玲  赵奎皓  
调查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农村有强烈情感,对教育培训和应用农业科技持积极期待,且具有丰富的农事实践经验与能力。尊重释放这些潜在优势与经验能力,是优势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逻辑起点。构建"一主多元"教育培育体系,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明确发展定位、教授从业技能,关怀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建立表达高期望、提供机会促进发展是优势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效果提高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丽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都将是空谈。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普遍滞后,各地区对其重视的程度较低,各类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的比例较小,职业教育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重在做好几个方面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方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实效;政府主导,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转变观念,正确看待职业农民内涵;制定政策,助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志玉  
首先,对近三年来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三方面特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在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培育体制、宣传力度、培育方式、培育手段、实训条件及后续服务等方面。在对被调查农民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市场化运作、资格认定、培育模式、培育方式和课程设计六个方面设计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