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0)
2023(15258)
2022(12976)
2021(12170)
2020(9958)
2019(23120)
2018(22930)
2017(42113)
2016(24296)
2015(28076)
2014(28674)
2013(27482)
2012(26256)
2011(24006)
2010(24414)
2009(21900)
2008(21927)
2007(20073)
2006(17853)
2005(16466)
作者
(70548)
(58520)
(58485)
(55782)
(37300)
(28441)
(26970)
(22874)
(22644)
(21569)
(19910)
(19842)
(19024)
(18711)
(18448)
(18443)
(18352)
(17471)
(17206)
(17119)
(14962)
(14868)
(14544)
(13860)
(13632)
(13234)
(13199)
(13122)
(12107)
(11980)
学科
(93512)
经济(93415)
管理(58625)
(55101)
(41775)
企业(41775)
方法(34532)
中国(32947)
数学(29599)
(29464)
数学方法(29208)
地方(26735)
教育(24084)
(22226)
业经(21386)
(21281)
农业(19889)
理论(19385)
(17807)
(17805)
贸易(17790)
(17144)
(15736)
(15722)
银行(15687)
(15257)
金融(15253)
技术(15232)
(15089)
环境(14523)
机构
学院(339037)
大学(335153)
(125587)
研究(123459)
经济(122216)
管理(114387)
理学(95930)
理学院(94568)
管理学(92608)
管理学院(91950)
中国(89445)
科学(77761)
(75437)
(65016)
(62351)
(59089)
研究所(58552)
(57535)
(56007)
中心(55846)
师范(55462)
业大(50939)
农业(48933)
北京(48896)
技术(46447)
(46101)
财经(45111)
(44524)
师范大学(44472)
教育(43776)
基金
项目(212340)
科学(164023)
研究(163358)
基金(143368)
(125045)
国家(123714)
科学基金(102606)
社会(95500)
社会科(89852)
社会科学(89824)
(89081)
教育(82752)
(75716)
基金项目(75255)
编号(72299)
自然(64383)
自然科(62725)
自然科学(62705)
成果(61594)
自然科学基金(61529)
资助(58927)
课题(54862)
(51860)
重点(50020)
(46558)
(45396)
(44235)
(41905)
项目编号(41873)
发展(41257)
期刊
(152109)
经济(152109)
研究(110100)
中国(87121)
教育(75534)
(57918)
学报(54333)
科学(48303)
(46719)
管理(41610)
大学(40955)
农业(39281)
技术(36777)
学学(36659)
(31521)
金融(31521)
业经(26391)
职业(23308)
经济研究(23147)
财经(21767)
(21440)
问题(20128)
图书(19712)
(18879)
(18418)
论坛(18418)
(16696)
(16009)
(15977)
技术教育(15604)
共检索到542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宗明  韩伟东  赵悦  
中高职专业办学联盟建设的提出为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实施集团化办学以及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路径。本文从专业办学联盟的概念模型分析入手,厘清其构成主体及联系,证实其所具备的建设基础、现实需要和发展前景,以及足以实施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设发展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对专业联盟的组织结构框架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进行探讨,就管理体制、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管理的设计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依据相关理论和国际职业教育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清晰,结构合理,相互之间沟通衔接顺畅,教育质量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整体提升、功能优化的态势和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均衡性等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金昌  
当前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存在理论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等主要问题,要从目标定位、课程衔接、师资队伍、招生制度等方面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琴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尽管各地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建议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业务层面实现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完善中、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对中职与高职的课程结构进行系统化设计;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费资助,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琴  马树超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其基本策略是建设动态开放的职业标准体系,立足区域发展特点统筹中高职教育专业建设,重视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立足需求导向,探索高职本科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新生  王继国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核心,其实质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指职业教育发展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应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实际,稳定职业教育规模,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合理优化层次结构,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改革招生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梅红  
针对目前中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针对我国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中高职衔接不畅、中高职实践技能"倒挂"、高职以上无法实现层次上移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打通中高职衔接的"入口"和"通道",探索新型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模式,依托企业、建立政府统筹区域性公共培训中心,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等建议,希望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滕萍  
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对于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认为从制度设计与法治视角去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健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始终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中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基本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中、高等职业院校为主体、职前职后教育并行、中高职协调发展、具有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进入"十二五",江苏职业教育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开金  
怎样正确领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经验化、片面化的盲点不少。在实践中,协调发展的推进难点究竟在哪儿,避重就轻、以点带面的现象也突出。同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协调与发展问题,无论认知取向或行动抉择,都应基于大社会、大教育的背景下剖析内因和外因的关联,才会避免认识的偏颇和行动的盲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勇旗  
近几年,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但仍然存在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培养质量与经济发展需求,服务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等诸多不协调现象。要实现促进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政府层面要加强宏观调控,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建设,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高萍  黄玲青  
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东莞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中高职衔接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文章在分析东莞中高职衔接现状的基础上,从组织领导、内涵建设、课程设计、现代学徒制培养和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抢抓发展机遇、系统培养技能人才、积极应对挑战、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等促进中高职全面、深层对接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大赛期间,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承办的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文华大酒店召开。全国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分管负责同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正值盛夏季节,海河扬波,辉映着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场景,那一幕一幕,如荼如火;正是仲夏时节,渤海扬波,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大潮的澎湃,那一浪一浪,如诗如歌。是啊,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始终与祖国现代化进程一路同行,为中华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未来十年,将是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十年,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旭平  
知识经济视阈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现代化建设,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实现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协同关系,从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错位、政行校企机制缺位及教学资源组织能力不足等方面揭示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建构政行校企平台、增强教学资源组织水平等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