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8)
- 2023(2976)
- 2022(2549)
- 2021(2309)
- 2020(1950)
- 2019(4385)
- 2018(4151)
- 2017(8556)
- 2016(4417)
- 2015(5054)
- 2014(5040)
- 2013(5073)
- 2012(4791)
- 2011(4286)
- 2010(4351)
- 2009(3828)
- 2008(3481)
- 2007(2920)
- 2006(2487)
- 2005(2305)
- 学科
- 济(19835)
- 经济(19806)
- 业(12932)
- 管理(10753)
- 方法(9972)
- 收入(9153)
- 财(9066)
- 数学(8863)
- 数学方法(8816)
- 企(8018)
- 企业(8018)
- 农(6533)
- 贸(6214)
- 贸易(6212)
- 易(6066)
- 中国(5504)
- 农业(5258)
- 融(5106)
- 金融(5106)
- 国民(4701)
- 结构(4562)
- 人民(4523)
- 国民收入(4454)
- 富(4314)
- 财富(4314)
- 业经(3830)
- 银(3762)
- 银行(3761)
- 行(3666)
- 消费(3594)
- 机构
- 学院(62192)
- 大学(61955)
- 济(33584)
- 经济(33208)
- 管理(23888)
- 研究(21693)
- 理学(20915)
- 理学院(20763)
- 管理学(20573)
- 管理学院(20464)
- 中国(17003)
- 财(15744)
- 财经(12454)
- 京(12112)
- 经济学(11521)
- 经(11509)
- 经济学院(10583)
- 所(10306)
- 科学(9802)
- 财经大学(9465)
- 中心(9321)
- 研究所(9206)
- 商学(8059)
- 江(7999)
- 商学院(7991)
- 院(7843)
- 北京(7828)
- 范(7582)
- 师范(7526)
- 农(7350)
- 基金
- 项目(40599)
- 科学(33055)
- 研究(31456)
- 基金(31294)
- 家(26413)
- 国家(26170)
- 科学基金(22995)
- 社会(22357)
- 社会科(21374)
- 社会科学(21371)
- 基金项目(15890)
- 教育(14394)
- 省(14131)
- 自然(13095)
- 资助(13071)
- 自然科(12836)
- 自然科学(12832)
- 自然科学基金(12607)
- 编号(12055)
- 划(12008)
- 部(10265)
- 国家社会(10091)
- 成果(9557)
- 教育部(9388)
- 人文(9014)
- 重点(8993)
- 发(8791)
- 制(8597)
- 中国(8438)
- 社科(8417)
共检索到94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卞靖 成丽敏
世界各国消费结构的变化经历了从生存型、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即食品、衣着等必需品消费占比逐步降低,而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等消费支出占比增长较快。由于经济社会体制的差异,不同国家消费结构的具体升级方式有一定差异。一、不同国家消费结构升级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琳琰 张彩云 胡怀国
推动教育、医疗等服务性消费扩容提质是促进消费升级,助力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举措。基于消费升级在高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化事实,本文借鉴高收入经济体1970-2019年的消费升级经验,利用增长核算方程对中高收入国家未来3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及规律总结。结果显示:第一,平均而言,中高收入国家能够在2040年前后跨越高收入门槛,这一误差控制在了10%以内,模拟方程中的系数估计及模拟结果均保持了较好的稳健性。第二,消费升级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及技术进步极大的促进了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贡献了中高收入国家2020-2049年经济增长总量的50%,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的跨越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三,按照既定的消费升级速度,中国在2035年前后可实现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目标,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升级的提速、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经济更快增长。其中,技术水平成为制约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在破除技术瓶颈,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方面持续发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克莎 彭继宗
本文分析了高收入经济体在上中等收入阶段及进入高收入阶段初期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力求获得对我国新发展阶段统筹协调二三产业发展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启示。得到的主要启示是:(1)大多数高收入经济体在上中等收入阶段期间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增速没有像我国一样大幅下降;(2)这个阶段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对绿色GDP增长和绿色TFP增长具有支撑作用;(3)这个阶段会出现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这种扩张会持续影响第三产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质量。为此,主要政策思路是:第一,衡量二三产业结构变动的合理性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据;第二,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要把优化结构提到更重要位置;第三,统筹协调二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第四,加快解决制约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师旭辉 吴华
经过30多年的较快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在向这一阶段转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形势在渐进地发生着变化,国际上很多国家由于没能采取有效对策而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只有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特征,才能科学把握合理的宏观政策取向,实现高效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阶段 经济社会特征 宏观政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景华
健全、合理的财税体系是确保中等收入阶段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日本是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之一,中等收入阶段日本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有赖于适度的宏观税收负担、合理的税收结构、完善的所得税、消费税及资产税制度模式。对于我国而言,应结合日本的中等收入阶段的税收政策实施税制改革,如提高直接税比重并适度降低间接税负担、调整个人所得课税方式、使消费课税制度显性化、整合资产课税制度等,从而为已经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的我国提供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华生 汲铮
本文通过对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和热议的"中等收入陷阱"进行剖析,发现这个概念是模糊的,并存在争议性。首先,援引世界银行报告中比较意义上的"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存在,而用相对收入追赶指数来划分发展阶段的赶超意义上的"中等收入陷阱"有明显缺陷;其次,从多数学者认同的定义来看,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在讨论中已被转换,陷阱成为阶段的同义语,讨论的真实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最后,讨论约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三个主要指标,即人均GNI、通货膨胀率和汇率。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阶段 东亚奇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严思屏
