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2)
- 2023(4692)
- 2022(4028)
- 2021(3634)
- 2020(2988)
- 2019(6756)
- 2018(6859)
- 2017(12150)
- 2016(7002)
- 2015(8068)
- 2014(8330)
- 2013(7878)
- 2012(7332)
- 2011(6712)
- 2010(6696)
- 2009(6282)
- 2008(5865)
- 2007(5505)
- 2006(4804)
- 2005(4450)
- 学科
- 济(24427)
- 经济(24398)
- 管理(21414)
- 业(17375)
- 企(13027)
- 企业(13027)
- 财(10513)
- 环境(9474)
- 方法(9398)
- 农(8949)
- 中国(8166)
- 收入(7845)
- 学(7760)
- 数学(7606)
- 数学方法(7526)
- 制(6618)
- 划(6531)
- 农业(6134)
- 体(6132)
- 地方(5901)
- 理论(5776)
- 业经(5424)
- 和(4819)
- 教育(4788)
- 银(4697)
- 银行(4677)
- 国民(4643)
- 行(4521)
- 融(4445)
- 金融(4438)
- 机构
- 学院(100173)
- 大学(98953)
- 济(38609)
- 经济(37678)
- 研究(36882)
- 管理(34954)
- 理学(29748)
- 理学院(29391)
- 管理学(28784)
- 管理学院(28614)
- 中国(27062)
- 科学(23918)
- 京(22088)
- 农(20292)
- 所(19434)
- 财(18793)
- 研究所(17773)
- 江(16564)
- 中心(16277)
- 业大(16192)
- 农业(15912)
- 范(14219)
- 财经(14190)
- 师范(14016)
- 北京(13843)
- 院(13786)
- 经(12894)
- 技术(12632)
- 州(12561)
- 省(12265)
- 基金
- 项目(68079)
- 科学(52720)
- 研究(49778)
- 基金(47881)
- 家(42966)
- 国家(42603)
- 科学基金(35364)
- 社会(30904)
- 社会科(29144)
- 社会科学(29137)
- 省(27627)
- 基金项目(24767)
- 划(23236)
- 教育(22907)
- 自然(22339)
- 自然科(21778)
- 自然科学(21767)
- 自然科学基金(21342)
- 编号(20361)
- 资助(19525)
- 成果(17135)
- 重点(15715)
- 课题(15144)
- 发(14929)
- 部(14509)
- 创(13677)
- 国家社会(13043)
- 科研(13011)
- 创新(12800)
- 计划(12714)
共检索到155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莹
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引入“脆弱性”的概念,将中等收入群体研究的视角从“量”拓展到“质”,借鉴“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剖析了机会不平等对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的制约程度和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等收入群体处于低质量扩张阶段,个人努力是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的主导力量,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到三成(27.1%);换言之,能否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七分靠打拼”。与中等收入群体扩容相比,提质面临更高的机会不平等。环境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还会通过教育差异间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的难度。文章从降低机会不平等的视角出发,提出中等收入群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振忠 严斌剑 王亮
文章基于包含学龄期努力指标的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在机会不平等分析框架下,利用Gini系数测算了我国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不平等程度,运用Shapley方法研究了努力和环境因素对我国居民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相对贡献及其长期趋势,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增减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与努力因素相比,环境因素不论对高等教育获得的数量还是质量的贡献都相对更大,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仍然存在一定的机会不平等问题。第二,努力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中的作用,质量作用大于数量作用。第三,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中的作用都较为明显,其中家庭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大,并且家庭文化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质量中的作用更大。从区位视角看,中部地区的群体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第四,通过不同年龄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全国统考制度比推荐制度更有助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而高校扩招政策福利并未公平地分配到不同的群体之中。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逸飞
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共同富裕,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质量,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分配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需要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利用CHIP(2018)数据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基本特征,发现城市、东部地区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分布地。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持续提升,未来仍然具有非常可观的提升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空间错配、收入不平等、人口老化等因素的挑战。在市场机制下,应当遵循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发展路径,可以从全局层面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为此,需要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根本,以市场机制为主线优化配置效率,相关改革政策应该瞄准不同群体精准施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逸飞
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共同富裕,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质量,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分配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需要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利用CHIP(2018)数据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基本特征,发现城市、东部地区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分布地。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持续提升,未来仍然具有非常可观的提升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空间错配、收入不平等、人口老化等因素的挑战。在市场机制下,应当遵循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发展路径,可以从全局层面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为此,需要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根本,以市场机制为主线优化配置效率,相关改革政策应该瞄准不同群体精准施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田艳平 向雪风
