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0)
2023(16587)
2022(14398)
2021(13410)
2020(10998)
2019(25229)
2018(25332)
2017(47800)
2016(26023)
2015(29545)
2014(30024)
2013(29580)
2012(27628)
2011(25105)
2010(25565)
2009(23354)
2008(22809)
2007(20448)
2006(18373)
2005(16720)
作者
(76951)
(63605)
(63222)
(60174)
(40718)
(30587)
(28926)
(24926)
(24414)
(23066)
(21734)
(21709)
(20515)
(20367)
(19846)
(19608)
(18755)
(18740)
(18295)
(18236)
(16161)
(15805)
(15315)
(14767)
(14342)
(14284)
(14224)
(14200)
(13014)
(12580)
学科
(120074)
经济(119945)
管理(71528)
(68440)
(54953)
企业(54953)
方法(45123)
数学(38107)
数学方法(37579)
中国(33105)
(30416)
地方(29816)
(27042)
(26822)
业经(25841)
农业(21144)
(19962)
理论(19757)
(18424)
贸易(18406)
(17913)
(17907)
银行(17861)
(17701)
(17648)
金融(17646)
地方经济(17161)
(17152)
环境(17064)
技术(16350)
机构
大学(375859)
学院(375160)
(153136)
经济(149633)
管理(142814)
研究(131953)
理学(121361)
理学院(119909)
管理学(117751)
管理学院(117070)
中国(98875)
(82290)
科学(80943)
(70438)
(67790)
研究所(61014)
(58913)
中心(58807)
(57951)
财经(54999)
北京(53185)
业大(53113)
(53019)
师范(52547)
(49715)
(47585)
(47037)
经济学(46049)
农业(45461)
师范大学(42242)
基金
项目(243025)
科学(189468)
研究(181718)
基金(172548)
(149833)
国家(148245)
科学基金(126071)
社会(112511)
社会科(106433)
社会科学(106402)
(95865)
基金项目(90519)
教育(83853)
自然(79973)
(79926)
自然科(78015)
自然科学(77999)
自然科学基金(76573)
编号(75647)
资助(72152)
成果(63285)
(55263)
重点(54389)
课题(53382)
(52802)
(49577)
创新(46180)
项目编号(46087)
科研(45652)
大学(45578)
期刊
(183344)
经济(183344)
研究(119748)
中国(79492)
学报(57850)
管理(55562)
(54457)
(53585)
科学(53361)
教育(49923)
大学(43658)
学学(40486)
农业(37695)
技术(35448)
(34403)
金融(34403)
经济研究(29008)
业经(28954)
财经(27169)
图书(23512)
(23378)
问题(23047)
技术经济(19555)
(19296)
理论(18303)
科技(17570)
现代(17341)
统计(16885)
(16785)
商业(16672)
共检索到584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张猛博士要我为他的新著《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写一个序言。我们在中等收入陷阱分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我自揣之,张猛博士是希望我在写序时,能够更加认真考虑他的观点与方法,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是简单的统计问题,不是格式化的增长理论模型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国家治理问题。因此,所谓序是我们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张猛博士要我为他的新著《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写一个序言。我们在中等收入陷阱分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我自揣之,张猛博士是希望我在写序时,能够更加认真考虑他的观点与方法,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是简单的统计问题,不是格式化的增长理论模型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国家治理问题。因此,所谓序是我们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彭刚  
世界银行在2008年出版的《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一书中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迄今刚好十年了。十年间围绕认识、避开、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学术研究不可胜数。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猛博士所著的《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经济学》一书,表明理论界对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从应用性研究转向更为理论化的思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杜曙光  刘刚  
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正在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发展经济学"阶段论"、均衡"陷阱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被视为"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基础。金融外部经济可以为"阶段论"和均衡"陷阱论"提供一个能够操作"结构约束"和"关联机制"的方法论源头;以金融外部经济为方法论基础的高级发展经济学"多重均衡"模型,可以系统分析经济系统的"自我强化"和"锁定效应",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准确的模型化解析。这一模型也可以基于经济系统的内在规律,阐明"比较优势"与"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文艳  唐一鹏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核心手段,教育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备受关注。随着研究不断细化以及数据库日益完善,国际学者非常重视利用跨国学生测评数据剖析教育质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结论。跨国样本研究一致发现,教育质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忽视质量的教育发展是造成拉美国家经济长期停滞的主要因素;在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水平的特定阶段,确保青少年获得适应社会需要、充足的知识和技能最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充足与公平理念所在。着眼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时期,必须就"教育质量与国家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研究,找准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定位,遵循一定原则和规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人口红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明宇  
文章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和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内涵,并分析其内在关联。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韩国、新加坡、阿根廷(1))以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南非、马来西亚、巴西)等两组国家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大小。结果表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处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所面对的转型陷阱,中国应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不是增速的放缓;聚类结果也表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背景与韩国同阶段的情况较为接近,而韩国则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因此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文章建议从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以及制度创新等四个层面进行改革,以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世波  