一、引言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其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 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①按照2011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熙保 段岳兰
本文从人口红利和统一增长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转型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宾州世界表的人力资本指数,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OECD国家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人口转型应该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开发老年劳动资源以及以"人力资源红利"代表"人口红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洪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今后近二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伟蓝图,是我国民族振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步骤。从宏观上来说,是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从微观来说,是指居民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其实现程度和出现的问题实施监测、预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个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同收入分布、人口环境、居住条件等内容,其中,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没有统一的定性和定量标准,而其又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在此,借助数理统...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中等收入群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熙保 段岳兰
本文从人口红利和统一增长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转型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宾州世界表的人力资本指数,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OECD国家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人口转型应该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开发老年劳动资源以及以"人力资源红利"代表"人口红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梅瑞
文章从全球角度说明服务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并针对我国服务消费现状,提出了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迎接服务消费时代来临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服务消费 服务消费时代 消费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海英 田方钰 刘达禹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明确的战略部署和时间规划。在详细辨析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事实总结、收敛性分析以及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等多种手段的研究表明,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增长引擎已无法再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质量在驱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渐突出;第二,作为中高收入国家,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共处同一收敛俱乐部,这表明中国并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是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第三,近期由“技术-资本错位”引起的效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增速,不过这种作用的影响较为有限,仍处于合理范围;相反,制度水平持续提升的效能始终稳健,制度质量在推动长期增长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纠正“技术-资本错位”,持续发挥制度优势是决胜后发赶超冲刺阶段的关键保障和必由之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中根 孙豪
在描述文化消费增长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出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增长阶段性规律:在达到一定条件之前,居民文化消费占居民收入、消费的比重呈倒"U"形走势;在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居民文化消费占居民收入、消费的比重将逐渐上升,即后半段呈现"U"形走势。文章从收入分配理论、文化消费行为特征、需求收入弹性三个方面分析居民文化消费增长规律的成因,并结合1993—2012年的城乡住户抽样调查数据验证了居民消费需求层次变化和文化消费增长走势。最后讨论了文化消费"国际经验"在我国的不适用以及文化消费缺口问题。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消费行为 需求收入弹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金科 王朝才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容易导致发展路径出现分歧的阶段。目前,拉美已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案例,而晚于拉美步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与香港地区却经历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在短期内实现了世界瞩目的跨越。可见,并没有必然掉入陷阱的铁律。为什么同样历经中等收入阶段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既有文献的讨论主要是基于现代增长理论框架集中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分析或国际比较。本文从公共支出的视角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拉美和东亚相关国家(地区)中等收入阶段的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发现适度的政府支出规模是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保障,良好的教育投入规模结构是跨越的前提条件、研发支出是跨越的动力源泉、适度社会保障水平是跨...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政府支出规模 公共支出结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海燕 王金哲
伴随着劳动力市场转折,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阶段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中国劳动力市场转折呈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态势,对中等收入阶段发展既构成了弱化国内制造业竞争力、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减少外资流入等诸多挑战,也为其创造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刺激内需、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缓解贫富分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机遇。在中等收入阶段,应把握好劳动力市场转折带来的机遇,同时采取措施应对其挑战。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劳动力市场转折 挑战 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