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降低社会不平等,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文章从收入阶层流动的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在共同富裕目标中的作用,从理论上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低收入群体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截至2018年,我国仍有68.67%的家庭处于低收入阶层,“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明显,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缓慢;第二,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低收入群体收入阶层向上流动,有助于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扩容,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仍成立;第三,机制检验发现,家庭创业、理财参与和就业水平提升是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低收入群体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促进效应在西部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显著,并且与城镇和低人力资本家庭相比,这种促进效应在农村家庭和高人力资本家庭中更强。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论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圣亮 张正明
服务营销专家格罗鲁斯认为,服务质量包括两方面结果质量与过程质量。但对于结果质量与过程质量孰轻孰重,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际生活中都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判断服务结果质量与过程质量孰轻孰重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综合考虑行业、顾客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从而不同类别的服务企业和针对不同顾客提供服务的企业应分别将提升服务质量的努力放在不同的方面。
关键词:
服务质量 结果质量 过程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雪风 张路
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测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考察不同收入阶层间的流动性,并讨论金融知识对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截至2018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24.91%,“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明显,低收入群体向上流动的速度正在逐年加快;金融知识水平提升能够促进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有助于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扩容;金融知识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促进家庭参与金融理财增加其财产性收入、促进家庭创业增加其经营性收入两种渠道来实现;金融知识对阶层向上流动的促进效应仅在非风险厌恶以及低初始财富的低收入家庭中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卢俊 谢姗 骆永民
我国各地的房价上涨与土地财政和信贷扩张有紧密联系。本文以2010-2016年的百城价格指数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模型数据分析土地财政、信贷扩张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房价的影响,发现土地财政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根源,信贷规模扩张主要是通过土地财政而影响房价上涨的,信贷规模扩张越快,土地财政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效应越大。其中,土地财政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效应,一二线城市远大于三四线城市。各地应以财政领域的改革为突破口解决房价居高不下问题,降低各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收入以及进行土地融资的动机;同时,降低信贷资金的乘数效应,严防信贷资金通过各种形式流入地方融资平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蓝庆新
品牌企业一直声称渠道商是他们的上帝,而在许多渠道商看来,品牌企业根本没有把渠道商当作上帝,从某种程度上讲,品牌企业反而是渠道商的上帝。究竟二者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定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要善于预见和发现那些可能冲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此所谓"无事思忧,有事不惧"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蓝图,"十三五"规划将是中国从容应时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为公众描绘泱泱大国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运行的愿景。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阮小明
烟草源于美洲大陆,自从1492年哥伦布到美洲发现烟草至今,世界吸烟历史已逾整整5个世纪。约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明朝万历年间),烟草又经欧洲辗转传入我们文明的东方古国。400年来,烟草犹如决堤之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席卷至我国的每一个角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冰洋 詹静楠 李钊
中国税收负担问题存在争议,本文从宏观税收负担、企业税收负担、居民税收负担等角度分析中国税收负担。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大中小口径宏观税负和企业税负自2012年后呈下降趋势;国际比较来看,2016年我国不同口径宏观税负均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宏观税负并不高;税制结构来看,企业税负重,居民税负轻,国民收入循环的上游环节税负重,下游环节税负轻。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税收负担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过多集中在国民收入循环的生产环节,过度依赖对企业征税。为此,亟须改革中国税制结构,让征税环节下移,让更多纳税主体由企业向居民转变。
关键词:
宏观税负 企业税负 居民税负 税制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智
产权与管理孰轻孰重:系统的分析与考察余智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何处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存在颇多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芳 周江涛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考察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城镇居民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市场化进程方面,进一步检验了两者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镇居民的就业质量,尤其能提高城镇居民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劳保福利参与率。与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对城镇居民就业质量的影响略大。伴随市场化进程,社会资本在劳动合同签订以及劳保福利参与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弱。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就业质量 市场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