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4)
- 2023(10076)
- 2022(8033)
- 2021(7531)
- 2020(5525)
- 2019(12726)
- 2018(12478)
- 2017(21604)
- 2016(12893)
- 2015(14455)
- 2014(14403)
- 2013(13375)
- 2012(12763)
- 2011(11808)
- 2010(12175)
- 2009(10785)
- 2008(10572)
- 2007(9614)
- 2006(8729)
- 2005(8349)
- 学科
- 济(46692)
- 经济(46650)
- 管理(27181)
- 业(25888)
- 中国(23003)
- 教育(21579)
- 企(18788)
- 企业(18788)
- 地方(17909)
- 农(15957)
- 业经(13272)
- 发(12293)
- 理论(12218)
- 农业(11181)
- 学(10585)
- 方法(10187)
- 地方经济(9907)
- 发展(9798)
- 教学(9751)
- 展(9671)
- 财(9071)
- 融(9039)
- 金融(9038)
- 银(9016)
- 银行(9008)
- 技术(8889)
- 行(8811)
- 制(8471)
- 环境(8195)
- 数学(7834)
- 机构
- 学院(167280)
- 大学(164384)
- 研究(64837)
- 济(59164)
- 经济(57444)
- 管理(52129)
- 中国(44307)
- 理学(42840)
- 理学院(42155)
- 管理学(41301)
- 管理学院(40946)
- 京(38395)
- 科学(37743)
- 范(35212)
- 师范(34970)
- 教育(33994)
- 所(32649)
- 江(29706)
- 研究所(29153)
- 财(28311)
- 中心(28235)
- 师范大学(28215)
- 北京(26073)
- 技术(25387)
- 农(24887)
- 职业(24154)
- 州(24138)
- 院(23758)
- 财经(20952)
- 业大(20482)
- 基金
- 项目(100997)
- 研究(87328)
- 科学(79810)
- 基金(64693)
- 家(54455)
- 国家(53674)
- 社会(51071)
- 教育(48049)
- 社会科(47939)
- 社会科学(47933)
- 科学基金(44772)
- 省(44060)
- 编号(40139)
- 划(37758)
- 成果(35428)
- 课题(32807)
- 基金项目(32596)
- 发(29449)
- 年(28404)
- 资助(25083)
- 重点(24782)
- 发展(24466)
- 规划(24291)
- 展(23982)
- 自然(23931)
- 自然科(23242)
- 自然科学(23239)
- 项目编号(23153)
- 性(22794)
- 自然科学基金(22767)
- 期刊
- 济(79114)
- 经济(79114)
- 研究(63850)
- 教育(60819)
- 中国(52917)
- 农(25088)
- 技术(21637)
- 管理(21413)
- 财(21153)
- 学报(21063)
- 科学(20229)
- 职业(17817)
- 大学(17637)
- 农业(17609)
- 融(17247)
- 金融(17247)
- 业经(15282)
- 学学(14604)
- 经济研究(12177)
- 技术教育(12110)
- 职业技术(12110)
- 职业技术教育(12110)
- 坛(11423)
- 论坛(11423)
- 财经(10159)
- 发(10016)
- 图书(9923)
- 问题(9658)
- 业(9289)
- 经(8892)
共检索到287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晔 李礼 刘青宜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构建、个体多样化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功能定位优化,办学规模适宜,办学质量提升。从对接产业发展、促进中职自身发展、服务个体成长成才三个层面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强化市域统筹,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职教育关键办学能力;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畅通中职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宗诚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应在全球化劳动力需求、国家外交大局、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等方面充分理解其价值意蕴,从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规模、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等方面了解其现实发展状况,从国家统筹、项目合作、数字赋能等方面规划未来发展路径,从而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际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晔 宗诚
文章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计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思路,明确不同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职业高中以学生自由选择为前提,服务多样化人才培养;中等专业学校以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服务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工学校以社会服务为导向,聚焦促进个体创业就业。在此基础上,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的实践路径: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满足个体多样化教育需求;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畅通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持续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重塑中等职业教育新形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扬 乐晶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阶段,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村人口技能素质、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资本"引入到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技能资本"的概念:技能资本的在体化、集体化和象征化过程从本质上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丰富农村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内在参与以及重构乡村社会认同的价值意蕴,形成"资源—参与—认同"的乡村内生发展逻辑理路。最后,从技能资本视域出发,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林才 王建林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书琪
建设职业教育强国需要坚定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共建职业教育现代化新形态。以诠释与认同为趣旨、以自识与同构为意旨、以融生与互成为归旨,构成了职业教育文化空间建设的本源性、认知性与价值性理据;以文化表征的物态空间、文化思辨的精神空间、文化韧性的制度空间及文化共享的数字空间为职业教育文化空间的应然样态。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文化空间建设应立足同一与差异的平衡,加强空间建设整体部署;促进传承与再造的呈现,激发空间功能跨界整合;关照自我与他者的共容,汇聚空间主体协同联动;桥接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形塑数字网络文化空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书琪
