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9)
- 2023(10725)
- 2022(8803)
- 2021(8213)
- 2020(6635)
- 2019(15348)
- 2018(14760)
- 2017(28332)
- 2016(15151)
- 2015(17369)
- 2014(17207)
- 2013(17392)
- 2012(16926)
- 2011(15794)
- 2010(15855)
- 2009(15017)
- 2008(14717)
- 2007(12903)
- 2006(11666)
- 2005(10807)
- 学科
- 济(95261)
- 经济(95166)
- 管理(40299)
- 方法(38716)
- 业(37899)
- 数学(34572)
- 数学方法(34375)
- 企(28624)
- 企业(28624)
- 中国(23594)
- 农(19631)
- 财(19224)
- 地方(19011)
- 学(16335)
- 业经(16318)
- 贸(15846)
- 贸易(15838)
- 易(15357)
- 融(13918)
- 金融(13917)
- 农业(13805)
- 制(13620)
- 地方经济(13242)
- 银(12459)
- 银行(12444)
- 行(12072)
- 环境(11875)
- 和(11010)
- 理论(10645)
- 发(10533)
- 机构
- 大学(243673)
- 学院(236989)
- 济(121339)
- 经济(119535)
- 研究(89422)
- 管理(87832)
- 理学(75853)
- 理学院(74971)
- 管理学(74048)
- 管理学院(73589)
- 中国(68760)
- 财(54182)
- 京(50929)
- 科学(47729)
- 所(44458)
- 财经(43680)
- 经济学(41869)
- 研究所(40174)
- 经(40051)
- 中心(37988)
- 经济学院(37711)
- 农(33100)
- 江(33046)
- 北京(32882)
- 财经大学(32770)
- 范(31688)
- 师范(31483)
- 院(31372)
- 业大(28290)
- 科学院(26417)
- 基金
- 项目(150769)
- 科学(121731)
- 基金(115593)
- 研究(112589)
- 家(99709)
- 国家(98958)
- 科学基金(84820)
- 社会(78616)
- 社会科(74753)
- 社会科学(74738)
- 基金项目(59054)
- 省(52426)
- 教育(51432)
- 自然(49983)
- 自然科(48876)
- 自然科学(48858)
- 资助(48243)
- 自然科学基金(48099)
- 划(45756)
- 编号(41777)
- 部(36920)
- 成果(36020)
- 国家社会(35289)
- 重点(34288)
- 发(33483)
- 教育部(32836)
- 中国(32042)
- 人文(30866)
- 创(30546)
- 课题(29634)
- 期刊
- 济(134412)
- 经济(134412)
- 研究(80179)
- 中国(43190)
- 财(39310)
- 管理(33159)
- 科学(32856)
- 学报(32514)
- 农(30153)
- 大学(25956)
- 融(24648)
- 金融(24648)
- 学学(24455)
- 财经(23892)
- 经济研究(23861)
- 教育(21113)
- 经(20750)
- 农业(20670)
- 技术(18724)
- 问题(18321)
- 贸(17336)
- 世界(16489)
- 业经(16302)
- 国际(15431)
- 技术经济(13781)
- 统计(13165)
- 业(11612)
- 经济问题(11208)
- 策(10945)
- 现代(10151)
共检索到363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金兴 胡佩选 牛牛
本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明确中等收入水平的划分,从增速下滑、收敛乏力和增长分化等角度,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界定及其争议;归纳人口结构、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宏观经济政策、外部环境等因素对陷阱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思路;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与理论逻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红艳 汪涛
本文通过实证对比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类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期间经济社会方面的差异及演变过程,给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判断依据,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效率陷阱,发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主要有教育投入不足、失业率高、消费层次低、金融配置低及贫富差距过大等。同时,对中国落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分析,并就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生产效率 发展新兴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胡冰
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避免中国坠入"中等收入陷阱",该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主要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比较。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比较并参考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应的经济增长变化趋势,该文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消费习惯和制度缺陷显著地影响了坠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济。同时,过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和外商投资、过度的城市化、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及环境污染等均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该文认为:当前,我国应当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供给侧改革与金融改革,调整人口政策,并且在政策上加大对教育、环境保护和技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晓楠 李欣 蒲佩芝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是以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为目标,重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本文尝试基于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收入分配对经济循环的影响,进而将共同富裕与新发展格局联系起来统一考察。研究发现:劳动报酬占比是收入分配领域的核心问题。在供给侧,收入分配通过工资变化影响技术选择与生产效率。在需求侧,收入分配通过直接与间接两个渠道影响需求规模与产能利用水平,其中,工资变化导致劳动者自身再生产消费规模的变化表现为直接渠道,而工资变化引致利润率变化进而对积累的影响表现为间接渠道。两个渠道同时发生作用但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根据工资变化对产能利用水平的不同影响将经济区分为“利润主导型”与“工资主导型”。按照上述理论逻辑,本文对2000年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工资、全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利润率、积累率、产能利用水平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发现中国经济以2010年作为转折点,由“利润主导型”转向“工资主导型”。这意味着推进共同富裕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兼具必要性与可行性。此外,本文还从所有制、分配、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分配 经济循环 积累方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希文 王铁成 刘潋
