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3)
2023(10631)
2022(9283)
2021(9026)
2020(7412)
2019(17455)
2018(17523)
2017(32575)
2016(18805)
2015(21448)
2014(21638)
2013(20568)
2012(18655)
2011(16875)
2010(16762)
2009(14737)
2008(14110)
2007(12149)
2006(10557)
2005(9116)
作者
(50194)
(41279)
(40985)
(39182)
(26379)
(19743)
(18782)
(16333)
(15946)
(14841)
(14341)
(13639)
(12963)
(12797)
(12778)
(12737)
(12481)
(12319)
(11760)
(11686)
(10306)
(10219)
(9773)
(9420)
(9408)
(9243)
(9167)
(9097)
(8231)
(8163)
学科
(62456)
经济(62389)
管理(48894)
(45148)
(38427)
企业(38427)
方法(30957)
数学(26582)
数学方法(26252)
教育(22969)
中国(21658)
(16575)
(16443)
(16085)
理论(15792)
业经(14176)
地方(12614)
技术(11905)
(11065)
农业(10952)
(10660)
贸易(10655)
(10625)
财务(10567)
财务管理(10553)
(10333)
教学(10255)
环境(10148)
企业财务(9990)
(9732)
机构
大学(253175)
学院(249240)
管理(97637)
(86838)
理学(85638)
理学院(84609)
经济(84569)
管理学(83068)
管理学院(82594)
研究(81897)
(55334)
中国(53054)
科学(51633)
(43348)
师范(43096)
(40227)
(38936)
教育(37451)
研究所(37019)
业大(36124)
(35885)
中心(35872)
北京(35673)
师范大学(35337)
(34650)
财经(32038)
技术(31457)
(29930)
(29460)
(29160)
基金
项目(173942)
科学(137871)
研究(135333)
基金(122324)
(104852)
国家(103795)
科学基金(89174)
社会(80840)
社会科(76199)
社会科学(76179)
(69747)
教育(69693)
基金项目(65421)
(60424)
编号(58729)
自然(57523)
自然科(56124)
自然科学(56113)
自然科学基金(55071)
资助(49775)
成果(49280)
课题(42876)
(39797)
重点(39709)
(37463)
(36469)
项目编号(36186)
(35251)
教育部(34863)
规划(34253)
期刊
(90581)
经济(90581)
研究(79320)
教育(62397)
中国(51838)
学报(37082)
科学(34118)
管理(33781)
(30376)
大学(29006)
(28308)
技术(26783)
学学(25592)
农业(22101)
职业(16557)
业经(15269)
图书(15201)
(14760)
金融(14760)
财经(14683)
经济研究(13844)
(12349)
理论(12136)
科技(11890)
(11824)
论坛(11824)
(11470)
问题(11470)
实践(11462)
(11462)
共检索到356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海华  朱新生  
文章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终身教育等理念为指导,通过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价值取向的内涵、变迁及相关主体的研究,重构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价值取向,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实践与推进提供有益的价值导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运鑫  廖益  罗频频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工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表现在人的发展、社会需求、职业能力、衔接的有效性等方面。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工具理性,夯实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通过二者的融合还原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教育活动中的一体性,可以有效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守祥  
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人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但现行的对口升学考试、五年一贯制、自主招生、注册制入学等制度设计,均着眼于解决中职或高职的生源问题,具有明显局限性。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及人自身发展需要,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重新认识、规划和设计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相关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芳  
为使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应当借鉴中专的办学经验,重点抓好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制度和学制、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粤文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衔接提供了内在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衔接提供了现实参考。开展学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生联合培养是衔接的路径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粤文  
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认为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衔接提供了内在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衔接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开展学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联合培养是衔接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辉  
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角度,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经验总结等相关理论,对中美两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完善的意见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铁刚  
我国中高职衔接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技工师范教育,后先后经历了中专试办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等阶段。进入21世纪,衔接的形式更加多样,初步形成了五年一贯制、对口升学、单独招生、免试推荐、注册入学等形式。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加大四方面的改革力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春洋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核心。从国际比较的视角,选取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及日本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度环境、衔接模式进行研究,试图归纳总结出四国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借此反思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沙启仁  
职业教育的学制结构,应与其培养人才的系列结构和层级结构相对应。从理论建构的角度看,中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素质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作好有效衔接。从技术设计角度看,应积极实施教育转换,明确衔接标准,保证各类对应性衔接渠道畅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春玲  
本文对我国中职升入高职的几种模式及中、高职的数学课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做好中职、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的几点建议及教材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红军  
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两者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由于两个教育体系本身发展的不成熟,二者在实施中却没有衔接起来。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自然衔接点在于发展专业学位的学士层次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我国已有的尝试和实践证明了这一途径的可行性。建议以普通高校开设的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通过现有专业学位和本科专业的对应式设置、转移性设置和拓展性设置等策略来实现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文毅  
教学内容是在对工作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各要素所进行的合理抽象,是从教育角度所进行的重新建构和排序。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任务,并确立了具有不同职级的职业能力。它是我们进行专业衔接、教学内容衔接、选择和划分学习范围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进一步形成了不同学习情境。课程衔接是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在不同职业教育阶段进行界定或划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重新建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春洋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突破口,文章从制度层面对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进行研究,针对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在实践中存在问题,提出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法律体系、建立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建立国家职业标准等制度安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桂荣  张泽  
终身教育视野下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是指"中职—高职高专—高职本科—研究生"贯通式的衔接,其要打破现行"中职—高职专科"学制式的外延粗放性衔接以及学历教育体系内部壁垒,将非学历教育与培训真正纳入职业教育衔接轨道,建立开放式的不同级别职业能力与资格的课程衔接标准。在具体实施上,包括一站式、对口提升式、螺旋上升式、梯型递近式等多种衔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