元宇宙为人类社会勾勒出数字化的生存图景,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将形塑虚实相生的课堂教学空间、创新人机协同的产教融合网络、搭建全景真实的实习实训平台。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的应用机理体现在理念层上彰显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目标层内数字孪生反哺学生智识生成、场域层中打造多元数字联动职教环境。就实践路径而言,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应完善育人目标,培养新时代“大国数字工匠”;创新教学样态,开发虚实联结的混合教学模式;创设实践环境,构建智能化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防范潜在风险,共享职业教育元宇宙生态福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泽民
中等职业教育要不要办的问题,职普比的问题,最近成为社会热点。一些学者就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各自角度进行了论述。从人才类型到教育体系,从教育体系再到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研究,论述了中等职业教育在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应然地位,一是层次上的基础性地位,二是结构上的高占比地位。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职普比 人才类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冉 高联学
类型定位不仅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还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不仅能培养兼具“硬技能”与“软实力”的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能激活国内外双循环新动能。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式现代化在供给端、需求端与保障端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诉求,要求其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转变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路径;以扩大内需为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质量;以职教圈层为系统,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共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新篇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海 沈阳 曹哲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不完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潜力挖掘不够等问题。对此,要切实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构建优质公平的职业教育体系新格局;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深化职业教育纵深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亮
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与人口素养的关键因素。教育信息化具有为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创生优质资源、营造共生环境、凝聚方向目标的价值意蕴。基于此,推进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方案的整体协同设计与变革,创建开放包容的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扶贫教育大数据信息平台,践行以共生生态为理念的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自觉以及构筑以交互学习为核心的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之墙将成为教育信息化促进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留宝 张洁
进入21世纪,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体现为目标上的被动适应、发展方向上的集团化趋势、发展动力依靠资助政策以及发展成效上的规模效应等特点。同时,也暴露出发展上的急功近利、关涉主体的错位配合以及发展动力上的外源性等问题。为此,应从过程有效性的视角来落实主体责任去化解上述问题,使中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强化整体合力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特点 问题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职业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对新质生产力驱动的逻辑意蕴在于促进国家对技能的重视、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提供技能资源,从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通过技术再提质锻造新质生产力,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变量。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职业教育驱动新质生产力亟需推动职教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国际对接的优化。针对这一时代背景,相应对策是:贯彻系统理念,树立科技、经济、人才协调发展的“大职教观”;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教品牌建设,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加快迈向世界职业技术强国;实施一体创新,通过“产学研用”模式培养高质量工匠人才。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逻辑意蕴 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金
作为人类思考问题的一种新范式,现代性不仅涵盖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凸显与强化了人的现代化。廓清现代性的研究论域与边界,是对其概念进行合理界定的关键。职业教育的现代性意蕴主要表征为职业教育现代化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现代职业教育形态主要特征的理论概括、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共生。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立足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目的的整合性、服务的公共性、需求导向的全面性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性等维度来规约职业教育现代性的应然趋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性 现代化 意蕴 应然趋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元 周衍安
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为基础,从国家战略层面、产业发展层面、人力资源开发层面分析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价值体系,明确不同层面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场工程师运营流程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体系;实施项目任务驱动,强化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完善校企人才共享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弹性学分制与过程评价并重,对接职业资格认证。从这四个方面改善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方式,旨在培养具有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支撑与强大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