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8)
2023(7645)
2022(6006)
2021(5651)
2020(4569)
2019(10601)
2018(10137)
2017(18594)
2016(10863)
2015(12544)
2014(12503)
2013(11560)
2012(10756)
2011(9934)
2010(10333)
2009(9410)
2008(8077)
2007(7265)
2006(6362)
2005(5809)
作者
(25014)
(20503)
(20495)
(19862)
(13324)
(9989)
(9588)
(8457)
(7740)
(7625)
(7239)
(6935)
(6808)
(6585)
(6412)
(6283)
(6233)
(6077)
(6008)
(5978)
(5408)
(5042)
(4965)
(4742)
(4736)
(4702)
(4662)
(4660)
(4152)
(4118)
学科
(38439)
经济(38404)
(26386)
管理(25507)
(25435)
金融(25435)
中国(24357)
(22001)
银行(22001)
方法(21912)
(21793)
企业(21793)
(21383)
数学(20735)
数学方法(20625)
教育(19635)
(13457)
中国金融(11009)
理论(10332)
(10001)
(9326)
财务(9313)
财务管理(9296)
(9129)
企业财务(9046)
地方(8923)
业经(7607)
教学(7306)
(7037)
贸易(7028)
机构
大学(141027)
学院(137673)
(55320)
经济(54083)
管理(47322)
研究(44779)
理学(41177)
理学院(40712)
管理学(40066)
管理学院(39783)
中国(35275)
教育(29587)
(29126)
(28451)
(27162)
师范(27048)
财经(23190)
中心(22416)
师范大学(22391)
(21281)
科学(21180)
(21149)
(19949)
经济学(19549)
(19466)
北京(19242)
金融(19114)
职业(18664)
经济学院(18029)
研究所(17817)
基金
项目(87239)
研究(75064)
科学(72126)
基金(61912)
(50394)
国家(49760)
社会(47523)
社会科(45120)
社会科学(45114)
教育(44915)
科学基金(43872)
(35215)
编号(32981)
基金项目(31411)
(31350)
成果(29269)
课题(26562)
资助(25999)
自然(24293)
自然科(23787)
自然科学(23785)
自然科学基金(23404)
(22810)
(22738)
教育部(21654)
规划(21322)
重点(21249)
(20651)
(20290)
项目编号(20199)
期刊
研究(53141)
教育(51741)
(51416)
经济(51416)
中国(35430)
(30103)
金融(30103)
(21847)
技术(16775)
管理(15862)
职业(14974)
学报(14206)
大学(13312)
科学(12965)
财经(12708)
(11679)
学学(10893)
(10806)
技术教育(10186)
职业技术(10186)
职业技术教育(10186)
经济研究(9122)
(7792)
论坛(7792)
业经(7123)
农业(6910)
(6752)
问题(6646)
理论(6481)
(6274)
共检索到216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心忆  
双证融通是指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通过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互认,使毕业生获得"双证"。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双证融通的课改实践,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沟通学习、工作与生活;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但由于观念上的重双证轻融通,实践中缺乏就业准入制度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颁证机构归属不同等所带来的种种困惑与问题,需要在双证融通实践过程中及时反思并付诸行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心忆  
双证融通旨在帮助学生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上海市在融合两类证书内容的前提下设置双证课程,组织双证课堂教学,从而引发课程改革、教学变革和教学条件的更新,可以为其他省市推行双证融通提供内容性借鉴与过程性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中等职业教育是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的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红  吴锋  郭树军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历认证"双证融通"仍然是当前大陆高职教育追求的理想,香港职业教育以法律为体制,以质量管理为机制,保障"双证融通"。深-港合作课程从课程开发到教学,在课程标准衔接、学制衔接和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和实质性的实践,实现了多证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道凯  
为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更好地支撑产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教育部组织力量对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3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目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国锋  黄春阳  糜沛纹  李国帅  李元正  
课证融通的课程属于学历证书的一部分,课证融通是书证融通的一环。"课证融通"视野下的课程开发路径,是从"工作场"中选择课程内容:以证书标准与岗位标准工作任务为内容范围,以岗位职业能力与证书职业能力要求为内容深度,以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内容维度;根据"学习场"组织内容:以岗位行动领域与证书工作领域为参考,将工作任务集合转换为学习领域,对素养、知识与技能组成的学习任务进行重构以形成学习情境。"课证融通"视野下的课程考核方案采取"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终结性考核内容为"素养+理论+实操",过程性考核内容为学习情境完成度评价,考核成绩应能相互转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志华  吴道赟  严金书  
第三方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属于一种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多样化的评价,这种评价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发展的时间不长。从理论上来看,这种评价还有完善的地方,并能为教育教学实战提供理论支撑。实际操作上来看,这种评价能在实际操作中弥补和论证某种理论上的空缺。综上可知,有必要对第三方评价中等职业教学质量的内涵进行再次梳理和归总,这样一来就可以进行初步的探究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华平在《成人教育》2013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新的教育合力的探索在我国尚处摸索阶段,充分发挥两者的资源优势,"活化"现有的各种资源,加强资源整合效益越来越凸显意义。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整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如下: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需结合具体国情,需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关注中等职业教育,一是要关注质量,二是要关注保障,三是要关注产出,四是要关注趋势。日前,国家教育督导团发布《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行一周年之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旦旦  陈湘  
现状分析教育规模至2007年底,杭州市共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66所,在校生11.38万人。其中职业高中39所(含民办7所),在校生7.32万人;普通中专8所,在校生1.91万人;技工学校19所(含民办2所),在校生2.15万人,毕业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芳  
为使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应当借鉴中专的办学经验,重点抓好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制度和学制、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剑萍  
2020年7月以来,“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教育部公布,线下校外培训机构由12.4万个减至9 728个、压减率92%,线上校外培训机构由263个减至34个、压减率87%;100%完成“营转非”、“备改审”,预收费监管基本全覆盖,监管资金总额超过130亿元;各省均已出台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较出台前下降40%以上;校内课后服务普遍实现“5+2”全覆盖。今年,在巩固“双减”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在于重构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开金  
如何解决高职教育中学业与职业技术的关系问题,关键还要从理念更新和机制改革做起。高职教育的理念形成与核心概念"高"字相关。高职的"高",不仅是办学层次的定位,也是人才培养层次的要求。高职的"高",可从三个维度来定义。一是基础文化素质层面,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群"为特征,知识的广博性和系统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理论的视角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从平行走向交融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源自截然不同的教育传统,高等教育一般生产和教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职业教育则提供某一特定职业的培训。对大学的评价常常基于其对某一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子强  周琪  常立生  
202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并肩迈入普及阶段,意味着人们接受教育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加不利的环境。为此,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姿态去面对新形势,需要采取多措并举的方法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其基础地位作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