我国人均GDP在2015年就超过了8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偏上国家的收入标准。但是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累积了大量结构性问题,同时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文章将对"中等收入陷阱"是否存在的争议、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创新 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再管用,如果重复使用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也不同程度地依赖以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本优势战略,但是在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这些国家和地区放弃了这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乡与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了社会结构和政治民主化转型,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成功地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丹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1期中撰文,探索和分析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转型和改革举措,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启示与借鉴。建立密切配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成功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基础。新加坡在1959年获得自治之初,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落后。为有效提高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确立"职业教育配合经济"的发展理念,建立"政校企行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丹
为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新加坡政府通过确立"职业教育配合经济"的发展理念,建立"政校企行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创建"政府主导下校企并行"的发展模式等实现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在微观层面,通过以"技能升级"为核心全面提升传统职教培养能力;以"政府合作"为依托显著提升特设培训国际地位;以"创新和推广"为手段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能力;以"文化改良"为目标营造职教与社会互促新氛围等途径提升职业教育的应对能力。我国需要立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职教改革与发展;强化政府在推进职教产教融合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投入增长机制为核心的适度超前发展机制来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等收入陷阱 新加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馨颖
日本的经验显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社会,需要实现法治财税、完善分税制、完备转移支付制度,需要惠民让利的优惠政策、高效的税政管理等。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当推进税收法治、完善三级政府分税制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完善直接税和间接税并有针对性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法治财税 分税制 基尼系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平 江强
首先介绍了经济体总量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出口贸易附加值核算方法,并利用WIOD数据库发布的世界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核算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历年的出口贸易附加值。其次运用1995-2014年总量出口数据与核算的出口附加值数据,分别对该类经济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总量与出口附加值总量对该类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出口附加值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低于出口贸易总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说明过去对"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ELG"假说的经验研究高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华 匡小明
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为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规避五大风险:一是规避"金融陷阱",金融改革应慎之又慎;二是规避"美元陷阱",确保国民经济安全;三是规避"人口老龄化陷阱",缓解"未富先老"的经济压力;四是规避"捧杀陷阱",韬光养晦;五是规避"民主政治陷阱",确保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风险 规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瑞芹
"中等收入陷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表现,资本既有动力作用又有不可克服的内在悖论,资本扩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积累",并衍生成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政治危机和全社会危机。受资本扩张悖论规律的影响并不必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日本、韩国等少数后发达国家在战后凭借特殊的资本容量、战略地位、自然禀赋、政策措施等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其发展道路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可复制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发展中国家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符咒,必须走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
资本 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观照 中国道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树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近40年连续不间断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大国,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然而,在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更要发挥国家自然地理优势及政治人文体制优势,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党的十九大没有提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提出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用两个15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新时代,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从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梳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轨迹,探讨教育与跨越陷阱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联,总结成功跨越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启示,以期对我国成功跨越陷阱有所裨益。在教育地位上,各国将教育发展视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决策,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优势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体制上,典型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国家都趋向于向均权制转轨,我国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改革;在教育结构上,各国纷纷形成并完善配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多元化、实用化教育结构,我国也应按发展不同阶段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教育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小苍
借鉴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该文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由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因素综合,而在经济方面则主要体现在三层结构价值链上;同时在"高收入陷阱"概念基础上提出了"高收入困境国家"这个概念,当前中国除了需要着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外,在决策政策制定时还应强调长期效应,尽量避免陷入日本等身处的高收入困境。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高等收入困境 三层结构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