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2)
- 2023(4912)
- 2022(4081)
- 2021(3975)
- 2020(3349)
- 2019(7772)
- 2018(7999)
- 2017(14704)
- 2016(8482)
- 2015(9186)
- 2014(9179)
- 2013(8626)
- 2012(8169)
- 2011(7417)
- 2010(7650)
- 2009(6995)
- 2008(7217)
- 2007(6137)
- 2006(5643)
- 2005(5171)
- 学科
- 济(28997)
- 经济(28941)
- 业(18458)
- 管理(17901)
- 企(13807)
- 企业(13807)
- 财(12908)
- 方法(10928)
- 农(10264)
- 制(9894)
- 数学(9429)
- 数学方法(9283)
- 中国(9190)
- 收入(8460)
- 学(8328)
- 体(7320)
- 农业(7197)
- 税(6912)
- 业经(6891)
- 融(6723)
- 金融(6722)
- 税收(6596)
- 银(6517)
- 银行(6497)
- 收(6450)
- 行(6331)
- 体制(6212)
- 理论(5135)
- 地方(4982)
- 国民(4633)
- 机构
- 大学(115049)
- 学院(112136)
- 研究(46500)
- 济(46124)
- 经济(45198)
- 管理(37612)
- 中国(35088)
- 理学(31978)
- 理学院(31492)
- 管理学(30790)
- 管理学院(30565)
- 科学(28431)
- 财(25820)
- 京(25331)
- 所(24881)
- 研究所(22653)
- 农(21730)
- 中心(19919)
- 财经(19132)
- 江(18237)
- 范(18130)
- 师范(17956)
- 经(17584)
- 院(16882)
- 农业(16841)
- 北京(16304)
- 业大(16182)
- 经济学(15188)
- 师范大学(15048)
- 财经大学(14370)
- 基金
- 项目(73785)
- 科学(58468)
- 基金(54412)
- 研究(54136)
- 家(49044)
- 国家(48635)
- 科学基金(40187)
- 社会(34169)
- 社会科(32205)
- 社会科学(32197)
- 基金项目(28246)
- 省(26798)
- 教育(25562)
- 自然(25544)
- 自然科(24926)
- 自然科学(24915)
- 自然科学基金(24488)
- 划(24247)
- 资助(22054)
- 编号(21108)
- 成果(19444)
- 重点(17811)
- 部(17406)
- 发(15969)
- 课题(15642)
- 创(14962)
- 国家社会(14892)
- 性(14795)
- 教育部(14792)
- 制(14322)
共检索到180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希文 王铁成 刘潋
我国人均GDP在2015年就超过了8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偏上国家的收入标准。但是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累积了大量结构性问题,同时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文章将对"中等收入陷阱"是否存在的争议、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创新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诚
经济新常态不等于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依旧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停滞是不同的。二是新常态是中央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作出的主动选择,不同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被动陷入。三是进入新常态的目的是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培育经济长期发展的新增长点,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途径。增速下滑是新常态的表象,实质上我国经济正在向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再管用,如果重复使用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也不同程度地依赖以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本优势战略,但是在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这些国家和地区放弃了这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乡与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了社会结构和政治民主化转型,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成功地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丹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1期中撰文,探索和分析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转型和改革举措,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启示与借鉴。建立密切配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成功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基础。新加坡在1959年获得自治之初,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落后。为有效提高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确立"职业教育配合经济"的发展理念,建立"政校企行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丹
为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新加坡政府通过确立"职业教育配合经济"的发展理念,建立"政校企行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创建"政府主导下校企并行"的发展模式等实现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在微观层面,通过以"技能升级"为核心全面提升传统职教培养能力;以"政府合作"为依托显著提升特设培训国际地位;以"创新和推广"为手段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能力;以"文化改良"为目标营造职教与社会互促新氛围等途径提升职业教育的应对能力。我国需要立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职教改革与发展;强化政府在推进职教产教融合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投入增长机制为核心的适度超前发展机制来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等收入陷阱 新加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馨颖
日本的经验显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社会,需要实现法治财税、完善分税制、完备转移支付制度,需要惠民让利的优惠政策、高效的税政管理等。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当推进税收法治、完善三级政府分税制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完善直接税和间接税并有针对性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法治财税 分税制 基尼系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鹏
目前,我国经济整体呈现下行态势,GDP增速放缓,工业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致使我国经济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境界。文章在充分分析当前经济困境后,利用数理统计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失败教训和日本、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结合拉美和日韩的发展途径提出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论。认为企业利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落后产能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淘汰等措施;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精简机构、节俭开支,利用税收调节贫富差距、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这样进行供给侧供给性改革有利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供给侧 中等收入陷阱 供给学派 社会固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大安
一是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求政府依法治国,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主要是:(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编纂民法典,保护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严思屏
一、引言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其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 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①按照2011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从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梳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轨迹,探讨教育与跨越陷阱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联,总结成功跨越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启示,以期对我国成功跨越陷阱有所裨益。在教育地位上,各国将教育发展视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决策,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优势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体制上,典型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国家都趋向于向均权制转轨,我国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改革;在教育结构上,各国纷纷形成并完善配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多元化、实用化教育结构,我国也应按发展不同阶段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教育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小苍
借鉴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该文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由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因素综合,而在经济方面则主要体现在三层结构价值链上;同时在"高收入陷阱"概念基础上提出了"高收入困境国家"这个概念,当前中国除了需要着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外,在决策政策制定时还应强调长期效应,尽量避免陷入日本等身处的高收入困境。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高等收入困境 三层结构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金兴 胡佩选 牛牛
本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明确中等收入水平的划分,从增速下滑、收敛乏力和增长分化等角度,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界定及其争议;归纳人口结构、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宏观经济政策、外部环境等因素对陷阱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思路;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与理论逻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平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特征被归纳为:一是国家干预战略在中等收入阶段转型不成功;二是技术进步的干中学效应消失,自主创新没有成功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三是分配差距过大,易引起社会动荡;四是政府应对金融冲击不利,出现货币、银行、债务等危机,引起经济巨大波动。大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之前多积极采用结构主义的发展范式才能成功。中国的政府干预机制、战略产业扶植,都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政府干预的路径也易导致路径依赖,因此转型的根本是中国改革政府干预性体制和防范外部金融冲击,从而激发创新活力和力促经济平稳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红艳 汪涛
本文通过实证对比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类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期间经济社会方面的差异及演变过程,给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判断依据,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效率陷阱,发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主要有教育投入不足、失业率高、消费层次低、金融配置低及贫富差距过大等。同时,对中国落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分析,并就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生产效率 发展新兴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坚 杨霁帆 韩晓洁
智利经过40年的改革与发展,成功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的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南美地区率先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智利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智利 中等收入陷阱 市场改革 现代化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