本文分析和论证表明:人口红利与资源红利的衰减、全球供需格局的趋势性改变,显示了中国依赖投资驱动与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遭遇极限,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无法长期持续,倒逼中国增长动力"换挡"。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及时实现沿海产业链的内陆转移、传统制造业技术的升级与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其成长的空间才能被充分挖掘,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从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梳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轨迹,探讨教育与跨越陷阱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联,总结成功跨越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启示,以期对我国成功跨越陷阱有所裨益。在教育地位上,各国将教育发展视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决策,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优势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体制上,典型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国家都趋向于向均权制转轨,我国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改革;在教育结构上,各国纷纷形成并完善配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多元化、实用化教育结构,我国也应按发展不同阶段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褚席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和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经济"变道超车"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2)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增长,即供给体系的优质、高效、多样化,创新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制造模式的模块化、柔性化、社会化。(3)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市场投资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出口优势来助力"三驾马车"的新动能。(4)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适应发展阶段演替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根本性转变;强化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铮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与大陆文化相似、国情相近,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些典型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验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四条基本启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四是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克泉  赵大平  彭飞  
研究目标:探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原因。研究方法:在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用48个国家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经济减速和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比重过高,外部负债和资本过度跨国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更不利;国民收支内部失衡及其引发的外部失衡,特别是高消费导致内部失衡而引发外贸逆差和外部债务积累,是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研究创新:论述了发展中国家高消费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价值:有利于客观认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克泉  赵大平  彭飞  
研究目标:探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原因。研究方法:在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用48个国家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经济减速和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比重过高,外部负债和资本过度跨国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更不利;国民收支内部失衡及其引发的外部失衡,特别是高消费导致内部失衡而引发外贸逆差和外部债务积累,是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研究创新:论述了发展中国家高消费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价值:有利于客观认识国内经济减速,把握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度",避免追求持续高增长而出现宏观政策失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徐达实  
在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进步不仅直接通过提升资本要素的生产率水平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间接提升了资本积累的速度,由此将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导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弹性大于1,形成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加速效用。当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赖于资本积累的速度时,技术进步的速度还可以通过提升资本积累速度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来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加速效应更加明显。也正因为这一机理,发展中国家可能因为技术创新的速度过低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过低从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徐达实  
在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进步不仅直接通过提升资本要素的生产率水平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间接提升了资本积累的速度,由此将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导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弹性大于1,形成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加速效用。当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赖于资本积累的速度时,技术进步的速度还可以通过提升资本积累速度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来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加速效应更加明显。也正因为这一机理,发展中国家可能因为技术创新的速度过低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过低从而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易鹏  薛新龙  
以《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2007—2014)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国家(中等收入国家、Gni低于2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即近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Gni高于2万低于5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Gni高于5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教育投入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会逐步增加。根据国际经验,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既要不断增加公共教育投入,也要不断增加社会投入特别是家庭教育投入,并努力提高各级教育的生均经费。未来十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在公共投入方面,可努力实现教育公共投入占GDP总量4.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